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73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205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鹏 《江苏地质》2021,45(4):349-365
秦岭柞水银洞子—山阳桐木沟铅银锌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中部,位于中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的柞水—山阳矿集区内。该带东西长约71 km,南北宽1~7 km。对带内银洞子(铜)铅银菱铁矿床、黑沟铅锌菱铁矿床、桐木沟锌矿床、南沟(银)铅矿床和松林沟铅矿点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总结,发现矿体均严格产于中-上泥盆统青石垭组,具有明显的时控、层控、岩控及后期热液改造成矿特征,属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层控矿床,构成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作用有关的铅锌银成矿系列。建立以层控+热液改造为主控矿条件,以青石垭组热水沉积岩+断裂+化探异常+硫化物、重晶石、菱铁矿蚀变分带为组合的找矿模型,对柞山地区金属矿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103.
秦岭泥盆系中与铅锌矿化有关喷流岩的识别与找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以秦岭泥盆系中与铅锌矿化有关的铁白云石硅质岩为例,从岩石的产出状态、沉积构造环境、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出发,阐述了岩石的喷流沉积成因,同时提出岩石作为喷流岩的识别标志及其可能的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04.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及近期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来迅 《内陆地震》1989,3(4):314-322
本文讨论了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三次地震活动高潮幕和两次地震活动低潮幕中的作用和特点,以及地震活动的时空强特征和近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5.
根据北秦岭区域地质和金矿分布特征,可划为三个金矿类型。作者提出活化作用是形成金矿的一个重要条件,金矿床多赋存在不同大地构造交汇部位和强烈蚀变区。深大断裂在成矿成岩中相当重要,如白云—丹凤深大断裂,主要表现有多次板块碰撞和俯冲,多期次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通过对本区太古代绿岩带、元古代金源层、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带和含金钠交代体的分析,认为该区找金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06.
107.
小秦岭含金石英脉中包裹体的热爆曲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自制的高性能爆裂仪能探测到小秦岭地区脉型金矿微小包裹体的热爆温度,探测到金矿成矿热流体的存在及其活动强度;根据包裹体热爆曲线特征判别岩石的含金性及区分富金矿石和贫金矿石,为金矿找矿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秦岭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具有不同的岩石建造特征,两褶皱带的改造型花岗岩类之间也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化学成分特征。研究表明源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造型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9.
东秦岭寒武纪构造古地理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寒武纪以商丹断裂带为界,东秦岭地区北部属中朝板块南部陆缘区,为主动大陆边缘,以双列岛弧为特征;中部和南部属杨子板块北部陆缘区,由两隆(大陆区北缘和中秦岭微板块)—凹(南秦岭盆地)组成,为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10.
桐木沟热水沉积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