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篇
  免费   1035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测绘学   425篇
大气科学   623篇
地球物理   398篇
地质学   976篇
海洋学   997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303篇
自然地理   24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1年   11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地震前兆观测涉及到电磁学科、地下流体学科、形变学科等众多观测种类和方法,其相应产出的观测数据种类和构成十分繁杂,给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结构标准的制定带来巨大困难。中提出双表结构的方法,即在数据库中采用相互关联的二个表结构(索引表和数据表)来表述一个观测数据项的方法。与现行的其他结构表示相比较,双表结构法有着众多的优点和长处。首先,它是一种普适性的观测数据表示方法,目前实际工作所获取的各种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均可采用此方法加以表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构建庞大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的复杂度;其次,它有效地解决了支持可变采样率这样的技术难题,对延长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结构标准的生命周期有着潜在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与现实的地震前兆观测的需求相吻合的。另外,双表结构法还有效地降低了数据存储冗余,提供了快速检索数据的机制。总之,双表结构法是以有限增加单个数据表示复杂性来大大降低整个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构成复杂性的方法。中提出用具有树形特征的主表结构来阐述采用双表结构构建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几种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的预报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玉强 《气象》2004,30(10):30-32
目前应用于我国各个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的预报方法主要有三种 :数值模式预报、统计预报和综合经验预报。这几种预报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应用以上方法对天津市市区进行空气质量业务预报 ,通过实测资料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给出这几种方法在天津市区空气质量预报中的预报效果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3.
沙尘暴常规观测资料中若干问题的解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自江   《应用气象学报》2004,15(Z1):60-67
沙尘暴常规观测资料主要来自地面气象观测系统,是揭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重要基础,其内在属性明显地受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统计规范的制约,而且同样明显地受到两个规范变革的影响,但是这些问题在以往的沙尘暴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常被忽视掉了,因此最终形成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该文从中国沙尘暴的观测规范和统计规范入手,探讨了其变革对沙尘暴内在统计特征的影响.另外,文章还分析了沙尘暴与其它沙尘天气的同日出现问题,以及沙尘暴资料时间序列的统计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4.
煤矿防雷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振涛  周道刚 《贵州气象》2004,28(Z2):60-61
通过对煤矿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实践,结合技术规范介绍在煤矿防雷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5.
铂族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性-超基性岩及黑色页岩等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发生了活化和迁移。铂族元素在岩体附近土壤、植物和水体等表生介质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可以用来寻找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黑色页岩风化过程中,Os的表生迁移对海洋^187Os/^188Os值上升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重金属元素,机动车铂族元素催化剂在环境中的释放,也会带来潜在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大震震前普遍出现地下水异常现象,震前地下水微动态异常已作为预报地震的前兆而受到关注。但目前国内外利用地下水微动态异常预报地震尚处于摸索阶段,其中单井对预报发震时问的效果较好,群井对预报震级和震中的效果较好。对于群井预报,文献[2]通过对10次大震震前地下水异常的分析,总结出了对同一地区“异常面积与震级成正比”、“水位异常幅度与震级成正比关系”的规律。然而,从全国41次震例的139井次异常统计的整体上看,虽然异常幅度有随震级增高而增大的趋势,但“异常幅度分布较混乱,与地震三要素关系不明显”。因此,可用于震级预报的地下水异常定量规律还有待研究,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7.
描述河流横断面的窄深程度,无非是用来衡量它对过流能力和输沙能力的影响大小,及其在河流地貌方面的时空上的调整变化。回顾总结了以往描述横断面形态的常用指标,包括河相系数、宽深比,或湿周与平均水深的比值,指出这几种指标在描述黄河中下游河道时所存在的共同缺点:(1)缺乏物理意义;(2)不能真正代表断面的窄深程度;(3)明显的夸大了宽浅和窄深断面的差别。从表称流量的概念出发,作者认为,应该使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等面积的表称流速来描述断面形态。如果用表称流速来衡量黄河下游河南和山东河道的断面形态的差别,就会发现,断面形态的不同,其对过流能力的影响不过1:2,远不象河相系数和宽深比所描述的达到1:6甚至1:11那样的悬殊程度;黄河下游河道主槽“多来多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表称流速。  相似文献   
108.
梁广华  迟玉亮 《探矿工程》2004,31(3):48-48,52
以合作方式进行“打滑”地层绳索钻进金刚石钻头初步试验,明确了复合烧结孕表镶金刚石钻头克服“打滑”地层的设计思路,并取得了明显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9.
在防雷检测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第一,加强技术指导.通过抽查,对本系统防雷工作中一些不规范的做法进行技术指导,使其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对一些特殊行业,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赋予的职能,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10.
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CNEEC)简称“中电工”,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所属的科、工、贸一体的专业工程承包和设备成套公司。主要承担国内外火力发电、水力发电、输变电、各行业供配电、环境保护节能、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智能化、市政公用等工程的总承包,包括咨询设计(公司内设国家甲级综合设计研究院)、设备成套、施工组织、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