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6篇
大气科学   31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常规天气探测资料、自动站资料、FY-2G云顶温度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和闪电定位资料,对2017年4月8日造成江西省东北部强雷暴大风的长生命史多单体风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层干的西南气流叠加在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之上和发展旺盛的地面倒槽,为江西东北部提供了较强的动力、热力不稳定环境。中低层风速矢端图表现为单一方向的风切变,强的垂直风切变集中在低层,有利于风暴的发生和维持。风暴移动和传播同向,呈前向传播特征。风暴前冷池与移动前方高温区之间的局地温度锋区与地面辐合线是风暴的触发条件和维持机制。雷暴下沉气流及地面辐散、高空动量下传和地面气压梯度风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地面大风。地闪活动演变超前地面大风1—2 h。  相似文献   
102.
对流参数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玉玲 《气象科技》2003,31(3):147-151
文章结合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介绍了与浮力能和风切变有关的几个对流参数的物理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个例分析了这些参数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不同方向垂直风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但对热带气旋无维强度变化的影响却差异较小.研究发现不同方向垂直风切变对无维强度变化的影响的细微差异与热带气旋周围的高层西风槽,倒槽,低层季风槽等天气系统配置有关.这一结果表明,在研究不同方向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时,除了下垫面热力作用外,还应考虑与切变相关的天气尺度系统的热,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干旱气象》2021,39(3)
基于NOAA和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5)模式历史试验输出结果,首先评估模式对控制台风强度的大尺度环境因子空间分布的模拟能力,然后在台风主要发展区域,评估模式对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CESM1-BGC,CESM1-CAM5和CNRM-CM5能模拟出观测的海表面温度气候分布和上升特征;CCSM4,CESM1-BGC和CESM1-CAM5能模拟出观测的混合层厚度气候分布和增厚特征;ACCESS1-0,ACCESS1-3,CanESM2和GFDL-ESM2M能模拟出观测流出层温度气候分布和下降特征,但模拟的下降率小。ACCESS1-0,CESM1-CAM5,CNRM-CM5,MPI-ESM-MR和GFDL-ESM2G能模拟出观测垂直风切变的气候分布和趋势特征。综合评估表明CESM1-BGC和CESM1-CAM5可用来研究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的气候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5.
吴丹  李美琪  郭蕊  贾小卫  刘浩  柳泉 《干旱气象》2021,39(5):775-784
采用2014—2017年河北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31次低空风切变航空记录、地面观测资料及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正定国际机场低空风切变特征及发生低空风切变的天气形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7年正定国际机场低空风切变主要出现在午后和傍晚,14:00为峰值;春季最多,夏季次之;2015年低空风切变出现次数最多。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出现低空风切变的天气形势主要有西北气流型、低涡型、西风槽型和横槽型,其中西北气流型出现低空风切变次数最多,且多在春冬季,春季最多,另外低涡型的对流天气易出现低空风切变。低空风切变预报时要多关注西北气流天气形势下的3 h和1 h正变压及负变温以及低涡天气形势下短时间内的气压和气温变化。  相似文献   
106.
利用2008年3月2011年9月西南地区航空器空中报告,NCEP再分析资料及机场雷达和自动观测资料,对西南地区低空风切变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成都、昆明、贵阳、拉萨和丽江机场低空风切变事件的影响天气系统:西南地区低空风切变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昆明机场风切变事件最多,并且强的低空风切变报告最多,热低压和低空急流是昆明机场低空风切变的主要影响系统,68%的风切变与之有关;拉萨的低空风切变主要受到高空槽过境影响,云贵准静止锋是贵阳机场的主要影响系统;成都机场的低空风切变事件主要是由于对流单体或者雷暴触发的阵风锋引起;利用多普勒雷达能有效检测和预警由阵风锋产生的低空风切变。  相似文献   
107.
