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192-194
对矿山边坡进行了分类,研究了边坡绿化方法及不同边坡绿化方法的选择,介绍了《盐源伯特利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梅家坪煤矿水保方案》中边坡绿化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2.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两类主要因素,然而其具体影响却很难量化区分。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 and Trade-offs,InVEST)及修正土壤风蚀方程模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stion,RWEQ),对青藏高原1990—2020年6个时期的水土保持服务和防风固沙服务进行情景分析,量化区分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两项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主导了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贡献度>70%),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是引起水土保持服务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年均风速则是影响防风固沙服务的主要因素。然而,1990—2000年西北部是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明显的区域,生态保护政策成功实施导致土地利用成为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增加的主导因素;2000—201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农田向城镇用地转变主导了防风固沙服务的增加,西北部草地向未利用土地转变主导了水土保持服务和防风固沙服务的减少;2010—2020年,在西北部草地转变为未利用土地的地区以...  相似文献   
73.
<正>中林东珠景观设计研究院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中国林科院林业工程设计院。作为国内综合性的研究型设计院,现拥有一支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理念先进的技术队伍,其中园林景观、旅游规划、林业工程、城市规划、营销管理、湿地研究与规划设计、生态保护、盐碱地治理、水土保持等专业的研究员8人、博士12人和硕士15人。同时,设计院还承担着中国林科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培养任务,每年培养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30多人。  相似文献   
74.
煤矿开采中的水土保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维银 《地下水》2010,32(1):157-158
随着煤矿开采活动的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简单分析了煤矿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的具体类型,具体论述了煤矿开采中水土流失防治的相关办法,最后提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加强组织、加强宣传,采取措施、解决投入问题等五方面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5.
权威发布     
数字4000多万吨目前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工作进展顺利,库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34.5%,仅去年一年就减少土壤侵蚀量4000多万吨。根据重庆市水利局的统计数据,2008年末,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34.5%,比直辖之初提高12.6  相似文献   
76.
论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及其有关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子生 《山地学报》2001,19(5):436-445
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等是水土保持学科和山区园土整治的常用概念,但长期以来对这些概念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即便正规教材、词(辞)典、知识性普及读物也是如此,这种状况极不利于山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开展。本文在对土壤侵蚀过程、水土汉失内涵、土壤侵蚀量与流失量计量单元等关键性问题进行探析、并对现有国内外对这些概念的种种解释进行评述基础上,从水土保持的根本目的、特殊任务以及《水土保持法》的精神实质出发,按通俗性、大众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对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等基本概念进行了合理、可行的界定,得出了一些基本认识和体会,愿有助于山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水土保持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7.
78.
以位于三峡库区的杨家沟、戴家沟小流域为案例,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三峡库区小流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功能降低、生态农业发展滞后等实际问题,在技术和模式层面探讨了山地小区域的生态农业发展。以水土保持为导向发展生态农业应立足资源和环境本底,在农民可以接受的农业技术层次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做文章,最终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对于在山地小区域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协调人地关系,发展生态农业以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9.
农户水土保持行为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密切,分析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机理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江西省丰城市梅林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水土保持行为与退耕还林实施力度、退耕地收入与退耕还林后补偿比重成正相关,与退耕补偿年限成负相关;(2)农户水土保持投入减少反映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从农业为主的收入阶段向以非农业或农业与非农业收入为主的阶段转变;(3)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以效益引导型为主。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0.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足于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的内涵,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计算框架,以黄山高原地区泾河流域为例,估算其1970-1996年水土保持年生态环境用水量为6.368亿m3.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理论研究,可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