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352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827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4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陕北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是陕西省2 0 0 2年度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由陕西省煤田地质局承担,2 0 0 3年1 1月完成。日前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召开了计划项目验收会,通过了专家鉴定验收。报告首次提出了适度开发的概念,认为陕北地区煤炭开发应该建立在当地煤炭资源质量、水资源总量、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合理厘定开发的总规模。目前,神木北部矿区和新民区开发规模应该保持现状,慎重对待秃尾河沿岸浅埋藏地区的煤炭开发,适当开发榆神矿区深部区的煤炭资源。在单井规模上,应该建设高产高效矿井。集中精力,组建大型矿业集团,负责矿区开…  相似文献   
72.
洛川黄土剖面中矿物固定态铵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洛川黄土中的固定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黄土古土壤层中,固定铵态氮含量在130-1之间变化。黄土中的固定铵态氮含量明显低于古土壤。13万a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固定铵的分布呈~210现三次大的低高值的振荡特征,即末次间冰期S1古土壤中固定铵态氮含量最高,其次为冰后期的S0古土壤层,末次冰期形成的马兰黄土中固定铵态氮含量最低;在马兰黄土中同样体现出三次小的低高值的波动特征。黄土与μm组分的分布具有相似性,这些特征反映了洛川黄土中固定铵态氮的含量变化与气互层的古土壤中固定态铵的分布与黄土高原区气候的冷暖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13万a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固定铵的分布与磁化率和<2候条件有紧密的联系,揭示了黄土中固定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指示黄土高原区古气候的演变。  相似文献   
73.
王哲  张艳 《地震工程学报》2005,27(4):354-356
陕西省近年来发生的泾阳和石泉两次地震造成了农村房屋不同程度地破坏。通过对这两次地震的现场考察,分析总结了陕西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The crooked seismic lines along valleys were irregular previously in Fuxian of Shanbei,showing an irregular branch in plane, and hard to complete close grids. Therefore, it‘s difficult to conduct reservoir inversion of 2D seismic data. In 2001, Zhongyuan Oilfield Company carried out the study on field acquisition methods and seism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Fuxian. Straight lines were passing through plateaus and formed seismic grids by using flexible geometry with variable linear bins.Data processing involved model-inversion based refraction static correction, surface consistent amplitude compensation, deconvolution, and pre-stack noise attenuation. As the result, seismic data with a high fidelity was provided for the subsequent reservoir predictions, small-amplitude structure interpretation and integrative geologic study. Because all lines were jointed to form grids,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reservoir inversion could be finally implemented by using the pseudo logging method to control lines without wells.  相似文献   
75.
Branching river channels and the coexistence of valleys, ridges, hiils, and slopes'as the result of long-term weathering and erosion form the unique loess topography. The Changqing Geophysical Company, working in these complex conditions, has established a suite of technologies for high-fidelity processing and fine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data.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and illustrates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76.
采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红外吸收光谱仪、ICP-MS对陕西洛南金膏玉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谱学特征、颜色成因、矿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膏玉为白色—金黄色,微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折射率值为1.54~1.66,密度为2.66g/cm3~2.91 g/cm3,摩氏硬度为3~6,具有泥晶结构—细晶结构,岩石类型主要为变质泥—细晶硅化白云岩,个别为变质白云质硅化岩,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和石英,次要矿物包括方解石、赤铁矿、绿泥石、磷灰石、伊利石等。金膏玉金黄色归因于白云石中FeO,MnO,以及赤铁矿。金膏玉稀土元素总量(ΣREE)偏低,重稀土富集,轻稀土亏损。微量元素V/Cr, Ni/Co及V/(V+Ni)比值分别为:0.52~2.44,1.37~3.06,0.14~0.59,对应于氧化的沉积环境;U/Th比值异常高,为0.64~53.18,指示热水沉积的环境;δCe弱负异常指示白云岩沉积时处于氧化环境,δEu弱的正异常,说明可能在成岩后有热液流体参与。沉积的白云岩在燕山期石英闪长岩侵入的热液作用下及后期多期次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  相似文献   
77.
种群的空间格局是研究植物种群相互作用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方法。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主要物种,通过野外的群落调查,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法中的Ripley K函数,分析甘肃皋兰老虎台荒漠植被不同坡向红砂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种内关联。结果显示:红砂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其在不同坡向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南坡及西南坡坡向上,红砂种群Ⅰ、Ⅱ级个体在小尺度上呈显著聚集分布,随着龄级及空间尺度的增加,红砂种群聚集强度逐渐减弱,最后趋于随机分布。西坡、西北坡坡向上生长大量的蓍状亚菊(Ajania achilloides)和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等对红砂的生长造成抑制并加剧种间竞争,各级红砂种群的分布格局均以随机分布为主。不同坡向上,红砂种群Ⅰ、Ⅱ龄级个体之间在小尺度内表现为负关联,随着尺度增加关联度降低,Ⅲ、Ⅳ龄级与Ⅰ、Ⅱ龄级个体之间呈显著的负关联,而Ⅲ、Ⅳ龄级之间没有明显关联性,表明龄级相近的个体在空间分布上是相互独立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影响红砂种群分布的主要因素除了其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外,微生境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8.
街景地图作为一种新的地理信息成果表现方式,逐渐应用在多个领域,目前百度、腾讯等各大主流地图网站中都已提供了街景地图服务,“天地图?陕西”也集成了西安市街景地图。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了扩展“天地图?陕西”的成果形式,针对“天地图?陕西”移动端全景地图的应用需求,对移动端街景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研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天地图?陕西”街景地图系统。  相似文献   
79.
《陕西气象》2016,(4):4
正《陕西气象》是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学会主办的,陕西省气象行业唯一的科技期刊。《陕西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学各分支学科研究论文、技术总结、调查报告;农业遥感、计算机等新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气象管理软科学;气象预测、专业服务经验交流;气象科普等。1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文稿务求论点明确,文字简练,数据可靠,标点符号准确,引用资料请给出文献出处。论著、总结、综述一般不  相似文献   
80.
陕西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IPCC指南推荐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将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源分为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林业、废弃物等5个单元,全面测算了2005—2013年陕西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05—2013年,陕西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逐年增长且有加速趋势,而温室气体吸收总量却增长缓慢,净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趋势显著,单位GDP碳排放量呈波动下降趋势;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总排放比例最大,为78.42%~83.36%;工业过程、农业、废弃物处理排放所占比例分别为9.57%~14.78%、3.11%~9.02%、1.25%~1.98%;林业部门表现为碳汇,约9%的CO2排放被森林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