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用作者研制的RS 81 1型热释光仪对云南昭通鱼洞水库地区两条断层的破碎带内发育的方解石脉进行了热释光年代测定和显微构造分析 .结果显示 :2条断层破碎带内发育 4期方解石脉 ,其中有 3期发生了变形 .F1 断层距今 5× 1 0 4 a以来 ,F2 断层距今 2 5× 1 0 4 a以来没有强烈活动的迹象 .断层泥中石英颗粒表面形态分析结果与热释光法相同 .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滇西弥渡盆地中晚更新世以来的断陷特征及环境演化,开展了弥渡盆地各级阶地沉积物的热释光测年、沉积相和孢粉的研究工作.通过野外调查发现弥渡盆地西侧至少发育5级阶地,对应于5次间歇断陷阶段,重点调查弥渡盆地西侧的奇家营I级阶地、龙华寺Ⅲ级阶地、平安庄Ⅳ级阶地、大树坪V级阶地.I级、Ⅲ级、Ⅳ级和V级阶地热释光测年值分别为200.48±22.05ka,239.06±26.30ka,320.85±35.29ka和332.07±36.59ka.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滇西弥渡盆地的地貌格局形成约33万年来的间歇式断陷运动,而且表现出早期断陷速率快,晚期断陷速率减缓的趋势.从沉积特征分析:早期沉积特征中出现半深湖沉积物,说明湖盆断陷速率相对较快,反映出该段时期程海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性相对较强;晚期主要以湖泊近岸、浅湖为主,说明湖盆断陷速率相对较慢,反映出该段时期程海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性相对较弱.通过阶地堆积物沉积相和孢粉分析研究显示,更新世中晚期弥渡盆地沉积环境主要为山间盆地河湖环境,气候由凉爽湿润→温暖湿润→凉爽湿润转变的特点.弥渡盆地西缘、北缘发育较多洪积扇,洪积扇以线性排列,东缘洪积扇较少,多为单个扇体,说明盆地西、北侧断陷速率相对较快.盆地西侧的洪积扇,由北向南规模逐渐变小,堆积物由粗变细,扇面坡度由大变小,说明北段断陷运动较强.这一现象说明盆地近代具有向北掀斜的趋势.  相似文献   
33.
应用热释光技术对南海东部海域(13.00°~22.00°N、117.00°~119°30′E)4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测量,结合气烃组合指标C1/(C2+C3)及甲烷碳同位素判别地表气烃的成因类型,并有效指示了海底深部油气藏散失引起的放射性异常,研究还发现热释光在不同沉积粒径中的测试剂量不同,结果为黏土质粉砂大于砂质粉砂;热释光也与部分化学元素含量有关,与稀土金属Nb、金属元素Zr呈显著正相关,与微量元素S、Ba呈负相关;天然热释光还与不同区块的沉积物酸解气烃甲烷、丙烷、异丁烷呈强烈正相关。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的热释光和气烃的异常值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34.
利用细颗粒热释光技术对渭南剖面重要地层界线处的 7个样品进行了年龄测定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已发表数据利用多项式回归方法建立了渭南剖面高分辨率的古气候时间标尺 ,其中S0 /L1- 1,L1- 1/L1- 2 ,L1- 4/L1- 5 ,L1- 5 /S1,S1/L2的界线年龄分别为 1.1,2 .5 ,5 .1,7.6 ,12 .8ka ,除了L1- 4/L1- 5的界线年龄与氧同位素 3阶段的起始年龄差距较大之外 ,它们与SPECMAP深海氧同位素 5以上各阶段的界线年龄可进行较好的对比 ,而L1- 4/L1- 5的界线年龄与北太平洋风尘记录的氧同位素年龄却有很好的一致性 .  相似文献   
35.
我国西北冲积扇上的黄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带的中国西北地区的各大山前,发育了大大小小的众多冲积扇。这些冲积扇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西北地区气候和构造运动的影响,以砂砾石堆积为主体。但是,一些较大河流形成的有一定规模的冲积扇扇面上,普遍覆盖了一层厚度在1~2m的黄土沉积物,它构成了西北冲积扇地区人类生存居住的根基。这种冲积扇经典形成过程(泥石流、槽洪、席状沉积)以外的黄土沉积具有以下特点。物质组成以粉砂质粘土为主,主要组分为0.05~0.01mm的粉砂粒组成,含量一般在25%~40%;其次是<0.005mm粘粒组,含量一般在20%~40%,另外还含有较多的粗粒成分,其中0.125~0.05mm细砂组可占15%~25%,个  相似文献   
36.
末次间冰期以来对宁黄土剖面的热释光测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细颗粒热释光技术对陇西黄土高原会宁黄土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的8个样品进行了年龄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线性内插和多项式回归方法建立了会宁剖面深度-年代时间模式,以2种模式计算的S0/L1、L1/S1、S1/L2界线年龄与SPECMAP深海氧同位素1/2、4/5、5/6阶段的界线年龄可较好对比,这为末次间冰期以来会宁地区古气候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本时间框架。  相似文献   
37.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探查滑坡体边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土壤天然热释光方法应用于寻找滑坡体边界,发现推测边界与实际边界相近,表明该方法探查滑坡体边界效果明显,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甘肃酒泉Q_(y1)钻孔磁性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兴山 《地层学杂志》1997,21(4):259-266,F003
甘肃第四纪地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因各家对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原则和依据不统一及其他原因,致使第四纪划分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无统一意见。为建立河西走廊地层层序,本文依据酒泉Qy1钻孔磁性地层特征、热释光测试成果、14C资料及岩石地层特征进行地层划分。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古地磁成果,确定第四纪下限为2.48Ma,中更新世下限为0.73Ma,晚更新世下限为0.20Ma,全新世下限为0.012Ma。  相似文献   
39.
据广东三水左田村Ⅱ级河流阶地的样品分析,发现孢子花粉57种(科、属),其中蕨类植物孢子占孢粉总数的57.5%,木本植物花粉占35.4%,草本植物花粉占7.1%。样品中还含沟鞭藻和疑源类化石。Ⅱ级河流阶地形成于中更新世,是河流作用的结果,但受到海水的影响。大约在距今30—40×104a时,该区植物群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属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可能因间冰期全球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沿珠江上溯而使该区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0.
用自然光(日光)和日光灯照射古陶器细颗粒样品发现,照射后的样品高温峰热释光信号明显衰退,而这种光照作用对样品中石英的前剂量效应并不产生影响。因此用改进了的前剂量测年技术测量光照后的样品,仍可得到合理的年代测定结果。实验中,采用不同的热释光测年方法对新石器晚期的陶器和唐代陶器的等效β剂量进行了测量,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中发现,在前剂量热释光测量程序中有必要在测量各项灵敏度之前,增加一个预热过程,以消除不稳定的因素;用饱和指数函数拟合前剂量热释光数据,可将该方法的测年范围拓宽到新石器时期的陶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