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96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贵州夏旱对水稻、玉米产量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作物夏旱度的计算公式和作物历史灾损量的估算方法,建立了夏旱对水稻、玉米产量影响评估模型.研究指出:(1)夏旱对贵州水稻、玉米的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以东地区;(2)伏旱的影响区域大于初夏旱;(3)干旱对水稻的影响区域大于玉米.  相似文献   
52.
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利用OSU两层大气环流模式来考察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的影响。在(30—46°N,90—120°E)的区域上进行了3个试验,结果表明干土壤对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有不同的影响特征。高反射率造成降水减少。并指出地表过程的作用可能是经常发生在华北的春夏连旱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出露于贺根山缝合带梅劳特乌拉蛇绿岩北侧的白音呼舒奥长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LA- ICP- MS U- 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成因、构造环境及二连—贺根山洋俯冲消亡过程。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白音呼舒岩体富硅(SiO2=66. 50%~73. 04%)、高铝(Al2O3=15. 11%~16. 75%)、富钠(Na2O=3. 50%~6. 16%)、低钾(K2O=1. 46%~2. 38%),相对高锶(Sr=167. 0×10-6~441. 0×10-6)、低钇(Y=5. 30×10-6~9. 51×10-6),富集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和HREE,无明显Eu异常。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白音呼舒侵入岩体属于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onalite—Trondhjemite—Granodiorite,TTG)岩系,与高Si 高锶低钇中酸性岩(Adakite,埃达克岩)类似,形成于大洋俯冲带岛弧环境,为俯冲洋壳脱水熔融的产物。锆石LA- ICP- MS U- Pb测年表明,白音呼舒奥长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为309. 2 ±1. 6 Ma,表明该岩体侵位于晚石炭世,反映了贺根山缝合带晚石炭世大洋俯冲带TTG岩浆作用事件。结合二连—贺根山缝合带石炭纪蛇绿岩、石炭纪—二叠纪岛弧型岩浆岩和中生代后造山A型岩浆岩的时空分布与演化关系,表明古亚洲洋二连—贺根山洋盆在晚石炭世并未关闭,而是处于大洋俯冲消减和陆壳增生过程中。  相似文献   
54.
正砂岩型铀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亦是我国铀矿勘查的主攻方向。二连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是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的主攻和重点突破地区。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查工作的深入,在盆地中部先后发现了巴彦乌拉、赛汉高毕和哈达图等多个古河道型砂岩型铀矿床,实现了铀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张金带,2016)。这些矿床产于盆地中部,主  相似文献   
55.
56.
通过对二连盆地中部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型铀矿床砂岩中的酸解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酸解烃中烃类气体组成特征、成因及来源,并结合该区铀矿分布富集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区油气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结果表明,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中CH_4及C_2~+含量与铀含量呈正比,且在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内烃类含量具明显的分带性。酸解烃气体组成特征参数C_1/ΣC、C_1/C_2+、C_2/iC_4、C_2/C_3、iC_4/nC_4、iC_5/nC_5、ln(C_1/C_2)、ln(C_2/C_3)表明,研究区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中的烃类气为有机成因的油型气,烃类气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主要为原油伴生气和原油裂解气。根据研究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排烃史分析认为,该区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型铀矿床中烃类气主要来源于下白垩统阿尔善组(K_1ba)湖相腐泥型或偏腐泥型烃源岩,其次为腾一段(K_1bt~1)低熟-成熟阶段的湖相烃源岩。研究区深大断裂、不整合面、主砂体或裂隙是该区深部油气向上逸散的主要通道,深大断裂及不整合面附近应是该区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点方向;油气在该区古河道砂岩型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具有吸附作用、还原作用和保矿作用,区内砂岩型铀成矿期次、油气聚散史明显受控于晚白垩世末—古新世期的反转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古河谷砂岩型铀矿主要位于二连盆地,最典型的当属古河谷中东段的巴彦乌拉、赛汉高毕和哈达图铀矿床。目前对古河谷西段(脑木根西南侧)的研究和控制程度较差,通过对乌兰察布凹陷西部脑木根次级凹陷新乌苏地区地面地质调查、土壤氡气测量、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同时对整个二连盆地中西部进行资料综合整理研究,对乌兰察布凹陷西部古河谷构造、建造特征、地面物化探异常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前人圈定的含铀古河谷向西侧扩展至新乌苏一带,并依据古河谷构造、建造特征、地面物化探异常特征总结了古河谷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预测模型,用以优选古河谷成矿有利地区并确定含矿异常区和砂体位置。  相似文献   
58.
张衡 《天体物理学报》1999,19(4):419-431
报道了由Yohkoh软X射线望远镜(SXT)和日本国立天台(NAOJ)的太阳耀斑望远镜(SFT)于1992年6月4日共同记录到的一次耀斑前相的磁重连过程。理论预言的重连所必需的磁力线携带进入电流片的入流运动。热等离子体从电流耗散区(重连区)被排出的出流运动,出流引起的蒸发流动和Hα耀斑核,以及磁力线开放等现象均在观测中得到证实。在分析观测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磁力线重连的唯象模型。  相似文献   
59.
不同栽杉代数土壤抗蚀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标准地定位研究方法对杂木林及1代,2代,3代和4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颗粒,土壤团聚体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木要受人为干扰少,土壤颗粒及土壤团聚体组成较好,抗蚀性最好;但1代,2代,3代和4代分别是在杂木林及前1代林的采伐迹地上经再度干扰建立起来的,土壤结构破坏率加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减小,因而随着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及杉木连栽代数增加,土壤抗蚀性减弱。  相似文献   
60.
正确合理地考虑闭合导线连测误差的影响,有助于提高闭俣导线点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连接边和连接角误差改正数的估算方法、内业平差法;以及不精度观测条件下的外业观测法,它们是减少连测误差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