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0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1581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3030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90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25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热带海洋环境与海工混凝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和38015部队提供的条件,论述热带临海和海岛基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物遭受破坏的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并根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第89063号项目研究的初步结果,提出在南海用海水和珊瑚砂制作海工混凝土的可能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胜利油田近海及沿岸地区东北大风及风暴潮分析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林生 《海洋预报》2002,19(1):73-80
对产生影响胜利油田近海及沿岸地区东北大风及风暴潮灾害的两大类天气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分别给出了冷锋配合江淮气旋产生东北大风及风暴潮的三种环流形势和两类影响胜利油田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及其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93.
赤道附近141°30'E断面温盐细结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美海气TOGA调查第1~4航次(1986~1988年)的CTD资料及部分ADCDCP资料,分析研究横跨赤道141°30'E断面的内波及细结构特性,其中包括温度垂直梯度的概率分布及其谱特性,COX数的统计分布及Richardson数的垂直分布等,由此得出;该断面存在入侵性细结构、双跃层及阶梯结构;温度垂直梯度谱在波数0.1附近有一折点K1,按谱斜率不同将谱分为3段,当0.031时,β<1;当K1相似文献   
994.
台风发生数存在着年际变化.章基嘉和Chan研究了台风发生数与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这是台风发生数长期预报的物理基础.台风发生数除年际变化外还存在着季节内的变化.台风主要发生在夏季,随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西北太平洋进入台风季节.但台风季节内某一段时期有台风的连续发生和活动,我们称这一段时期为台风活动期;另一段时期无台风发生和活动,我们称它为无台风活动期.因为台风的发生是受环流制约的,故台风活动期与无台风活动期之间应有不同的环流.这种影响季节内台风活动的环流特征至今还不十分清楚.本文研究1983年夏季台风活动期的环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并探讨台风中期预报提供一定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热带东风中经向扰动与纬向扰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非线性的动量方程,利用多时间尺度分析方法,探讨由经向扰动与纬向扰动相互作用在热带东风中所造成的一类正压不稳定。分析表明:在零级近似下,给出了两个扰动传播的频率表达式,在一级近似下,得到了两个零级扰动振幅的解析表达式。鉴于方程中散度项的存在,当不同尺度的三个波相作用而发生共振时,仅总动能守恒,而总位拟能不守恒,这一点与无辐散大气的结论不同。两种扰动动能相互转换的机制则是涡度场与散度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谢玲娟 《海洋预报》1990,7(3):15-20
本文利用1960~1987年间23例双热带气旋实测资料,计算了西太平洋双热带气旋和南海—西太平洋双热带气旋之间的互旋角,得出了两热带气旋之间距离小于18经纬度时便会产生相互牵引作用,且随着它们中心间距(d)的减小,双热带气旋的互旋角增大,尤其当d≤9个经纬距时,互旋作用迅速增大。计算结果表明:在西太平洋按γ~(0.8)V_θ=C涡旋模式,利用实测最大风速资料所计算的双热带气旋互旋角与实际转动率较一致。而南海—西太平洋双热带气旋采用γ~(0.9)V_θ=C的涡旋模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际较相符。而γ~(1/2)V_θ=C涡旋模式是夸大了双热带气旋的直接互旋作用,而Rankine涡旋模式则缩小了双热带气旋的直接互旋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造成我国北方暴雨的热带气旋天气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60~1994年台风年鉴资料,定义进入30°N以北、125°E以西的热带气旋为影响北方热带气旋。根据定义普查,35年中共有63个造成北方暴雨,年均1.8个。我们把影响北方暴雨的63个热带气旋根据后期移动路径的不同划分为6类,以500hPa高空图为基础,分析西风带和副热带系统的特征,给出了各类热带气旋在影响北方前24h副热带和西风带系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