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9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1456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6542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54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4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京、津、冀区域群发性强沙尘暴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1954—2002年82个站的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京、津、冀区域群发性强沙尘暴的认定标准,构建较完整的群发性强沙尘暴序列,并分析该地区群发性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近50a京、津、冀区域共出现了39例群发性强沙尘暴,河北省的冀西北高原区和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四市交接处饶阳一带是京、津、冀区域强沙尘暴天气的多发区。多发季节为3—5月,占全年总数的76.9%,其中4月份最多,占全年总数的51.3%。群发性强沙尘暴年代际变化呈现总体减少趋势,其发生次数、覆盖面积均是以20世纪90年代为最低值.  相似文献   
105.
根据沙尘暴起沙、传输与降沉模型系统对参数的需求,中日亚洲沙尘暴项目在源区、传输区和降沉区布设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其中沙尘干量TSP数据是主要获取的数据,同时利用气象卫星获取沙尘过程的云图和反演沙尘过程的地表物理参数。由于不同土地利用/覆盖对沙尘暴过程中起沙的贡献不一样,研究中用局地分裂窗算法反演NOAA/AVHRR热红外波段数据的地面温度参数;取得大范围的时序地面温度数据后参照1:10万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重采样图层选点提取地表温度,形成不同点时间序列变化曲线;最后将不同地类的地表温度时序变化曲线与观测点沙尘干量TSP时序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沙尘暴过程地表温度变化现象与沙尘有密切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地面温度参数可以作为沙尘预报模型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6.
TRMM PR雷达与阜阳雷达降水资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成刚  葛文忠  魏鸣 《遥感学报》2003,7(4):332-336
选取了1998年与1999年HUBEX观测资料,将TRMM卫星上的星载降雨雷达PR与阜阳的713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在以下3个方面做了比较:(1)强度场的分布;(2)平均反射率廓线;(3)灵敏度。分析、比较结果可知阜阳雷达在探测灵敏度和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要高于PR,但由于波束宽度、衰减和资料转化过程计算误差的原因,其远距离处的观测值与真实值有一定偏差。PR波长短,对衰减敏感,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经过强衰减后,订正值仍偏小。但由于探测方式的不同PR在水平方向上不存在衰减的问题,且其资料分布均匀,因此提出一种用PR资料来订正地基雷达资料的方法用以提高地基雷达探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07.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75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暴雨、中尺度低空急流、低涡、梅雨锋结构及梅雨锋生、对称不稳定和涡层不稳定以及暴雨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研究等;总结了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的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在防止和减轻中尺度暴雨灾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气象记录信息是气象观 (探 )测活动的直接记录 ,它数量多、价值大、利用频繁。气象观 (探 )测活动是气象工作的基础 ,气象记录连续地、系统地记载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气象现象及其变化过程 ,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和气象科学研究提供原始依据。由于气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利用电子计算机现代技术手段 ,对气象记录进行加工处理 ,使气象科技信息系统完整、准确 ,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实现有效的利用。1 气象记录信息的特点  气象记录信息指气象业务人员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大气现象进行观测、探测而获得的原始记录。经过初步加工…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着重从天气系统背景、云图特征等方面人手,对2001年6月广东省连续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华南西部高空槽及中低空切变线长时间维持及摆动的形势下形成的,暴雨中心及强度与对流云顶TBB的最低值中心及强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0.
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三种基本产品之一:基本谱宽。该谱宽不是通常所说的频率谱宽或功率谱,而是速度谱宽。本文对谱宽的探讨是从谱宽的物理意义、应用、获取方法、影响、信号处理(或数学)上五个方面进行,并适当加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