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579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3篇
  1940年   4篇
  1938年   2篇
  1937年   2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丑泥口金矿区位于麻棚岩体外围金银成矿带内,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发现数十条含金蚀变破碎带、含金石英脉。本文通过总结该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进一步找矿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2.
收集了2004-2006年珠江口磨刀门水道咸潮发生时测站(1~7)逐日定时观测的的含氯度、水位与流量数据,分析了各监测站含氯度与水位的日变化与年变化,导出了咸潮演变各过程中,含氯度与径流、潮流、河口地形等的关系式,建立了珠江口地区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的经验模型。据此,模拟了2006年1月12日的磨刀门地区的咸潮入侵态势,经过和沿途各观测点验证发现与实测数据非常吻合。以含氯度等于250mg/L(饮用水的含氯度最大值)的点作为咸潮入侵的最远点,用简化修改后的盐度模拟模型计算了磨刀门咸潮入侵最大距离,并根据2006年1月12~20日的河口含氯度与最近的上游天河站的径流量实测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咸潮入侵最大距离。研究表明,在河流枯水期(珠江河口通常是12月至翌年3月),只要获得当天河口的含氯度和上游测站的径流量数据,就能利用此经验模型估算出河流各点的含氯度,作出盐度模拟图,并估算出相应的咸潮入侵最大距离。  相似文献   
103.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微观内幕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探索在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的条件下开展深水扇系统的微观内幕研究。结果表明: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的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中能较好地由浅至深识别出多套地层(尤其是浅部地层)中存在的多种类型的深切谷、峡谷、水道,各有不同地质成因机制。能识别的典型扇体微观结构类型包括丘形体、席状体、水道化沉积及朵叶体等,往往分别指示某些特殊的沉积环境,并且最可能构成潜在的深水油气圈闭的良好储层。在二维地震资料条件下容易识别的深水扇系统微观内幕结构类型比较有限,在空间上追踪典型微观内幕结构也相对比较困难,但是若能全面认识区域构造及沉积背景,综合利用相关资料减少对地震反射结构解释的多解性,就有望对扇体的微观内幕结构进行深入剖析,深化对扇体的地质认识,从而指导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04.
“醉汉林”一般被当做滑坡存在的一种标志。在陕西宝鸡地区进行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变形边坡也有“醉汉林”分布。对陕西陇县郭家庄变形边坡“醉汉林”的树木倾斜角与边坡的倾角进行了测量,并结合几何学分析,认为树木倾斜角反映了边坡倾角的变化,并得出边坡倾角不断变陡是该地区边坡变形的一种主要方式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醉汉林”有着多样而具体的指示意义:“醉汉林”记录了边坡变形的历史,可以作为区分滑坡与变形边坡的标志,“醉汉林”可以指示滑坡及边坡的状态,还可以判断滑坡剪出口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105.
在对2005年广东珠江口-东平近海海域实测浅地层声学剖面资料进行地质解释的基础上,划分出八个地震相单元(亚单元),建立了调查区浅地层的沉积格架。对调查区内发育的沙脊、潮沟充填沉积体、浅海沙席和沙波等海底砂质地质体,以及埋藏潮流沙脊、大型充填潮沟和埋藏古河道等地质体的特征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对砂矿赋存条件、砂体厚度及物源供给等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凡口铅锌矿床海底热泉喷溢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学明  邓军  翟裕生 《矿床地质》1998,17(3):240-246
凡口铅锌矿是发育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海底喷溢沉积矿床 ,以“一大二富三集中”的特点和典型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吸引着中外矿床地质工作者。叠层状矿体发育于同沉积断裂的旁侧 ,矿层与灰岩呈沉积接触关系。矿石具沉积碎屑组构 ,黄铁矿、闪锌矿具外生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和硫同位素组成反映矿床与同生作用有关。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壳源和下地壳来源铅的特征。矿区主要矿层经历海底热泉喷溢沉积—成岩的演化  相似文献   
107.
珠江口沉积柱样^210Pb法年龄测定结果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林瑞芬  闵育顺 《地球化学》1998,27(5):401-411
提供了珠江河口及河道10个沉积柱^210Pb法的CF模式(稳恒放射性通量模式)和CA模式(稳恒初始放射性模式)的年龄测定结果,并据此讨论珠江三角洲近百年来沉积环境的演化,研究结果表明,西江河道和珠江广州河道1980年以前沉积速率为0.5-1.0cm/a.1980年以后沉积速率增长加快,90年代达到4-6cm/a,沉积通量为4-6g/(cm^2.a)河口沉积速率逐年增长趋势,但一般比河道柱样小得多,  相似文献   
108.
固态位移在凡口铅锌矿床中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小平 《矿床地质》1998,17(Z5):953-956
固态位移是指深部或下部的岩层(石),包括矿体的碎块,在深邯构造应力作用下,沿着应力梯度减低的方向,窜位到上部的岩层或岩体之中的地质现象。下部的岩石向上窜位的通道经常是高角度张性断层带。在凡口铅锌矿床,随肴近年来深部坑道的开拓,发现的固态位移岩石和矿石的种类的也逐渐增多,常见的有铅锌矿石,硫钦矿石,锑矿石和各类围岩。由于固态位移反映了研究区范围较深部位的地质与成矿信息,因而对区域和矿区的构造特征和深邯找矿勘探及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