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58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The Late Caledonian to Early Hercynian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 in northwestern China is an elongate tectonic unit situated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plate in the north and the Qaidam plate in the south. North Qiilan started in the latest Proterozoic to Cambrian as a rift basin a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and evolved later to an archipelagic ocean and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during the Ordovician and a fardand basin from Silurian to the Early and Middle Devonian. The Early Silurian fly-sch and sulmmrine alluvial fan, the Middle to Late Silurian shallow marine to tidal flat deposits and the Early and Middle Devonian terrestrial.molasse are developed along the corridor Nansimn. The shallo-wing-upward succession from subabyssal flysch, shallow marine, tidal flat to terrestrial molasse and its gradually narrowed regional distribu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foreland basin experienced the transition from flysch stake to molasse stake during the Silurian and Devonian time.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介绍了杭州市留石快速路的总体设计,通过该工程的方案研究,尤其是通过对于既有城市道路、立交进行快速路改造的方法和经验的总结,为以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3.
利用切割破碎钢管的原理来爆破销毁废旧军用炮弹。论述了地点的选取、爆破参数的计算、起爆方法、起爆网络、爆破安全性验算、爆破效果等。  相似文献   
84.
地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综合研究证明,红柳河地区蛇绿混杂岩同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和弧后火山-沉积岩系组成,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不同于典型大洋中脊,岛弧及板内玄武岩,并暗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向洋中脊过渡的构造环境,铀-铅同位素测年结果证明其侵位于早志留世,混杂时代早于晚泥盆地,上述成果表明中天山结晶基底与塔里木大陆之间在早志留世曾闰开形成红柳河小洋盆,于晚泥盆世之前发生碰撞混杂形成次级缝合带。  相似文献   
85.
沿空留巷综合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华心祝  赵少华  朱昊  胡华君 《岩土力学》2006,27(12):2225-2228
用沿空留巷技术保留的巷道要经历掘进和两次强烈的采动影响,对所需留巷的巷道,应该从掘进期间的支护设计与施工到留巷期间的巷旁支护方式选择,及下个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加强支护均应统筹考虑,这样才能保证沿空留巷技术的成功实施,故沿空留巷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据此,在淮北岱河矿Ⅲ3215工作面机巷进行了沿空留巷实践,巷内采用了锚网索支护,巷旁采用了工字钢密集支柱及矸石(碎煤)带联合支护,并在矿压观测的基础上,得出了所留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工业试验和应用实践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6.
本文报道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龙木措组灰岩古地磁研究初步结果,据此探讨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的古位置及其起源问题.在日土县龙木措北岸(34.4°N,80.3°E)龙木措组中采集了10个采点,共125块古地磁独立定向样品.岩相学与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系统热退磁与交变退磁显示,退磁曲线具有双分量或单分量...  相似文献   
87.
山东省莱州市纱岭矿区地层类型较多、岩矿层破碎、结构复杂,小口径金刚石钻探施工中常出现断钻杆事故。在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炮弹”式打捞器,并将其应用在钻杆、套管折断事故处理中,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和效果。简述了“炮弹”式打捞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8.
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内谢米斯台山西缘沙尔布尔组出露一套安山岩-辉石安山岩组合,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其中的辉石安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为(428.7±2.7)Ma(n=17,MSWD=0.07,95%置信度)。据此确定该辉石安山岩形成于中志留温洛克世霍姆期,为沙尔布尔组年龄时限提供了科学依据,证实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的岛弧建造起始时间可能至少提前至中志留世,而非晚志留世。  相似文献   
89.
南祁连北缘东段刚察大寺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其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进而约束其岩石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结果表明,刚察大寺花岗岩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花岗闪长岩中锆石自形程度较好,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振荡生长环带,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27~0.91),表明其为岩浆成因;最小一组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5±4)Ma,即岩体形成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类似的地球化学属性,主量元素具有高硅、富碱、富铝和贫镁的特征,其Si O2=65.52%~74.23%、(K2O+Na2O)=6.95%~8.24%、Al2O3=12.33%~15.26%、Mg O=0.31%~1.32%,A/CNK介于0.85~1.05之间,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的亚碱性系列岩石;整体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具有Eu的负异常(δEu=0.51~0.80)和Sr、P、Ti的明显亏损。南祁连北缘东段刚察大寺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起源于高温低压条件下中、上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暗示,刚察大寺早志留世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0.
正胜利石油工程西南分公司近日圆满完成国内最深页岩气井——南页1HF井的钻井施工任务。该钻井深5820米,将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推进到新的深度,并创出多项新纪录。南页1HF井位于重庆市南川区铁村乡,是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在四川盆地川东南构造带南川断鼻部署的重点水平预探井,目的层位是上奥陶统五峰组至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设计井深5712.56米,最大井斜77.99度,水平段长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