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4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01.
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根据多年丰富的区域地质灾害考察和综合研究实践,作者架构了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1)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综合调查;(2)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包括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和分层图形库(GGIS);(3)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高程、高差、坡度)、水系、植被、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形迹、斜坡类型、降雨量分布和地震活动等的统计关系,为评价因子选取、分级和权重确定提供依据;(4)筛选提取评价预警研究因子体系,建立地质灾害发育因子、基础因子、诱发因子和易损因子体系;(5)创建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简称"四度")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6)在满足一定精度比例尺数字化图上划分计算单元,分别计算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7)根据计算结果和应用目的,把相同或相近级别的图斑合并,分别编制区域地质灾害"四度"区划图;(8)根据"四度"区划结果提出研究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级监测预警目标区和地质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9)对重点地段或地点专门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和政府-社会联动的应急反应机制。上述9个步骤构成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时空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简称"四度"递进分析法(AM FP)。  相似文献   
102.
对武汉市SO2污染浓度建立了三套预报模式,潜势预报模式,预报模式、扩散模式。潜势预报模式是根据天气系统分类,用编码分类法,使模式定量化;统计预报模式具有多因子综合影响的天气意义及统计预报这理化的优点;扩散模式是一种定量动态预报方法。污染浓度预报方法的研究可为控制、防治大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治理、改善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03.
陕西潼关金矿区泥石流潜势度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陕西潼关金矿区位于小秦岭北坡,区内发生的泥石流灾害,其物源90%是采矿弃渣。本文选择采矿弃渣量、纵坡降比、渣堆补给长度与沟长比、沟岸山坡坡度、河流弯曲程度、河流堵塞情况、渣堆稳定性、流域面积、历史上有无泥石流灾害发生等9个泥石流发生的因子,在给定因子权重排序的基础上,采用因子权值与因子赋值相乘后相加的方法,求得18条沟谷泥石流潜势度指数及其排序。在降雨量相同的条件下,潜势度指数可似比风险度指数。  相似文献   
104.
利用黑龙江省2000~2003年发生冰雹的测站≥3站的个例资料共35d进行了分析,找出发生冰雹天气的物理量预报指标,根据每日的实况物理量场做冰雹潜势预报,并结合实际业务工作需求,研发冰雹潜势预报系统,为制作冰雹潜势预报提供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代长生 《地质与勘探》2022,58(6):1271-1280
为合理评价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潜势等级,以武汉洪山地铁站基坑变形监测成果为基础,通过改良的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进行变形数据的分解处理,利用基坑变形的极限位移值和预警值构建相对判据,根据变形预测和M-K分析构建绝对量判据和趋势判据,以此进行基坑变形潜势分级。结合危险性分级结果和变形潜势分级结果,提出基坑安全施工的措施建议。实例分析表明:在变形数据的分解处理过程中,MCE-EMD模型较传统分解模型的优越性明显,所得评价指标g值为2.837,具有合理分解基坑变形数据的能力。在危险性分级过程中,危险性在现状分级条件下的相对判据指标Fr的变化范围为:0.58~0.72,预警等级处于Ⅰ~Ⅱ级;危险性在最终分级条件下的相对判据指标Fr的变化范围为:0.66~0.81,预警等级处于Ⅱ~Ⅲ级。在变形潜势分级过程中,绝对量判据和趋势判据条件下的潜势等级存在一定差异,且最终潜势等级的变化范围为Ⅰ~Ⅱ级。对比两类分级成果,按照不利原则,确定现状条件下的基坑危险性潜势等级相对较低,为Ⅱ级;但随着时间持续,危险性潜势等级具有升高的趋势,可升高至Ⅲ级。因此,有必要加强监测频率,以备不测。  相似文献   
106.
热带气旋潜势指数可以合理刻画热带气旋生成的位置与范围, 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气候系统模式对热带气旋的模拟。本文使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FROALS对西北太平洋地区1982~2007年的积分结果, 检验了该模式对热带气旋潜势指数的气候态和年际变率模拟能力, 并从决定热带气旋潜势的五个变量角度, 分析了造成模式模拟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 模式可以合理再现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潜势指数的分布, 但由于西北太平洋季风槽模拟偏弱且耦合后模拟海温偏冷, 使得耦合试验模拟的热带气旋潜势指数分布偏弱, 尽管较之单独大气模式, 其模拟的空间分布有改善。在年际变率方面, 模式可以合理再现年际变率中热带气旋潜势指数对ENSO的响应, 且耦合模式优于单独大气模式, 分析表明其原因在于耦合模式模拟的850 hPa季风槽强度与年际变率优于单独大气模式。因此区域耦合模式在模拟热带气旋指数年际变率方面相较大气模式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浅层天然气资源勘探难度的增大,进行深层天然气勘探已成必然趋势。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最大的沉积盆地。在盆地内广泛发育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下二叠统和三叠系-侏罗系等 3套优质烃源岩,以及多套优质储层和盖层,形成了 5套区域性储盖组合。因而,该盆地具有良好深层天然气形成、储集和保存的物质基础。再结合塔里木盆地目前勘探形势,指出该盆地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塔中隆起、巴楚隆起和塔西南坳陷具有广阔的深层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天气形势分型的珠江三角洲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出现强对流的机制有多种情况,不同天气形势下引起的强对流,其出现时各项强对流指数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强对流的触发机制进行天气形势分型(冷空气影响触发、西南暖湿气流触发、后汛期副高边缘影响,台风影响等),利用广州热带海洋研究所中尺度模式GRAPES的输出资料,计算出不同天气形势下强对流发生前1h当地各层的涉及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动力条件等强对流指数,对强对流指数阈值进行选取和验证,统计出珠江三角洲不同天气形势下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出现时的强对流指数阈值,并建立相应的潜势预报系统,分别通过一次典型的雷雨大风和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验证,表明该系统提供的强对流分型潜势预报概率产品可以较好的指示出强对流发生的时间和位置以及强对流出现的类型,预报与实况观测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9.
2015年7月29日呼和浩特市冰雹天气潜势及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呼和浩特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5年7月29日呼和浩特市的一次冰雹天气进行了潜势分析,发现:此次冰雹过程是在高空冷涡东移南压的背景下,前倾槽使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之上,导致不稳定层结发展,为本次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潜势。较强的的垂直风切变;适宜的0~-20℃层高度;风场结构存在"顺滚流"、T-ln P图上"喇叭口"结构和逆温层,极易触发强对流天气;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态和强度、中气旋、较高的回波顶高度和垂直累积液态水数值的明显跃增对冰雹天气的预警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文章以武川县某风电场为分析区,选取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抬升指数、700h Pa假相当位温、垂直速度等5个对雷暴具有较好指示意义的预报因子,利用2010—2011年5—9月武川站雷暴日资料和NCEP/NCAR逐6h的1o×1o再分析资料建立雷暴潜势预报方程,为风电场安全运行提供依据。对2012年雷暴预报效果检验表明,该方程对雷暴天气具有一定的预警能力,预报方程的命中率为80.6%,虚假报警率为67%,能够成功预报出该风电场两次较为严重的雷击事故,可用于支撑该风电场的雷暴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