2010年3月5日闽北经典超级单体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3月5日16:20(北京时,下同)-19:50发生在闽北的强对流天气主要由中尺度对流回波群中的3个局地强风暴引起的,其中最强的单体是一典型的经典超级单体风暴,它在沿途220 km产生了强降雹.本文利用建阳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资料和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单体的演变特征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1)经典超级单体出现在具有地形锢因特征的地面中低压内,该低压则处于高空槽前、西南中空急流下方、850 hPa锋区切变南侧以及低空急流前方;该单体在地面中低压西部冷锋上生成后沿着地面辐合线移动并穿过低压中心,到达低压东部的静止锋冷区后减弱,生命史为4 h 52 min,并始终维持相对的孤立状态,平均移速为75 km·h-1,属于高质心对流系统.(2)成熟阶段(15:57-18:47),该单体维持中等强度以上的中气旋及相关的有界弱回波区(BWER)、低层钩状回波等经典超级单体特征,并出现了3次高峰,相应的中气旋在高峰期均有增强并向地面伸展.其中,在第二次高峰期出现了垂悬回波下降和钩状回波更新以及BWER消失现象,这一期间出现的龙卷涡旋特征进一步表明产生龙卷的可能性很大;在第三次高峰期也出现了类似演变特征,但更为典型的是中气旋最终发生了锢囚,形成长达30 min的涡旋状回波.此外,在第一和第二次高峰期风暴左前方多次出现了阵风锋回波,而右后侧却未出现此现象,这也是一种有利于风暴维持的特征.(3)主要的风暴尺度环境特征是中等大小的对流有效位能、大的深层垂直风切变(0~6 km风切变是39 m·s-1)、强的相对风暴入流(17 m· s-1,0~2 km)和高的相对风暴螺旋度(418 m2·s-2,0~2 km);与典型的经典超级单体风暴环境不同的是:风随高度顺转(90°,300 hPa以下)不仅表现在低层还表现在中上层(25°,500~300 hPa).最后对风暴成熟阶段的3次高峰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围绕暴雨形成的有利条件,对吉林省2012年7月上旬东北冷涡诱发的首场区域性暴雨中四平地区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冷涡为中间涡,暴雨发生在冷涡发展阶段,降水落区位于冷涡第一和第四象限,雨带呈明显经向带状分布,降水性质以稳定性降水为主。整个降水过程分三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导致四平地区出现暴雨,且第一阶段低层有明显的辐合中心,对应降雨较强。四平地区暴雨发生前,冷涡移动缓慢,为区域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天气形势;850hPa切变线偏南,但整层有强垂直风切变,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以及整层垂直上升运动的明显增强,提供了中尺度动力抬升机制;850hPa以下有弱对流不稳定;850hPa不断加强的西南急流将水汽从东海、黄海、渤海一带源源不断地向该地区输送,提供了充分水汽供应。低层相对较弱的垂直上升运动以及中层无明显的下沉运动区,加上850hPa以下弱对流不稳定,不利于强对流天气产生,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09.
利用数值模式WRF进行二维飑线理想数值试验。通过改变初始场低层湿度和低层环境垂直风切变探讨了初始环境场对飑线在触发阶段与发展初期结构和强度的影响。低层湿度试验表明,增加低层湿度有利于初始启动阶段对流的发生从而使对流系统强度更强;飑线强度增加,对流上升运动增强,更有利于冷池前沿激发出新生对流单体,系统发展更快;同时激发更多降水,冷池强度增强。低层环境垂直风切变试验表明,在飑线触发阶段,更强的环境垂直风切变使对流主体前倾趋势更大,对对流的触发有阻碍作用;冷池和环境垂直风切变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飑线发展的重要机制,基于RKW理论,在飑线发展初期,近地面冷池相对较弱,在更弱的环境垂直风切变作用下更容易使对流结构呈直立状态从而产生更强和更深的上升运动,飑线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10.
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飞机性能得到提高,但低空风切变仍然对航空安全构成威胁,为了解其发展规律,就昆明长水机场2017年2月23日发生的四次低空风切变进行了特征分析,揭示了风切变产生的水平及垂直风场的调整过程。分析发现,昆明机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冷锋推进速度缓慢;冷锋过境时,跑道两端出现风向和风速的不连续,造成跑道两端风向和风速均无法满足运行标准,导致跑道关闭;冷锋过境后,在跑道上60m决断高度附近形成水平风的垂直风切变,造成飞机复飞,对飞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跑道道面上的风切变空间尺度小、存在时间长、而且风切变发生高度较低,并随时间变化,结合自动观测系统及风廓线雷达能更好的了解冷锋型风切变的特征,可以为航空飞行安全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