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01.
李国涛 《地理教学》2014,(15):59-60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内容之一,也是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刚学完《故都的秋》一文,对作品中借助物象来表现故都的秋色、寓情于景的优美意境,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课前,我让学生在作品中找出描写秋雨、天色和日光的语句或段落,思考作品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完成导学案。课堂上,在解析冷锋的天气特点时,让学生朗读作品中描写秋雨的语句或段落。  相似文献   
102.
马燕 《地理教学》2014,(17):37-39
正一、从高中地理教材体系安排看"必修3"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主要阐述有关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必修1"主要涉及科学领域,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即重在阐述有关自然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必修2"主要涉及人文与社会领域,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重在阐述人文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必修1"  相似文献   
103.
张晋光 《地理研究》2011,30(12):2317-2318
中华书局近年出版了南京师范大学施和金教授的著作《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续集)》,这是他继《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前集)》出版后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又一部力作。这部专著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发表的二十余篇论文,既有对前集的继承,又有近年新的发展,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历史自然地理是历史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4.
(1)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的地形: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相似文献   
105.
区域地理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历年来高考往往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放到局部区域中来考查,因而突破区域地理尤其是区域地理空间定位是我们很多地理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当然也是很多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事情。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动手构建区域地理复习模块,即“三个W(where、what、why),一个H(how)”,效果很好。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区域地理复习模块。  相似文献   
106.
丁生军 《地理教学》2011,(12):18-21
一、盘点教学现状 1.人地关系成为地理教学时的思维主线 新课改以前,人地关系作为地理教学时思维主线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重视。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内容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的界线分明,教学顺序为先自然地理后人文地理。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也不强调或体现两者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因为有关人地关系的表述一直到人文地理的最后才出现。  相似文献   
107.
一、区域概况 1.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北安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隶属黑河市。  相似文献   
108.
地名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名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是一定地域的标志。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指明它的类型,而且还常常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地名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又能折射出地理环境的特征,反映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人类对地理环境特征的认识。按地理特征命名的地名最为普遍,也是主要的地名命名方式之一。经过漫长的历史考验,具有地理性的地名存在的历史长,保存的数量多,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自古以来为人民大众喜用乐见。  相似文献   
109.
一、地名的文化性 (一)地名的文化性。地名是一定地域的标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地名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是一定地域的标志,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指明它的类型,而且常常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地名的生成,既受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有一定地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地名》2011,(11):15-15
重庆是一座地形地貌独特的山水城市。重庆,远看是山,近看是城,城在山上,山在城中,所以也叫山城。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众多的山水地名,这些地名又突出反映了重庆的自然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