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土性指标概率模型参数的确定是进行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行岩土工程可靠度设计,应该首先建立地区土性参数的概率模型。作为反映土性指标自相关特性的相关距离,研究其区域分布特性,建立其概率分布模型是必要的。本文收集了西安黄土的176个钻孔CPT数据,利用其端阻值q c作为样本,采用递推空间法计算了各层西安黄土的相关距离。研究了计算结果的统计特性,并对其均值进行了单侧置信区间估计,提出了各层西安黄土相关距离的代表值。建立了西安各层黄土相关距离的概率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法对模型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检验结果认为其符合Beta分布。  相似文献   
52.
西安地下热水开采现状与合理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安市的热水井井深较大,投资费用高.延长地热井的使用寿命,对经济合理的开发地下热水则十分重要。根据对西安市多年地下热水动态的监测资料分析.西安市的地热井水头下降速度过大,尤以第三和第四热储层段更大,年均下降10余米,个别甚至达到37m。依据地下热水的埋藏特征和各井的分布及开采量情况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井距较近、开采层段集中和单井开采量过大所致。为使西安市的地下热水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布井、限量开采及地下热水的回灌等措施。  相似文献   
53.
刚刚过去的2005年,松花江林区国土资源局适应改革,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各项工作都有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54.
2023年6月17—18日,首届“人类世科学大会”在古都西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人类世研究分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陕西省基础学科(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55.
文静  胡阿香  彭建堂 《地质论评》2022,68(5):1772-1788
赋存于变质岩中的层控(层状)型钨矿床的成因在国际矿床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白钨矿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是解决其成因争议的有效手段。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的西安钨矿床是该类矿床的典型代表,其矿床成因也存在着很大争议。本文利用EMPA、ICP- MS、ID- MS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该矿白钨矿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Sm- Nd和Sr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白钨矿中CaO含量小于其理论值,这可能与热液流体中的REE、Sr、Pb、Ba等元素与白钨矿中的Ca发生类质同象置换有关;该区白钨矿微量元素组成具有富Sr、而亏损Mo、Bi、Sn、Nb、Ta等特征,类似于西澳绿岩带型金矿、云南大坪和湘西沃溪等造山型金矿床中的白钨矿,其Mo含量和Sr/Mo值均显示其具变质热液成因特征,而与岩浆热液无关;该区白钨矿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当一致,均表现为LREE亏损、HREE相对富集、MREE最为富集的特征,其分配行为主要表现为REE3+与Na+以电价补偿形式替代Ca2+而选择性进入白钨矿晶格中;该区白钨矿n(87Sr)/n(86Sr)测定值为0. 75412~0. 78231,表明形成该区白钨矿的成矿流体并非来自海水或岩浆热液,其矿床成因也并非前人所认为的“海底热泉(卤水)沉积成因”、“海底同生喷流沉积成因”或“岩浆期后热液成因”。在LREE—MREE—HREE三角判别图解中,西安矿区白钨矿样品点均落入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湘西造山型金矿区域,明显不同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钨矿床,该矿是属于造山型钨矿;在Sr—Nd同位素组成图解中,该区白钨矿与湘西一带出露的新元古代地层明显分布在不同区域,但部分样品点与华南最老地层—太古宇崆岭群重叠,暗示该矿成矿物质可能来自深部的太古宇崆岭群,而非来自赋矿的新元古界变质岩。  相似文献   
56.
李蒙  赵红格  卓鱼周  等 《江苏地质》2015,39(4):592-598
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关于球状风化物成因研究已有认识的基础上, 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结合大量野外图片以及标本分析,对剪节理发育地区球状风化物的成因展开重点研究。提出由于应力作用使岩石内部产生球状细微剪切变动,之后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形成了球状风化产物的新观点。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其他类型球状风化物的形成与力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降水对西安市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分析了2007—2011年各污染物月质量浓度变化情况以及降水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1年SO2质量浓度较大,尤其在冬春季节;N02质量浓度近5a变化趋势基本相同;PM10质量浓度各年均出现超标。成为西安市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空气污染物。(2)降水对污染物质量浓度具有稀释作用。随着降水量的增加,稀释作用呈现单峰型,并在一定阈值范围内,稀释作用最强。(3)出现连续性降水时污染物质量浓度降低较多.而阵性降水对污染物质量浓度稀释作用较小。(4)出现少量降雪对污染物质量浓度有较弱的稀释作用,随降雪量的增加污染物质量浓度也易增大。  相似文献   
58.
利用西安市区及郊县国家级一般气象站1971年12月至2011年11月的年、季、年代平均气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元回归线性拟合、距平分析、变异系数、冷(暖)冬期、突变检验等分析方法,分析总结近40a来市区及郊县的气温变化特征:(1)市区及郊县的逐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市区增温速率高于郊县0.27℃/10a;(2)市区逐年极端最高气温基本持平,逐年极端最低气温明显升高;(3)市区及郊县1990年代前升温缓慢,1990年代后升温迅速;(4)市区和郊县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主要来自春季和冬季升温的贡献;(5)市区及郊县冷冬基本都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暖冬均出现在1990年代末以后,且市区冬季气温距平上升率高于郊县;(6)郊县的突变时间早于市区。  相似文献   
59.
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林区进行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间同步的闪电地面电场变化多站观测.利用2010年7月14日一次过境雷暴多站同步的闪电电场变化资料,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法对雷暴成熟阶段的15次负地闪(包含57次回击和8次连续电流过程)中和的电荷源进行了拟合.大兴安岭林区负地闪单次回击中和的电荷量平均为1.0C(范围为0.1-5.0C),20%的继后回击中和电荷量大于首次回击,继后回击与首次回击中和电荷量的比为0.1-6.1,平均为0.8±1.0.单次连续电流中和的电荷量平均为3.8C(范围为0.4-7.3C),连续电流期间通道中的平均电流估计为25.3A(范围4.9-50.8A),一次负地闪中和的总电荷量平均为6.4C(范围为1.4-12.4C).负地闪回击和连续电流中和电荷源的高度分布与雷暴云的发展有关,对应的环境温度为-10--25℃.在雷暴成熟阶段前期,负地闪回击和连续电流中和电荷源距地面的高度从5.0km缓慢上升至10.5km;在雷暴成熟阶段后期,负地闪回击和连续电流中和电荷源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从9.0km下降到6.0km,单次回击中和的电荷量也较前期减小约一个量级.与雷达回波的叠加显示,负地闪回击和连续电流中和的电荷源主要位于大于40dBz的强对流中心区,部分位于30-40dBz的强回波区边缘或较弱的回波区.  相似文献   
60.
西安地区(380-1983年)旱涝气候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历史记载,采用最优分割法、功率谱分析及谐波分析等方法,建立西安(古长安)地区近1604年的旱涝指数气候序列,探讨该地区旱涝气候特征及旱涝变化规律,并与相邻地区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