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0篇
  免费   1061篇
  国内免费   857篇
测绘学   775篇
大气科学   2100篇
地球物理   1137篇
地质学   1382篇
海洋学   57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650篇
自然地理   572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91.
近日,桂林市全州县境内连续普降大暴雨,全县地质灾害预警已达四级,部分乡镇地质灾害预警达五级,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险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92.
在了解矿山基本概况和查清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实际情况,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和预测评估。现状评估表明,该矿山主要发育滑坡和危岩,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对土地资源和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预测评估表明,该矿山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和滑坡,对地下水影响较轻,土地资源和地貌景观影响严重。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植被恢复工程、挡护工程、排水工程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对消除或减弱矿山地质灾害,全面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2012年9月6—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技术执行委员会(TEC)第四次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此次会议由包括委员会成员和观察员组织代表在内的60多名与会者参加,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TEC会议,也是TEC于2012  相似文献   
994.
对2010年9月13日发生于浙江中部义乌市境内的3个雷暴云团,从大气环流形势、探空资料、云图、雷达资料和大气电场等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这次义乌风雹天气是在高空500 hPa副高边缘控制,底层有弱冷空气渗透南下,东部沿海的主导风向由西南风明显转向东南风,垂直风风切变明显条件下发生的;探空资料反映低层湿度相当充沛,中层有明显的干暖盖,层结条件为极不稳定;云图上表现有强对流云团;在雷达图中的3个雷暴云团均有60 dBz以上强度的强回波,回波顶高达14 km以上,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达35 kg/m2以上;大气电场仪的监测有足够强的电场,已超过5 kV/m,一旦有雷暴云经过,将会发生雷击事件;若监测到组合反射率强度、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3者较强且同时跃升特别明显,尤其是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跃升量明显较大(如每个体扫跃升10 kg/m2以上)之时,即可发布强对流风雹或强雷电等天气预警。  相似文献   
995.
气候变暖的成因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争议焦点,代表国际主流思想的4次IPCC评估报告[1-4]认为是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了变暖,其中包括温室效应加剧使气候变暖,而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则抵消了一部分变暖.但是,从20世纪末至今对气候变暖持怀疑观点的科学家,仍然不断对气候变暖的原因提出质疑[5 7].所以气候变暧的归因研究仍然是国际上的热门问题.  相似文献   
996.
新一代温室气体排放情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对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基础.过去应用的情景设计是在2000年完成的,早就需要更新与补充了,IPCC第4次评估报告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1].对于这种必要性Moss等[2]在2010年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2-3年的工作,新一代排放情景已经形成,这里综合评估模式协作(IAMC)计划发挥了关键的作用.2011年Climatic Change出版了专号[3-4],介绍了新一代情景的设计,并对4种情景分别作了详细的分析[5-8].  相似文献   
997.
识别地震前兆作为早期预警信号一直是全球地震研究所致力的重要目标.近日,发表于《应用物理学快报》杂志(2011年11月21日)的最新研究表明,岩石断裂释放的臭氧可作为判断地震即将发生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98.
震后灾情的快速获取是灾后应急的基础,传统的方法是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决定应急方案。受灾程度的分布常以烈度分布图描述,而烈度又与加速度峰值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了一种震后地震动场分布快速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将主要依据灾区基岩台站的实时强震记录(无强震记录也行)和该地区的加速度衰减关系,再结合该地区各类场地的地震动放大因子,则可快速估计该地区地震动场分布,从而确定灾情,为政府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山东数字化测震单台三分向记录,选择2种测定地震方位角方法和7种数据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实际结果的系统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测定地震方位角的技术方案和适于地震预警的测震台站.对测定震中距和震级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最佳的根据直达P波前2 s波形的包络特征参数求震中距、峰值速度的统计关系,以及根据包络特征参数求震级的标度关系.快速测定震中距和震级方法在实时地震预警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汶川地震各烈度区内变电站破坏状况、停运状况以及恢复时间的统计,分析了不同烈度区变电站地震破坏和功能失效特点和模式,定义了变电站震害指数,得出了设防烈度为Ⅶ度的变电站地震破坏和功能失效的震害指数与烈度的Di-Ⅰ关系曲线,并结合我国电力设施抗震设计标准,外推了设防烈度Ⅵ、Ⅷ、Ⅸ度变电站的Di-Ⅰ曲线,由此建立了基于抗震设防烈度和震害统计的变电站震害快速评估方法(FI-EDS法).通过德阳地区49个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震害实例,对评估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快速评估得出的变电站破坏等级,0级偏差比率为47%,±1级偏差比率为45%,±2级偏差比率为8%.本文评估方法具有可接受的精度,并且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