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刘敏 《吉林气象》2009,(4):F0002-F0002,F0003
2009年科普日暨吉林省第七届科普周活动的主题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10月31日省气象科普馆对社会公众开放,并向大家发放吉林省主要气象灾害彩页,当天有600多人前来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52.
自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各级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公众都对《条例》的运行给予了高度关注。从信息公开业务的办理情况看,由于国土资源涉及的利益大、群体众,成为群众要求信息公开的重点领域,仅以我厅为例,  相似文献   
53.
分析了新形势下气象影视服务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影视技术进步和广电部门改革、社会公众要求提高等方面的主要背景,提出了气象影视服务在未来一段时期要强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功能和加强气象影视频道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了进一步推动气象影视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4.
高影响天气事件公众关注度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罗慧  张雅斌  刘璐  李彩莲  姚东升  宁海文 《气象》2007,33(10):15-22
天气气候异常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开展气象风险评估迫在眉睫。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息扩散理论,把高影响天气事件作为气象风险源,综合应用12121气象信息服务电话拨打次数的信息,计算高影响天气事件的风险概率,以及社会公众对不同高影响天气事件关注度风险水平和关注人数。以西安市为例,分类分析2004—2006三年期间与公众生活关系密切的7类高影响天气事件:高温、热浪、桑拿、小雨、中雨、大到暴雨和雷暴,以此为风险源因子,挑选对应天气当日的12121信息电话拨打次数为统计样本,计算得出各类高影响天气事件发生的超越概率和风险关注度,计算出社会公众不同等级的关注度风险水平,这对提高社会公众对各种气象风险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判断公共气象服务影响力有指导意义。最后还给出了各类风险源的原始数据统计值与应用公式计算值的拟合对比,验证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视频道的迅速增加,电视天气预报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其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同。有关调查表明,有83%的人通过电视收看天气预报。在由中科院等机构共同完成的“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天气预报排在收视率排行榜的首位。由此可见,电视天气预报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了解天气信息的首选。其贴近大众、融入生活的节目形式。已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并在观众心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56.
《地质通报》2020,(5):F0004-F0004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地址:北京399号信箱邮编:100044国外发行代号:M3684)《地质通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并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为宗旨,力求全面展示和及时报道国家地质调查全新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  相似文献   
57.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地球年。今年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同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主题一样——“认识地球,和谐发展”,目的就是向社会公众普及地学知识,使公众深刻认识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形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这个全人类共同讴歌地球母亲、保护资源环境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期盼真切地认识地球,尊重地球,  相似文献   
58.
保护耕地是当今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共同关注的热点。纵观世界各国耕地保护的动因,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食物安全。二是耕地为社会提供的公共自然福利功能。除了生产农产品外,耕地还给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非生产性功能,如农田耕作传统文化、开放空间、农村独特景观、生物栖息、空气与地下水的净化,这些功能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为社会公众共同享受,且不能通过市场规律调节,人们对这种公共自然福利的需求,  相似文献   
59.
《地质通报》2015,(4):810
<正>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地址:北京399号信箱邮编:100044国外发行代号:M3684)《地质通报》是中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为宗旨,力求全面展示和及时报道国家地质调查全新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辟有"专题报告"、"基础地质"、"矿  相似文献   
60.
《青海国土经略》是面向全国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科研院所、矿山企业、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关心国土资源事业的广大社会公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彩综合性期刊。以努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国土资源理论探索,展示国土风貌,指导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