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中国干湿状况和干湿气候界限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选取全国616个地面气象台站1975-2004年的地面资料,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确定湿润指数(W),按W为0.03、0.2、0.5和1.0把中国分为极干旱、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5个干湿区,给出了湿润指数的变化趋势和变异状况的地理分布,讨论了湿润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湿润状况显著增加的地区主要为新疆西北部和中国的西南部,干旱化显著的地区主要在青海的东部、甘肃的南部和四川北部;干湿状况变化从中国的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大,中国的西南地区干湿状况最为稳定;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的平均干湿状况发生变化,由干旱趋向湿润,30a来半湿润、湿润地区干湿状况年际变化大,半干旱区和湿润区增多,半湿润区减少。  相似文献   
42.
黄河源区地表湿润指数及与气象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黄河源区地表潜在蒸散,分析了区域1961-2009年49 a来地表湿润指数的变化特征和趋势,并进行影响地表湿润指数的气象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49 a来黄河源区年地表湿润指数呈减小趋势,其中20世纪60年代相对湿冷,70年代半湿冷,80年代为弱暖湿型,90年代暖干化明显.但进入21世纪初,特别是2003年以来,黄河源区降水增多,湿润指数上升,表现为暖湿型的气候特征.不同季节湿润指数变化略有不同,比较而言,49 a来地表湿润指数在冬春季呈增加趋势,夏秋季呈减小.湿润指数对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43.
利用1951—2009年中国160站的月降水和月平均温度资料,通过计算地表湿润指数,在分析其与降水及气温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区域平均地表湿润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差异,给出了地表湿润指数年趋势的地理分布。结果表明:1951—2009年,中国北方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南部分地区以干旱化趋势为主,这些地区干旱化趋势的产生与降水年际变差大、年内分配不均,降水持续减少和气温升高密切相关。东南、西南地区及西藏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湿向干的趋势转换,虽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0年代初期有明显的干向湿的趋势变换,但于90年代同样出现湿向干的趋势转换,并一直持续显著的干旱化。  相似文献   
44.
东北地区植被过渡带生态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吴正方 《地理科学》2002,22(2):219-225
温度和水分是决定植被分布重要的能量和物质基础,其长时间尺工的变化和短时间尺度的波动是植被过渡带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原因。从生态气候保证率出发,以桑斯威特(C.W.Thonthwaite)温度效率指数(PE)的90%保证率为过渡带上边界和10%保证率为过渡带下边界,定量地划分了东北地区向南北因温度差异形成的森林植被过渡带;以湿润指数(Im)和80%保证率为过渡带上边界和20%保证率为过渡带下边界,定量地划分了由东向西因水分差异产生的森林、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间的过渡带。  相似文献   
45.
米蔚峰  邱建秀 《水文》2022,42(3):53-60
基于河北省1974—2014年的气象观测和旱情资料,分析降水距平百分率PA、相对湿润指数M、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这四种常用气象干旱指数在河北省的适用性。通过对比四种干旱指数与旱情资料、农作物产量等资料的一致性,结果表明:(1)从干旱事件分类的总体准确度来看,M指数最好,PA和SPEI指数监测效果次之。(2)四种干旱指数都能较好地监测河北省历年旱灾发生的空间范围,表现在四种指数的干旱站次比分别与旱灾受灾比和旱灾成灾比均有较强的相关性。(3)7月份SPEI和SPI指数均可较好地预报河北省雨养区(半干旱区)内的玉米产量。研究结论可为干旱防灾减灾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处理全国400余个台站1951~ 1995年的降水、平均气温 、积温等资料,利用GRAPHER,SURFER等绘图工具,分析了青藏高原所处气候区域的气候特 征及变化趋势,并采用桑斯威特方法计算出可能蒸发量,从而得到全国的湿润指数分布,由 此确定青藏高原的气候分区,继而通过卫星遥感获得的全球归一化植被指数(Glob-NDVI),结 合降水、气温,分析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演变的联系,最后着重从积温与高原农作物方面 作了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47.
近20年来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杨胜天  刘昌明  孙睿 《地理学报》2002,57(6):679-684
利用1982~1999年AVHRR-NDVI数据和对应年份黄河流域气象观测数据,通过计算、分析春季、夏汛及伏秋黄河流域NDVI距平值和湿润指数距平值的年际变化,得出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黄河流域气候相对湿润,90年代中后期相对干旱,植被覆盖状况总体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的结论,并评估了黄河流域近20年来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48.
基于Palmer湿润指数的旱涝指标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Palmer湿润指数原理,并利用西北东部西安等站点1961-2000年逐月降水量、气温资料对该指数进行应用性试验.通过Palmer湿润指数与Z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Palmer湿润指数对旱涝的分析更具客观性,旱涝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因而适合于我国西北东部半干旱半湿润区单站旱涝情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49.
近52年渭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渭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52个气象站1959-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周广胜-张新时模型、Penman-Monteith模型、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和Spline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近52年渭河流域气温、降水、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在渭河流域,气温呈上升趋势(0.4 ℃/10a,p<0.001),且北部快于南部,东部快于西部;降水呈减少趋势(-20.1 mm/10a,p>0.1),且南部快于北部。(2)湿润指数总体下降,仅关中部分地区微弱变湿。(3)NPP高值区位于秦岭山区、关中部分地区;NPP总体下降,仅个别站点微弱上升。NPP下降速率南部大于北部,空间分布格局与同一时期降水量和湿润指数的变化较为一致。(4)NPP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湿润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潜在蒸散量、日照时数和气温负相关,温度对于NPP累积所起到的作用有限,水分是主要制约因素。(5)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对NPP的模拟表明,温度和降水同时上升的情况下,NPP增加15%以上;仅温度升高而降水不变时,NPP增加10%左右;温度上升而降水下降导致NPP不升反降,仅个别地区出现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50.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表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个气象站1960-200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 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计算出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各气象站的月潜在蒸发量, 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气象站的月湿润指数, 然后进行季节、年地表湿润指数的统计, 进而对研究区地表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地表相对干旱, 之后相对湿润, 自60年代以来地表湿润指数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年地表湿润指数的年际变化率为0.001 4 a-1, 相关系数为0.428 1, 通过了0.01的置信度检验, 表明地表湿润状况有明显改善, 其中春季和冬季增加趋势明显, 夏季增加趋势和秋季减小趋势不太明显.地表干湿变化趋势在空间上有差异, 东部表现为东西差异, 自东向西逐渐变湿, 乌鞘岭以东呈变干趋势, 其他大部分地区显著变湿, 中部大部分地区呈不明显的变干趋势, 而托来南山以北地区显著变干, 张掖绿洲显著变湿, 西部除敦煌以西呈不显著的变湿趋势, 其他大部分地区显著变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