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462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正"田"字的纵横线条,究竟代表田埂还是代表水渠?两者都能说通。终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了水土共济对生命养育的重要,也很早就开始有水利设施了。"田"字谁都认识,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稳定的原形,虽然也有不同的写法,但造字思路没有大的变化,只不过简繁有区别而已。许多人以为我们今天才将田地搞成阡正陌直的方格,这是不对的。几千年前,中华大地上的耕地就是这样。明白这缘由,就很容易理解"田"字的来历,看到其他变化了的古"田"字也就很容易辨认了。  相似文献   
82.
正解决洞庭湖季节性缺水绝不能重蹈"围湖造田"等覆辙。在3月份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陈求发和在湘全国政协委员等向大会提交联名提案,"建议加快洞庭湖松滋口建闸及四口河系整治工程建设",将长江水调往洞庭湖。2003年三峡工程建成启用后,三口分流减少,洞庭湖就出现了季节性(枯季)缺水,到2007年已成各界共识。从那时起湖南就有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洞庭湖区有关政府,不断提出解决洞庭湖季节性缺水方案。根据笔者统  相似文献   
83.
平原农区典型县域土地非农化对乡村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揭示土地非农化与乡村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选取了平原农区典型县域山东省禹城市和桓台县作为研究区,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县域土地非农化与乡村系统演化特征,剖析了县域土地非农化对乡村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县域经济由低级向高级阶段演进,土地非农化的规模与比重呈现增长态势,乡村系统整体处于正向演化态势,禹城市和桓台县E指数分别由0.295和0.197增至0.798与0.700.土地非农化对乡村系统的影响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土地非农化比重的增加会带来乡村一些要素的剧烈变化,其中,乡村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对土地非农化过程的敏感性较强.构建乡村人口转移与农地规模经营的保障机制,规范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增强县域辐射能力,是平原农区土地非农化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调控重点.  相似文献   
84.
正我国幅员辽阔,有着雄伟的河山和绚丽多彩的景色。本文将通过新中国邮票介绍国土资源的基础知识,展现我国地貌的概况。一、河谷河谷是一种线状延伸的倾斜凹地,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分为河床、河滩地、谷坡地。在山区,河床由基岩和粗大的冲击物组成。山区的河谷一般狭窄,两岸不规则,坡度较大,多成阶梯状。由于岩性的软硬和地质构造的不同,有些河谷还会受到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在平原地区河床宽,坡度小,水流缓,所以泥沙容易沉积而形成"地上河",例如:黄河。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谷底部分叫做河滩地。这是由于河床受到流水的侧向侵蚀,凹岸后退,凸岸堆积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85.
正豫北某县2008年经省政府批准一个批次的农用地转用和征收手续,省政府批准转用和征收时间为2008年12月31日。其中一宗地面积10公顷,为农用地。该县国土部门进行土地储备并于2013年10月将该宗地出让给某企业。该企业2013年前去办理耕地占用税手续时遇到难题,该10公顷农用地如何缴纳耕地占用税存在着异议。主要异议在两个方面:县地方税务局认为,应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标准为22元/平方米。国土部门认为应该执行旧的《河南省〈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办法》,标准为8元/平方米。  相似文献   
86.
王建 《黑龙江国土资源》2014,(6):F0002-F0002
5月29日上午,省政府在哈尔滨召开全省“两大平原”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座谈会,副省长于莎燕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于莎燕强调,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国土资源部的《关于支持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推进“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7.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统计分析法,以主要超标指标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稳定指标氯化物为特征指标,对北京平原区城市化进程初期、中期浅层和中层的地下水年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丰水期的水质劣于枯水期。选取2012年水质数据,分析溶解性总固体的变化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上升区范围主要分布在大兴和通州的南部地区,平原区浓度上升区面积大于浓度下降区。  相似文献   
88.
河套平原表层土壤元素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河套平原不同表层土壤的元素含量,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河套平原表层土壤元素的组成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河套地区土壤Al、Fe等元素与Na、Sr化学活动性元素的特征差异较大;而重金属元素Cu、Mn、Pb、Zn等元素存在异常,变异系数较大,明显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作为人类工业活动的指标。表层土壤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表明,Ca、Mg等稳定元素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反映了土壤母质对元素含量影响较大;P元素的理论模型为线性,与河套地区大面积农田使用磷肥过量有关;重金属元素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表明受到工农业生产等小尺度因素的影响。河套平原地区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部和南部地区较高,且北高南低,东西向变化不明显的特征,这与当地的工业开矿、城市化发展以及工农业的生产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9.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雄伟的河山和绚丽多彩的景色。本文将通过新中国邮票介绍国土资源的基础知识,展现我国地貌的概况。一、河谷河谷是一种线状延伸的倾斜凹地,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分为河床、河滩地、谷坡地。在山区,河床由基岩和粗大的冲击物组成。山区的河谷一般狭窄,两岸不规则,坡度较大,多成阶梯状。由于岩性的软硬和地质构造的不同,有些河谷还会受到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在平原地区河床宽,坡度小,水流缓,所以泥沙容易沉积而形成"地上河",例如:黄河。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谷底部分叫做河滩地。这是由于河床受到流水的侧向侵蚀,凹岸后退,凸岸堆积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90.
平原农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有利于缓解平原农区经济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育等多重压力,保障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本文以“问题研判—策略梳理—机制构建—实证检验”为研究主线,探讨两者协同机制。研究表明:① 平原农区“三生”空间利用冲突显著,生产空间低值低效、生活空间无序空废、生态空间污损衰退共同制约乡村转型发展;② 面向土地价值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策略,有利于推动乡村转型发展;③ 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由“以地为本”单要素调控转向“人、地、业、权”多要素协同综合整治,权利重组、空间重构、产业重塑是推动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的核心机制;④ 平原农区典型地区禹城市,聚焦土地权属调整、空心村整治和现代产业培育,实现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协同推进。本文有利于深化平原农区人地系统科学新认知,为构建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