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6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将锥束CT应用于口腔部位的三维成像,是近年来CT研究人员和口腔医生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特别是随着牙齿种植技术的兴起,利用CBCT进行牙齿种植计划和手术导板的设计已成为一项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口腔CBCT的成像原理和临床应用,比较了CBCT与传统CT在口腔成像中的特点,并总结了当前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供相关的技术及医学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2.
1 引言南药系指原产于热带国家的药材 ,在我国南方等省也有种植 ,经过多年的引种栽培 ,野生变家种。在我省南部边缘的低热河谷有少量种植和生长 ,截至目前为止 ,我省种植和生产的南药有砂仁、儿茶、安息香、苏木、肉桂、巴戟、八角、木瓜、艾纳香、龙眼肉、荔枝核等十余种。分布在罗甸、望谟、册亨、兴义、紫云、安龙、贞丰、关岭、赤水、习水等县 ,并初步具有一定的商品基地规模。由于南药对疾病有奇特的疗效 ,一些南药同时又可作为食用香料以及制造高级化妆品的主要原料 ,因而经济价值非常高。然而南药对热量条件的要求特别严格 ,如遇霜…  相似文献   
93.
苏桂武  方修琦 《地理科学》2000,20(3):212-217
基于滑动-t突变检验结果,对京津两地近50年来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分别讨论了各阶段的变化特点。两地水稻种植面积的阶段性均受自然、技术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事件相关分析发现,作为人类对隆水变化响应的裟种植面积的变化较降水变化滞后一年,使得年雨量变化与当年水稻种植面积变化之间存在在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4.
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缘湖泊群消涨与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泊是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的地理单元,湖泊消长与响应机制研究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9—2018年Landsat、气象、水文和农业种植面积等多种数据,在ArcGIS平台中利用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及目视修正方法提取了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缘湖泊群空间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主要驱动因子与湖泊消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8年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缘大湖泊(面积大于100 hm2)在面积上占优势,小湖泊(面积小于100 hm2)在数量占优势。趋势分析表明大湖泊面积和数量呈显著性减少趋势(相关系数分别为R=0.624 > R18,0.01=0.561和R=0.648 > R18,0.01=0.561);小湖泊减少趋势不显著。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研究区中部是大湖泊稳定分布区,大湖泊数量11~23个,面积2 208~4 581 hm2。研究区湖泊消长主要受到年实际引黄水量、农田面积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其中,实际引黄(河)水量影响所有湖泊(P≤0.01),而农田面积和地下水埋深分别对大湖泊(P≤0.01)和小湖泊(P≤0.05)影响显著。用这3个因子分别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在大、小湖泊面积和数量预测方面,精度分别达到75.7%和60.5%以上。  相似文献   
95.
及时掌握水稻的时空分布信息,对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至关重要。论文利用综合考虑植被物候和地表水变化的水稻自动制图方法,结合海拔、地表水体因素开展2001—2017年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的时空演变研究。通过889个地面调研点位对水稻分类结果验证,总体精度达90.66%,Kappa系数为0.8128。研究表明:① 21世纪初,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呈先略减后持续增加的趋势,2017年水稻种植面积达2001年的2.13倍。其中,水稻扩张面积的60%分布在三江平原,30%分布在松嫩平原,下辽河平原仅占不足5%。水稻扩张的海拔优势区间在200 m范围内,随着海拔的上升水稻扩张与地表水关系越来越密切。② 三江平原内,水稻扩张幅度在海拔30~70 m范围内逐渐增加,使优势区间从相对高度70 m缩减至40 m内,也使得分布优势逐渐趋向于距地表水体较远的区域。而松嫩平原和下辽河平原水稻种植分布的海拔优势区间始终分别保持在相对高度100 m、40 m内。③ 三江平原水稻的集中分布和急剧扩张,使水稻分布优势逐渐趋向于距地表水体远的区域,这将对地下水带来更大的压力;而松嫩平原水稻分布受地表水体影响较大,分布优势随着距地表水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可为农业部门评估水资源承载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高油酸花生小气候特征,于2020年在商丘国家基准气候站内开展花生分期播种试验,试验设计5月6日、5月26日和6月15日3个播期,按垄作和平作两种方式种植。在5月6日播种的垄上、垄下和平作的花生田内安装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对比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农田气温、相对湿度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农田温湿度与基准站气象要素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花生农田小气候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发育期,垄上和垄下气温均高于平作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白天的大于夜间的。下针-饱果期和饱果-成熟期垄上平均气温分别比平作的高0.5℃和0.9℃,日较差分别比平作的高1.1℃和2.1℃;田间相对湿度平作的高于垄上和垄下的,下针-饱果期和饱果-成熟期垄上相对湿度日较差分别比平作的高11.2%和15.3%。典型晴天和多云天,基准站夜间气温高于垄上、垄下和平作的,白天的气温低于垄上、垄下和平作的;阴雨天垄上气温高于垄下、平作和基准站的。3种天气条件下,平作相对湿度高于垄上、垄下和基准站的。高油酸花生小气候与基准站温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3个播期的垄作花生单株荚果数、单株果重和产量均高于平作的,且呈极...  相似文献   
97.
根据粤西6个市(县)种植的3个主要芒果品种芒果炭疽病(Gloeosporium mangiferae P.Henn.et al)病情指数,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划选出粤西种植芒果的适宜区域,并指出干旱地区不利不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98.
阎静  王汶  李湘阁 《遥感学报》2001,5(3):227-230
在利用NOAA数据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过程中,由于其地面分辨率较低,存在大量混合像元问题,使得提取精度不够理想,该文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即可以提供多源数据的输入,又不受数据分布假设限制的特点,从NOAA图像演算最能反应朋稻分布信息的绿度指数(NDVI)和日夜温差值,将其重采样,然后加入对水稻生产区域有重要影响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及高程分布等信息,以TM图像作为准直值进行分类,获得较为理想的湖北省双季早稻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9.
在分析“九五”期间黑龙江省主要农区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五”期间作物结构调整的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0.
陈新光  李润俞 《热带地理》1997,17(3):289-294
本文根据冬种玉米度试验资料,动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从化市冬种玉米种植的若干气候适应性问题,找出了影响冬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和主要气象因子,以此为依据,从气候上对本省冬种玉米种植进行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