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5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692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3248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250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49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地球生态系统的气温和水温补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气温和水温补充机制,并用框图模型说明了补充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每个流程,阐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生态环境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以及地球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过程,解释了气温和水温的补充起因。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是引起环境变化的起源以及其变化后的结果又作用于人类,即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引起气温和水温的上升,地球生态系统又借助其补充机制使得气温和水温下降恢复到正常的动态平衡。尽管这个补充机制带来了沙尘暴、洪水和风暴潮,但由人类引起水温和气温上升造成的灾害要比自然界中这3种灾害要深重得多。自然界的这3种灾害是局部的、短期的,而人类引起水温和气温上升的灾害却是全球的、长期的。  相似文献   
992.
北格陵兰冰上岩心钻探计划(NGRIP)开始于1995年,其目的是研究最近120~130ka以来的古气候。除丹麦和德国外,参与国还有比利时、法国、冰岛、日本、瑞士、瑞典和美国。钻探平台位于格陵兰冰盖的西北部,其地理坐标为75°05′47″N,42°19′41″W,高度为海平面以上2921m。根据雷达研究资料,该地区的冰盖厚度为3085m。最后一次研究工作是于2004年夏季6月份开始的,那时的气温升至-30~-20℃,工作结束于8月份秋季暴风雪来临之前。钻探点的积雪量为195mm/a,而年平均气温则为-32℃。冰川表面缓慢地向北北西方向运动,速度为1·33m/a。科研计划工作量…  相似文献   
993.
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根据孢粉分析,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历史记载及现代气温观测资料,综合资料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经过研究,初步划分了本区全新世以来的7个气候期,在晚全新世内,进一步划分了7个气候亚期,早全新世,中全新的气候变化具有1500-2000a周期,晚全新世界的气候变化具有500-1000a周期,晚全新世中-晚期的气候变化具200a周期,200a来的气候变化呈冷,热交替出现,具有10-20a或30-  相似文献   
994.
冰芯记录中过去250ka气候普遍不稳定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芯记录中过去250ka气候普遍不稳定的证据W.Dansgaard等1990-1992年间欧洲格陵兰冰芯计划(GRIP)在格陵兰冰盖正顶上(72.52°N,3764°W,海拔3238m,年平均气温-32℃)取得了几近基岩的冰芯。总长为3028.8m的...  相似文献   
995.
翟兆锋 《海洋预报》2002,19(2):47-53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0年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进行气象考察期间,用获得的现场观测资料,对中山站地区的气温、气压、大气湿度、风向风速等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与中山站过去十年的气象要素平均值进行对比,得出了2000年中山站地区气温偏高、大风日数和日照时数多、海冰解冻早等特点,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南极气候概况。  相似文献   
996.
鄱阳湖的水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鄱阳湖水温时空变化、水温与气温、湖岸水温与湖中心水温等关系,从而揭示了其基本变化规律:年内湖水温垂直分布均匀,梯度变化小,而深层水温变化大,随月气温变化而变化;水温平面分布自北向南、由西往东逐渐升高;大水体对周围气温有明显调节效果,且水温和气温关系密切;分析了年内水温最高、最低出现时间和变幅范围。  相似文献   
997.
在变振幅的数据分析中 ,低频信号可以反映在低频分析结果中 ,也可以体现在高频信号的振幅变化中。本文将其分别称为滤波低频信号和变幅低频信号。两种低频信号有很好的相关性 ,也存在明显差别。研究结果表明 ,滤波低频信号反映了过程整体性的上升或下降 ,变幅低频信号反映了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差异的缩小或加大。两种低频信号的差异多源于原始信号极大值与极小值变化过程之间的关系。在本文的例子中 ,冬季气温变化占优势时两种低频信号的滑动相关系数为正值 ;夏季气温变化占优势是导致两种低频信号差异的根本原因 ,在物理上表现为一定发生了强大的异常过程 ,打破了气温正常变化的秩序。大连站的气温变化主要受制于北方的冷空气过程 ,但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 ,热带的暖过程大大加强 ,导致两种低频信号发生明显的差异。从 1965~ 2 0 0 3年 ,滑动相关系数共出现 6次负时段 ,都对应着厄尔尼诺事件。因此 ,在低频过程的研究中 ,需要用滤波低频信号研究整体性的低频变化。但是 ,在希望获取导致整体变化的主要成分时需要使用变幅低频信号。另外 ,在揭示异常过程时需要用滑动相关系数来发现两种低频信号的差异 ,提取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998.
黄河三角洲近4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及异常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利津站1962-2000年的平均气温(T)、降水量(R)和平均风速(V)资料表征黄河三角洲的气候变化状态。分析显示,近40年来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气温的长期变化呈变暖趋势,40年来年平均气温约增高了1.4℃,同时,异常高温国年均出现在90年代,而异常低温年均出现在60年代;平均风速呈明显变小趋势,40年来年平均风速减小了约1.5m/s;降水量具有明显的13-15年周期。  相似文献   
999.
气温,湿度和风速梯度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近海面及地面的气温、湿度和风速梯度,对于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是必要的,由于常规气象仪器不满足要求,国内也曾出现了一些梯度记录仪。其中大多不再应用,因为稳定性不够好,操作与资料处理不便。本文的数据采集系统以高性能的传感器和低耗电单片计算机为基础。传感器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互抉性。仪器无需常进行标定,输出数据为实际值。显然,它的数据处理是简便的。仪器用干电池供电和固态数据存贮,可以工作在船上、海边和荒野,无需人员值班。当观测结束,仪器可通过 RS-232接口把存贮的数据倒给便携式个人计算机。此系统已实现了全自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它已被用于若干课题,如大气环境评价和海洋大气界面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南海南部海区气候要素的变化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南部海区属较典型的区域性热带和赤道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与冬、夏季风气流的转换关系密切。汇集沿岸各站和海岛站以及近15年来的考察资料,对气候要素的变化和分布特征作了初步的统计分析,为科研和海洋天气预报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