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9篇
  免费   1584篇
  国内免费   2053篇
测绘学   303篇
大气科学   7171篇
地球物理   450篇
地质学   1755篇
海洋学   799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385篇
自然地理   211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709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39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449篇
  2001年   405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1年   5篇
  1938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莫小飞  许燕梅 《广东气象》2007,29(B12):75-77
统计并分析了广东省恩平市气象站建站以来厄尔尼诺发生年的一些主要气象要素变化和天气事件出现机率,发现厄尔尼诺年恩平气候出现多个气候之最,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可造成多种气候异常,而对恩平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极端高温与极端低温天气增多,年降水偏多,且主要集中在汛期,暴雨及大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次数增多,秋冬春连旱机率较大,台风个数偏少,但每隔3—5个厄尔尼诺年就会有强台风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曾晓梅 《气象科技》2007,35(4):518-518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WMO Commission for Climatology)组织的专家组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站(http://www.omm.urv.cat/),目的是促进各国国家气象局之间的有关气候监测方面信息、资料和产品共享。该网站注重利用卫星与海洋资料与产品。  相似文献   
993.
郝润全  高建囯  赵可新 《气象》2007,33(S1):118-122
利用1981—2004年气象和雷击火资料,研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分布特征,进而分析该地区雷击火多发的气象原因。结果表明:(1)干旱少雨、地面升温快,并伴随一些天气过程如低压槽、切变线、低涡、冷锋、飑线等是形成强对流“干雷暴”即雷击火的天气背景。(2)雷击火的发生与近年来温度的升高密切相关,尤其是5—7月温度和地温的升高,是引发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的主要因素之一,(3) 5—7月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逐渐减少,使干旱化程度不断加剧,导致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从1999年以后,雷击火次数呈明显上升的趋势。(4)大风天气对雷击火发生影响较小,但可加速火灾的芟延与危害程度。(5)气候的变干、变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是导致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频繁发生的主要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994.
魏利敏  王风琴  王贵明  周学勤  梁贞 《气象》2007,33(S1):173-176
通过对乌海地区气候特征与葡萄种植所需气候条件对比,统计分析了葡萄种植的有利气象条件和不利因素。结果表明乌海地区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葡萄种植。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宝鸡市1960—2004年11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强度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天气预警预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宝鸡高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川道多于南北山区,高温中心位于扶风。年代际变化呈现多—少—多的趋势变化,目前为逐渐增多的趋势,高温以0.04d/10a的速度增多;强高温以0.07d/10a的速度增多。高温出现于4—9月,7月最多,6月次多,4月最少;强高温9月最少,特强高温以6月最多。高温集中在6月中旬到8月上旬。宝鸡区域性和持续性高温分别占高温总数的76%、12%。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以及过度城市化是导致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中国西南天山西域砾岩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西域组是我国西部一重要并广泛引用的晚新生代地层,关于其年代和成因至今尚存争议。在西南天山喀什远源盆地喀什-阿图什褶皱带不同构造部位选择有代表性的5~6个晚新生代地层剖面开展了详细的沉积学、磁性地层年代学对比研究,据此限定了不同构造的起始变形时间以及西域砾岩的沉积年代。西域砾岩并非一年代地层单位,作为一岩石地层单位,其底界具有穿时特征,从山体(北)向喀什前陆盆地(南)逐渐变新。其底界年龄在盆地北部近源区约为15.5Ma[1],在盆地中部中源区约为8.6Ma[1],在盆地南部远源区的阿图什背斜为1.9Ma,喀什背斜为1.6~0.7Ma。这一穿时的砾岩沉积楔体的起始堆积起因于盆地北部边界逆冲断层(KBT)的活动。构造变形是由北南脉冲式迁移扩展的,其速率是非均匀的,在约15.5Ma至4.0Ma期间为1.4~3.4mm/a,在约4.0Ma以来剧增至>10mm/a。西域砾岩沉积前缘向南进积速率与构造变形前缘迁移速率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在时间上较构造变形可能滞后2.0Ma。这表明构造变形前缘向南的脉冲式扩展是西域砾岩进积并发生侧向和垂向上岩相突变的主因。  相似文献   
997.
陈伯舫 《华南地震》2007,27(1):15-20
选择了北京、关岛等6个地磁台,作它们的观测值与IGRF值之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以上6台站地磁测值的异常变化都与附近发生的大震相关,而且震级越大、离台站越近,异常变化越大、越早.而且用IGRF作参考场既可靠又方便.  相似文献   
998.
在油气藏开发中后期,如何利用的已有的勘探成果和丰富的油气藏知识,加深对勘探区域油气开发潜力的认识,为油气田的稳产高产服务,是摆在油气田中后期开发人员面前的难题.油气田开发的研究人员,利用现有的资料,开发出了很多方法,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为油气田的稳产高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在分析了地震波在地质体中传播过程中能量变化,相应的产生了振幅变化的理论,利用三维地震数据,通过对三维地震数据解释层位对应的波形差异的分析,结合工区内的生产井和开发井的对应地层中的油气信息,进行反演得到地层的波形差异数据体,利用相应的绘图软件绘制二维平面图形,结合工区内的沉积相等地质信息对其数据体进行油藏解释,最终得到波形差异反演数据体,利用波形差异反演数据体进行油气藏的识别、描述和预测,为油气田的中后期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999.
利用2001年 Mw 78 可可西里强震InSAR同震测量结果,反演了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两侧地壳弹性介质差异.InSAR测量结果显示断层南侧的同震位移比北侧的大20%~30%.根据人工地震反射剖面建立岩石圈模型,以断层两侧杨氏模量差异和震源破裂深度为反演变量,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实测得到的同震位移剖面.反演得到最佳断层破裂深度为20~22km,断层南侧杨氏模量相对北侧比值为81%~92%.结果表明,断层两侧弹性介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构造运动作用,断层南部地壳不及北部地壳坚硬.前人利用地震层析成像和大地电磁测深等手段推断青藏高原内昆仑山断裂以南可可西里-羌塘地块地壳内广泛发育低速高导层,我们通过形变场力学分析得到与此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气候波动和土地覆盖变化下的黄河源区水资源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车骞  王根绪  孔福广  陈玲  姜秀娜 《水文》2007,27(2):11-15
以黄河源区为研究对象,以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为研究工具,建立不同气候波动和土地覆盖变化情景,模拟和预测未来水资源的变化。针对黄河源区特殊的下垫面条件,着重冰雪和冻土的水文过程调试,对模拟结果的评价显示,SWAT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黄河源区的水资源变化。不同情景下演算得出的水资源量数据可信,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模型结构以及参数的优化,模型在寒区水资源研究和管理中会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