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565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580篇
地球物理   248篇
地质学   1063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23篇
自然地理   30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4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东部海洋经济圈所辖3省1市的海洋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将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地区分类。结果表明:从海洋产业结构看,研究区域在区域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3个方面各有侧重;从整体看,研究区域产业结构较好,上海的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科学规划海洋产业、加强海洋经济统计、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52.
通过收集江西省和福建省共58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2011-01~2012-12的远震数据,利用接收函数H-κ扫描叠加方法得到台站下方平均地壳厚度和波速比估计,并通过插值得到华南大陆东部赣闽地区整体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以及泊松比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厚度约为28~34 km,由内陆向沿海有起伏地逐渐减薄,赣南地区同福建沿海地区地壳厚度较薄,江西东部和福建西北部地壳较厚;泊松比约为0.21~0.28,由内陆向沿海逐渐增加,赣北地区泊松比值最低,低于0.23(波速比低于1.70),沿海地区泊松比较高,可达0.28(波速比为1.83)。并探讨了造成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变化的构造因素。  相似文献   
953.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land uses in modern urbanization of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king social statistic data as basic data,this paper extended the meaning of urban land uses,highlighted the meaning of urban land uses in modern urbanization,which includes direct,indirect and induced land uses,quantitatively simulated the indirect and induced land uses by the substitution method of agri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urban carbon emission and then,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land uses in China during 1952–2005 by spatial analysis too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rea of urban land use in China had been increasing since 1952,showing an inversed pyramid structure,i.e.,the directthe indirectthe induced. Specifically,Chinese urban land use has changed from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in Northwest China to balanced spatial distribution,and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is under great pressure. Moreover,the northeastern region has moved into the induced dominant stage,while the western region remains at the indirect dominant stage. Finally,it is proposed that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future demand of urban land use in China,ensuring the induced land use in the eastern region should be taken as a priority goal of Chinese developing policy.  相似文献   
954.
<正>(2010年10月9日)受徐绍史部长和部党组委托,我谨代表国土资源部向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开工典礼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955.
韦慧晶 《青海国土经略》2010,(5):F0002-F0002,I0001
<正>10月9日,省政府在化隆县隆重举行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开工典礼。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省政协主席白玛,国土资  相似文献   
956.
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及国土资源部西南抗旱找水紧急动员视频会议精神”为灾区人民找到急需水源,省地勘局九0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积极响应部、厅、局的号召,迅速组织人员及设备开赴西南地区找水抗旱救灾,拉开了我省支援西南地区抗旱救灾序幕。  相似文献   
957.
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青藏高原东部下察隅—清水河(EHS3D-3)剖面的大地电磁(MT)探测结果。根据2007年沿该测线观测的MT数据,经过资料处理、分析和二维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岩石圈的电性结构。结果表明:沿剖面电阻率分布具有纵向成层,横向分区的特征;上地壳由不同大小的高阻体构成;拉萨地块和羌塘地体中下地壳分别存在一个大范围的低阻体,初步认为这2个低阻体由深部流体以及部分熔融所致,可能是高原东部环绕东构造结的2个物质流通道,同时也是高原南北两侧的2个主要剪切走滑带;雅鲁藏布缝合带和班公-怒江缝合带均表现为向北逐渐加深的相对低阻带,可能是俯冲板片表面低阻物质的反映;金沙江断裂深部表现为强烈的低阻体异常,但与该区其它缝合带的电性特征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958.
辽河东部凹陷火山岩油藏高效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河东部凹陷火山岩油藏为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油藏,为此根据测井、地震等资料,运用岩心描述与薄片分析、铸体、压汞及物性测定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本区火山岩的分布、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特点及油气成藏特征,深入研究了这种特殊岩性油藏的开发特征及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方案.应用水平井技术对火山岩油藏进行高效开发实践,具体分析了水平井技术在火山岩油藏开发中可以发挥的技术优势及局限性,认为在适合的条件下水平井技术是火山岩油藏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59.
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耦合暴露度、灾害风险、敏感性与抗压性的脆弱性评估模型应用于中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从水资源供需平衡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气候条件下,我国东部季风区接近90%的区域水资源处于中度脆弱及以上状态。其中水资源中度和高度脆弱区域约占全区的75%,极端脆弱区域接近15%。中国北方海河、黄河、淮河和辽河流域的水资源脆弱性最高。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将加剧水资源脆弱性的风险,不同RCP排放情景下2030年代我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中度脆弱及以上区域面积有明显的扩大,极端脆弱区域将达到20%~25%。由于未来需水的进一步增加,中国北方水资源脆弱性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而南方东南诸河等区域将面临可能发生的水危机。  相似文献   
960.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气季节内振荡(ISO)活动影响东亚地区,尤其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夏季降水变化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夏季影响我国长江流域的ISO来源及影响路径,并对目前国际上基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活动开展的次季节-季节预测研究计划和业务应用以及我国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业务现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