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0篇
  免费   1270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测绘学   394篇
大气科学   733篇
地球物理   1311篇
地质学   3022篇
海洋学   812篇
天文学   145篇
综合类   338篇
自然地理   101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长江口外缺氧区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取自长江口外缺氧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组成和元素(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和亲碎屑元素)丰度的分析与测试,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缺氧环境对元素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长江口外缺氧区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Redox sensitive elements,简称RSE)分布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亲碎屑元素丰度的分布显示出明显的粒控效应,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受粒度效应的制约很弱,主要受离岸缺氧区还原环境的制约,具有在缺氧区富集的特点。缺氧环境对RSE分布的影响超过了元素的粒控效应,从而使研究区RSE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72.
两项新技术及其在海水苗种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两项新技术,用泡沫净化空气、海水和生物效应灯,及其在海水苗种生产中的应用。文中分别讨论了它们的原理、设计安装及使用效果。希望这两项新技术能够得到推广,以提高出苗率,增加海水苗种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3.
海河口演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海河口的历史变化过程,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海河口建闸后的淤只情况、目前的淤积形态及其主要原因,认为河口建闸30a来,在径流量逐渐减小的条件下,潮汐水流是塑造闸下淤积形态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74.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热带波动中30-60d大气低频振荡的云量变化最显著,北半球夏半年热带波动的天气压主要在10°N-0°,各半年在10°N-10°S,超过这个区域热带云量的港分布型式就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5.
用含氯化镉培养液培养塔胞藻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塔胞藻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dCl2,然后分析了培养在各种处理和对照组的塔胞藻后代.结果发现,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升高,细胞的生长繁殖量和体积在前2轮(9d为一轮)培养中均明显降低,而在第3轮培养时,细胞的繁殖和大小接近常态.随后对处理后多种细胞内含物含量进行了分析,显示出:随着培养液中镉离子浓度增高,细胞内的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下降,而可溶性糖、核酸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6.
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pH对海洋原甲藻增长的效应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采用微量移液稀释法对海洋原甲藻进行无菌培养,以研究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pH对海洋原甲藻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海洋原甲藻最大增殖速率发生在温度为(25±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3000lx、pH为8.0的环境条件下。海洋原甲藻在温度18—28℃、盐度为25—34、光照强度为1000—6500lx、pH为7.5—8.3范围内适宜生长。这一结果与观测到的海洋原甲藻赤潮发生时环境条件相近,其中温度的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7.
海洋光学测量仪器的保护框架既要有足够强度,又要自屏蔽效应小,这是一对矛盾的要求,文章主要以海洋863项目中的“海水层光学测量仪”保护框架为例进行分析,提出计算方法,并给出计算结果,为该仪器保护框架设计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海洋环境荷载下输液立管的静、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管内流动流体和管外海洋环境荷载共同作用 ,建立海洋立管侧向运动微分方程。用Hermite插值函数离散 ,在微机上编写海洋立管静、动力分析程序 ,通过计算分析研究管内流体对立管侧向变形和应力的作用 ;另外 ,探讨管内流体的流动速度和立管顶端的预张力对立管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立管变形和应力均随管内流体流动速度增加而增大 ,同时内流速度的增大会降低立管的固有频率 ,但适当增大立管顶端预张力会抵消内流流速增加引起的固有频率下降。  相似文献   
79.
本文采用1981年8月和10月浙江近海上升流调查中一条断面的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管水母、水螅水母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双生水母、拟细浅室水母、五角水母等的垂直分布,以及一些重要种类的昼夜垂直移动。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查海区水母类及其优势种在数量和分布上的变化与浙江沿岸上升流和台湾暖流的盛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0.
锌对虾夷扇贝和刺参幼体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虾夷扇贝和刺参幼体为材料,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锌对虾夷扇贝稚贝及幼贝和刺参幼虫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锌对虾夷扇贝稚贝的24hLC50 6.40mg/L,48hLC50为3.31mg/L,72hLC50为1.39mg/L,96hLC50为0.61mg/L;而对幼贝的24hLC50为3.32mg/L,48hLC50为2.64mg/L。72hLC50为1.76mg/L,9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