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主要分析了基于PDA的管线测量系统的建设目标,阐述了系统的技术体系,介绍了系统功能及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72.
基于VC++6.0实现计算机与全站仪通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测量工作中计算机与全站仪的数据通讯问题,在VC 6.0中使用串行通讯控件ActiveX实现计算机与全站仪的数据通讯及生成成图软件所要求的坐标展点格式文件的方法,并给出较为详细实用的实例程序,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编写成全站仪和成图软件之间的通用接口软件.  相似文献   
73.
江苏省通讯网络系统及远程终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74.
针对目前"九五"仪器数据采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用Visual Basic编制通用型地震前兆通讯控制软件.其主要特点是,微机不需安装通讯控制卡,RS-232串口或网口均可,网络对时服务,并结合日常工作要求新增部分功能.结果发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5.
陕西地震监测台网震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优化台网布局和增加台网密度,新建GNSS连续观测系统,提高了地震监测能力;采用的通讯网络新架构以及OSPF路由协议,不仅提升了监测网络通讯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取得降低通讯费用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6.
孔繁昆  宋雷 《东北测绘》2000,23(1):30-30
介绍将PC-E500程序向计算机存储与调用方法。  相似文献   
77.
“野外地质掌中宝”系统的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东风 《地学前缘》2000,7(2):605-607
“野外地质掌中宝”系统是以Windows CE为软件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载体, 适用于野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的便携式工作平台。它包括前端工具软件包、后台伺服处理子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技术的一次重要实践,它的研制成功将为野外地质工作才提供面向21的高效、实用、方便的现代化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78.
目前利用激光来冷却和困禁中性原子的技术已取得激动人心的进展,通过使用廉价的二极管激光器和蒸汽室收集器,有效地降低了困禁原子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在零点的μN温度下,可得到10^11个原子/cm^3的原子密度,本文介绍了有关激光冷却与困禁技术,讨论了其现实应用,频率标准→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79.
针对目前地面探测设备保障业务建设的相对滞后,存在保障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缺少监督手段,各项规范、制度执行力差等现状,综合分析业务需求,结合现代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库的地面气象探测设备远程技术支持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由远程服务器程序和现场手持设备组成,二者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远程数据交互,其中远程服务器程序以专家知识数据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应用端测试测量信息数据库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共享资源和多种智能诊断方法。现场手持设备能够实现信号模拟、测量以及远程交互的功能。  相似文献   
80.
SWVR—2000型智能综合工程探测仪,是为适应工程勘察领域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新技术的需要而研制的,主要用于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混凝土工程强度评价,桩基无损检测以及常时微动监测等方面。数据采集是该仪器的主要部分之一。文中讨论了如何选择A/D转换器,巧妙地利用微机接口的软硬件设计来提高数据采集的速度,给出了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策略,最后给出了仪器与系统机联机进行数据通讯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