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4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1020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1796篇
地球物理   429篇
地质学   1100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95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5 毫秒
991.
地热作为一种资源已被人们所熟知。但对与地热活动有关的成岩、成矿作用可能较为陌生。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尤指那些晚中生代和第三纪至近代火山活动所发生的大规模贵金属富集形成的矿床)的古地热活动成矿理论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经济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地热系统成岩、成矿作用加深认识,以利发现更多的与古地热活动有关的矿床。  相似文献   
992.
归纳了地质流体力学研究中目前常用的三个基础理论,即双扩散对流理论,边界层理论和相似理论,重点总结了其在岩浆岩石学、成矿学、地球物理学及沉积岩石学等研究领域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3.
极盖等离子体云块是极区电离层常见特征之一,其形成演化过程是当前重要研究课题.光电离高密度等离子体在对流输送作用下从日侧穿过极隙,通过极盖到达夜侧,已成为共识.日侧磁场重联作用下的极区对流输运过程,在舌状等离子体结构(TOI)"断裂"形成极盖等离子体云块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极区全域GPS/TEC观测数据,结合SuperDARN雷达实测的对流速度,对等离子体云块形成过程进行案例研究,重点分析两种TOI断裂形成等离子体云块的发生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对流输运过程在TOI断裂形成等离子体云块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对流形态或局部对流速度矢量急剧变化都可能导致TOI结构不稳定,使TOI结构断裂形成等离子体云块.  相似文献   
994.
~~ANALYSIS OF EXTRATROPICAL TRANSI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OVER MAINLAND CHINA@朱佩君$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Storm Research,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Physics School,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郑永光$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Storm Research,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Physics School,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陶祖钰$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Storm Research,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Physi…  相似文献   
995.
用1999年6月一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高分辨的敏感性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对流活动对大尺度环境的反馈作用,共设计了两个敏感性方案:干绝热过程(干调整)和包含水汽及凝结潜热释放的湿过程(湿调整),两种调整过程包含的不稳定能量不同,对环境场造成的影响也不同。通过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在对流强盛期间,湿调整比干调整更能增强底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当对流消失后即大气从不稳定调整到稳定状态后,两种调整过程对水平风场的影响基本相同;湿调整比干调整产生的垂直速度更大;湿调整比干调整更能使大气底层温度降低、高层温度升高。干、湿调整过程都是不稳定能量释放过程,当层结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时,强上升运动中心的中下层辐合增加、高层辐散增加,当对称不稳定能量释放时,高层指向冷区一侧的水平风分量增强,底层指向暖区一侧的水平风分量增强。水平风场受对流影响后改变的量值与原有量值相当;不稳定能量释放可影响到对流中心周围5个经纬距以上的范围。  相似文献   
996.
2002-07-04子长特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陕北子长一次特大暴雨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分析得出:云顶亮温较一般暴雨云团偏低,有2个单体在对流尺度内相互作用,一侧单体增伏变化为暴雨云团形成提供了有利抬升机制、水汽资源和能量,为强对流单体形成暴雨云团提供了发展条件。另外,大尺度环流长波槽后部弱上升气流是暴雨发生的大尺度背景场。对流中低层干空气的侵入是特大暴雨形成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97.
对流能量计算及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大气湿绝热过程及其处理方法,对大气对流能量参数的计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个例,利用可逆饱和绝热过程,对包含液态水重力拖曳作用的修正对流有效位能(MCAPE)和修正下沉对流有效位能(MDCAPE)进行了定量计算。文章结合数值模式输出探空分析,预报不稳定和对流能量的区域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多指标叠套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方法,用MM5 及国家气象中心T106模式输出及诊断产品预报强对流天气落区,并检验强对流落区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998.
王锡东  陈涛锋 《气象》2004,30(7):23-26
利用日本气象研究厅提供的 1 980~ 1 997年共 1 8年 3小时一次的TBB资料 ,采用统计TBB≤ - 2 8℃出现频率的方法 ,研究了南海及邻域对流活动的区域统计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9.
郭连江  陈锦剑  王建华 《岩土力学》2004,25(Z2):174-177
从现有计算单桩承载力的方法出发,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上海湖沼平原地区浅层硬土对预制短桩承载力的影响.上海泻湖沼泽平原地区的地基土层次分布与上海市区滨海平原有较大差别,存在较厚的浅部硬塑态粉质粘土和中密性砂质粉土层(称为浅层硬土),该层土具有压缩性低、承载力高的特点.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比较了按现行规范计算单桩承载力和实测结果的差异,分析了浅层硬土中预制短桩的极限侧摩阻力,讨论了侧摩阻力和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的关系,所得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相关场地的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闪电与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量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本对1999年~2001年青海省海东及黄南地区12个站点(廿里铺、平安、乐都、互助、大通、民和、尖扎、湟中、湟源、同仁、化隆、循化)的雷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分析闪电与之所对应的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对于闪电发生位置的对流性降水的空间分布,并利用闪电定位仪来估算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