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1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768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2044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运用WRF模式对2009年7月发生在广西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拟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模式能够合理地再现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在对流层中低层,水汽通量散度的负高值区、假相当位温广义波作用量密度和z-螺旋度的正高值区,与强降水落区都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大小及负值区向上伸展的高度、...  相似文献   
972.
根据GNIP所提供的长江流域多年月平均降水中δD、δ^18O料以及NOAA-CIRES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长江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与降水量、水汽压、温度和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平均季节尺度下,长江流域大气降水中δ^18O降水量、水汽压和温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该流域降水中δ^18O...  相似文献   
973.
一次春季连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500 hPa平均环流特征、700 hPa切交演变特征、连阴雨结束时的环流调整、相对湿度的径向垂直剖面空间结构等方面对长治市2009年5月9-15日历史罕见的春播期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连阴雨是以500 hPa长时间维持的南支槽为背景,700 hPa切变线为影响系统,平均相对湿度经向垂直剖面在450...  相似文献   
974.
利用高空、地面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9年11月9-12日山西出现的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场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强盛的西南气流和低层东北气流以及地面回流为暴雪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流场配置,500hPa阶梯槽和700hPa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的持续及水汽的辐合为这次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卫星云...  相似文献   
975.
利用1979~2008年由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所得的水汽输送通量资料、同时段中国南方97个站点月降水总量资料以及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及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南方秋季降水、水气输送特征及其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a中,中国南方秋季降水总体上呈现递减的趋势;中国南方不同区...  相似文献   
976.
利用NCEP的1°×1°再分析资料、FY-2E逐小时TBB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湘中地区2010年5月12-13日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中尺度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试图从多角度揭示这次大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高空南支槽,中低层切变以及地面冷空气是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作为暖湿气流的载体,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条件和水汽条件;冷空气侵入高能不稳定的暖湿气团,是触发暴雨不稳定能量释放的热力机制;z-螺旋度的空间分布能反映暴雨发生时大气的动力特征,中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与低层正涡度的空间结构,有利于高低层形成"抽吸作用",从而使上升运动得到发展和加强,为暴雨的产生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高分辨率的云顶亮温TBB资料对降水的强度及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77.
 水汽尽管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 但是其在大气中的变化却十分剧烈。其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时间变化也极其迅速。它不仅是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也是灾害性天气形成和演变中的重要因子。鉴于水汽信息在数值模式、气候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空中水资源开发等一系列业务领域中的重要性,建立局地或者区域的GPS监测系统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GPS水汽监测系统由数据服务器、解算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3部分组成。首先,其通过数据服务器接收来自GPS卫星所发射的信号,生成相应解算软件所能识别的RENEX格式文件,以及获取自动气象站所测得的温、压、湿等相关气象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保存并传送出去;然后,编写相关解算程序使得解算服务器能定时解算大气延迟量,进而反演出可降水量PWV;最后,利用应用服务器完成与气象应用相关产品的生成和服务任务,从而实现该系统的一体化功能。该系统能定制半小时 一次的解算任务,能较准确反映该时段该区域水汽快速变化的特性。建设该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它能填补GPS反演水汽技术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应用的空白,增强气象部门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监测能力,并促进许多与之相关的气象业务化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78.
979.
980.
采用欧拉方法分析盆地东北部夏季3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及其异常特征,并利用拉格朗日轨迹模式模拟计算了影响川东北的主要水汽输送通道,结果表明:(1)不同纬度多系统相互作用对水汽输送的加强,是造成2007年和2010年两例持续性暴雨水汽强度异常大的重要原因。2012年持续性暴雨个例中异常水汽主要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两支水汽的共同作用。(2)水汽源地可追溯至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和阿拉伯海。边界层的水汽输送更多是自南海沿华南地区进入川东北;中低层水汽输送路径,或以孟加拉湾进入川东北,或以南海进入川东北,或两者共同作用。在垂直方向上,多条水汽输送通道的相互叠加,促使川东北产生强的水汽通量。(3)每条水汽输送通道在不同的个例中主次作用不一致。同一个例的水汽输送通道并非固定不变,不同降雨阶段可能与不同水汽输送通道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