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8篇
  免费   1745篇
  国内免费   2832篇
测绘学   198篇
大气科学   1204篇
地球物理   1566篇
地质学   5862篇
海洋学   1068篇
天文学   415篇
综合类   421篇
自然地理   561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86篇
  2022年   467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581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5篇
  1944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2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关于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在南海中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位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许多学者对其成因模式和动力学机制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但往往只注重地壳浅部和侧向碰撞的研究,而忽视了深部的壳幔相互作用。从地形地貌、岩石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岩相古地理学等地质事实出发,论述了南海存在着大规模的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单的以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为主的壳幔相互作用模型来模拟南海的形成演化过程,指出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是南海形成演化过程中深部的主要推动力,对南海的形成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103.
本文研究了二层流体系统中波浪的衰减。上层为理想流体,下层为粘弹性Voigt体。导出了色散关系,计算了波浪衰减系数。对于粘性或弹性很大或很小的情况,导出了各种水深情况下近似的显式的衰减系数表示式。与精确的数值结果比较,近似程度很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对青岛—石臼所沿岸潮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实际观测资料表明,这一带潮流具有典型的往复流性质,并有较明显的不对称性和较大的垂直变化。文中指出涨落潮流不对称性是由于余流和分潮流影响的结果。讨论了不对称性随余流和分潮流的变化和潮流垂直梯度的特征。不对称和垂直梯度对泥沙运动和污染扩散的影响在文中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5.
106.
建立我国沿海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国 《海洋通报》2001,20(5):72-75
论述了在我国沿海建立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风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有关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监测的方法和原理,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建立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在海洋和极地沉积物中。在这种沉积物中具备足够低的温度和足够高的压力使得甲烷气结晶变成水合物。由于水合物的广泛分布和其潜在的能源潜力—据估计其约为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能源的两倍.引起了全世界科学界的关注。然而。至今为止对水合物的性质和分布还了解不够,还没有合适的技术能对水合物进行定量的评价。根据地形、海底温度、沉积条件以及有机碳等资料指出在印度近海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条件。因此有必要在印度大陆边缘系统开展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分析,以识别和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评价其资源潜力。类似“气烟囱”或气体溢出持征、地震剖面上的BSR、氯化物或硫化物异常都是识别水合物的有用标志。层析成像、AVO、波形反演是定量分析水合物和游离气含量的重要手段。此外,在地震方法无法识别的地方,电阻率异常也有助干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本文给出一些划出水合物赋存区边界和定量分析水合物及其下伏游离气含量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技术。  相似文献   
110.
由二种气单胞菌引起的中国对虾败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1992年7月-1993年3月,用分离病原菌,注射感染,侵浴感染,创伤感染、投喂感染,重复分离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和对药物敏感性,观察病理变化研究气单胞菌引起的中国对虾败血病。结果表明,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盐度,PH分别为30℃,35和8,两种菌对氯霉素,氟哌酸和复方新诺明均敏感,病虾主要病变为鳃,肢鳃和鳃盖内膜部分或全部坏死变黑,心脏和消化道粘膜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