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任国玉 《气象科学》1998,18(4):373-380
根据5个代表性台站的温度等级资料,得到了东北科尔沁地区1911-1988年区域平均的温度等级时间变化序列。这个地区冬季温度在年际、年代际和长期趋势上的变化与辽东半岛地区十分相似,但夏季温度的变化在各种时间尺度上同辽东半岛均存在较显著差异。本世纪科尔沁地区冬季温度和辽东半岛一样出现了明显增暖趋势,而夏季温度的变凉趋势却不如后者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省的南部,千山山脉延伸入大海,形成了辽东半岛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像两只巨大的手臂拱卫着渤海湾。而旅顺口便位于辽东半岛西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望山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扼守渤海的咽喉和护卫京津的锁钥,世称辽东第一门户,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3.
辽宁千山系长白山支脉,辽河与鸭绿江的分水岭,是辽东半岛的脊骨。据地质考察,大约4亿年前,千山一带是一片海洋,到古生代末期开始隆起露出水面形成陆地。经历海陆沧桑5次变迁,1.8亿年前,形成现在典型的粗粒花岗岩地貌……  相似文献   
14.
台风是地球上破坏性最强的一种天气现象。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我国南起华南地区,北至辽东半岛的漫长沿海地带常受到台风袭击,而且很多内陆省区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它们的影响。当台风移近或登陆时,常给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造成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对9711号台风Winnie登陆转向渤海、在辽东半岛地区引发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并分析了该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特征和地形对辽东半岛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台风Winnie影响辽东半岛期间,与其西北和东北部的冷空气相互作用,在半岛东侧和北部出现局地垂直次级环流,有利于中尺度暴雨云团的发展。(2)地形对台风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降水量与地形的走向一致,迎风坡降水量增加,背风坡降水量减少,地形强迫抬升作用在辽东半岛地区造成的降水量约占模拟总降水量的40%,强降水区与辐合带相对应。(3)地形强迫作用加强了低层的偏东气流,有利于中尺度气旋性涡旋系统的生成、发展,从而导致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加强和维持。(4)地形强迫作用可以改变台风的局部环流。当地形强迫产生与台风环流相同的气旋性扰动时,台风环流局部增强,降水量相应增大;当地形强迫产生与台风环流相反的反气旋性扰动时,台风环流局部减弱,降水量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6.
金州断裂带北段深孔地应力测量及其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鹏  丰成君  孙炜峰  杨海雨  谭成轩 《地球科学》2014,39(10):1295-1306
为查明辽东半岛金州地震活动断裂带现今地应力状态和活动状况,在该断裂带北段熊岳城东侧开展了随深度系统地取心钻探和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工作,完成了600 m钻探深度范围内地应力测量试验27段和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测试5段.钻探岩心初步揭示了地壳浅表层的岩体结构特征;随深度系统的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3个主应力关系为SV>SH>Sh,垂直应力起主导作用,易于正断作用发生;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56°~81°NE,反映NNE走向的金州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具有右行走滑特征.地应力测量结果揭示的金州断裂带正断兼右行走滑特征与已有的该区域研究成果相吻合,为其现今活动性研究补充了新的动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17.
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的山东省长岛县,横跨黄、渤两海,由32座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km^2,海域面积8700km^2,海岸线146km,辖8处乡镇,40个行政村,5.2万人口。地质地貌丰富,自然景观奇特,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岛地质公园。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  相似文献   
18.
韩吉龙  王清海 《世界地质》2015,34(4):886-902
华北克拉通辽东半岛地区广泛发育侵位于青白口系不同层位中的辉绿岩(脉)岩墙,对其锆石CL图像、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锆石类型有三组:前两组锆石具有早期岩浆作用的锆石属性或结晶基底的变质锆石属性,反映该区辉绿岩岩浆上升过程受到了陆壳的混染;第三组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短柱状,发育岩浆振荡生长环带结构或条带结构,具原生岩浆成因锆石属性,锆石SHRIMP U--Pb定年显示其加权平均年龄为832.3±8.1 Ma(n=14,MSWD=1.3),可以代表辉绿岩的结晶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组成,其具有低Si O_2、Al_2O_3,高TFe_2O_3、MgO、Ti O_2的特征,这与拉斑玄武岩特征相似;其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ΣREE=71.88×10~-6~129.64×10~-6),且具弱的正Eu异常和铌亏损;略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Pb、Ba)和高场强元素(HFSE:Th、U、Zr、Ti、Hf),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Sm、Gd、P)等;以上特征指示岩浆源区为富集型地幔,且上侵位就位过程中受陆壳不同程度的同化混染。本文对辉绿岩的研究显示华北克拉通辽东半岛地区在新元古代早期存在基性岩浆活动,结合前人对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事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在新元古代早期经历了挤压汇聚后的伸展裂解演化过程,这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和裂解事件一致。  相似文献   
19.
辽东半岛南部韧性推覆剪切带的主要特征是全区普遍发育有平缓密集的片理或劈理、SEE—NWW向拉伸线理、同方向“A”型褶皱以及糜棱岩带、旋转构造等。通过拉伸砾石、拉伸鲕粒的有限应变分析,砾石1、砾石2的富林指数分别为1.187、1.186、鲕粒的富林指数为1。拉伸砾石变形量,X轴拉伸165%,Y轴不变,Z轴缩短60%,拉伸鲕粒变形量,X轴拉伸54%,Y轴不变,Z轴缩短30%。韧性剪切带主界面沿本区沉积盖层(上先寒武系—古生界)与基底(太古代鞍山群变质岩系)之间的不整合面发育。主滑脱面之上的外来系统中(上先寒武系—古生界)还发育着次滑脱面。  相似文献   
20.
Both of Typhoon Winnie (9711) and Matsa (0509) underwent an extratropical transition (ET) process when they moved northward after landfall and affected Liaodong Peninsula. However, Matsa produced half as much rainfall as Winnie, although it struck Liaodong Peninsula directly while Winnie passed through the Bohai Sea.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ET processes and the precipitation over Liaodong Peninsula are examin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ecipit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Winnie and Matsa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westerly systems and typhoons during their ET processes. Winnie was captured by the upper westerly trough and then coupled with it when moving to the mid-latitudes, and the positive anomaly of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MPV) was transported downward from 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remnant circulation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TC). It was favorabl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opical warm and wet air and westerly cold air, causing convective cloud clusters to form and develop. The rain belt composed of several meso-β cloud clusters over the Liaodong Peninsula, resulting in heavy rainfall. On the other hand, Matsa did not couple with any upper trough during its ET process and the positive anomaly of MPV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its downward transfer were weak. Only one meso-β cloud cluster occurred in Matsa’s rain belt during its ET process that tended to lessen rainfall over Liaodong Peninsu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