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21.
以浙江省内时间序列较长,空间分布较为均匀的24个站的降水资料为基础,应用边缘分布函数来确定极端降水的阈值,进而分析能较好表征极端降水事件的各类极端降水指数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事件在浙西北地区发生更为频繁,浙南地区发生日数较少,而极端降水平均强度的高值分布在浙江南部,低值位于东北部,极端降水日数各区域均表现出增多趋势,同时其分布也有一定的时间周期规律可循;极端降水平均强度除了浙中西部地区外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趋势。采用L-矩参数估计方法,应用Gumbel概率分布函数能较好的拟合各站点的降水极值,通过设定重现期求得降水极值的理论值,从其空间分布特征可发现,降水极值总体上呈现出由浙南向浙东北地区减小的趋势,且南北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2.
陈尚锋  陈文  魏科 《大气科学进展》2013,30(6):1712-1724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the number of winter extreme warm and cold days over eastern China (EC)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Arctic Oscillation (AO) and E1 Nif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n updated temperature dataset comprising 542 Chinese st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1961- 2011.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winter extreme warm (cold) days across EC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decrease) around the mid-1980s,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PDFs) of winter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AO and ENSO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theor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PDF technique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d that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winter extreme cold day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EC (NEC)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AO, while it is most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ENSO in the southern part (SEC). However, the number of winter extreme warm days across EC has little correlation with both AO and ENSO. Furthermor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ther before or after the mid-1980s shift, a significant connection existed between winter extreme cold days in NEC and the AO. However, a significant connection between winter extreme cold days in SEC and the ENSO was only found after the mid-1980s shift.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different roles of the AO and ENSO in influencing winter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EC and in different periods, thus providing important clues for improving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for winter temperature extremes.  相似文献   
23.
陶代廉 《地球化学》1987,(3):224-232
本文试图从热水成因铀矿床的燕尾成矿模式出发(戴傑敏等,1983),建立起模式与实测厚度、品位的内在联系。通过燕尾闭域面积、跃迁幅度的数学分析,应用于地质成矿事件,认为:厚度分布溯源于燕尾闭域面积的收敛性,品位分布溯源于燕尾跃迁幅度的收敛性和叠加累积作用。  相似文献   
24.
50a一遇最大风速是风电场风机型号选择的决定因子之一,同时,对风电场的安全运行影响很大,贵州地形复杂,拟建风电场均为山区,50a一遇最大风速的计算尤为复杂。该文在参考国内各种常用的极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建筑结构载荷规范》风压表估算方法及5d最大风速取样法对盘县黄茅坪、惠水摆榜2座测风塔进行50a一遇最大风速估算,探讨山区不同地形条件下最大风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5.
未来极端降水对气候平均变暖敏感性的蒙特卡罗模拟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江志红  丁裕国  蔡敏 《气象学报》2009,67(2):272-279
利用Weibull分布拟合逐日降水的原始分布模式,并基于统计降尺度和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对中国东部区域各站逐日极端降水量在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的响应特征进行统计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平均温度的改变即可导致区域极端降水概率分布特征的变动.从两个典型代表区域的预估结果中可见,长江中下游南部平均降水量对平均温度升高有正响应,模拟得到的区域极端降水概率分布曲线有明显的向右平移,导致大量级的极端降水的再现期缩短即概率增大.山东及渤海湾区域平均降水量对平均温度升高有负响应,模拟得到的区域极端降水概率密度分布尺度参数变小更明显,即方差增大,表现为左右两侧概率密度增加,同样导致大量级的极端降水再现期缩短即概率增大.本文仅考察了气候均值改变条件下,未来区域气候极端值的概率预估的可行性方案.对于未来气候方差的变化并未作试验,但理论上已经证明,未来气候极端值的概率对于气候方差变化的敏感性可能更大.由于目前尚未整卵出考察方差变化的较为完整的实际观测资料,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6.
华南地区汛期极端降水的概率分布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张婷  魏凤英 《气象学报》2009,67(3):442-451
利用1960-2005年华南地区71个测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南半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再分析资料,采用Le Page榆验、广义极值分布等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华南地区近46 a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概率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和马斯克林高压强度指数与华南汛期暴雨日数间年代际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1992年华南地区降水发生了由减少趋势到增多趋势的突变,降水趋势发生突变后前汛期极端降水量和日极端降水强度有所下降,而后汛期则是显著增强.(2)华南汛期年平均日最大降水量、50 a一遇日最大降水量极值和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即前汛期的空间分布自南向北呈现"低-高-低"的分布趋势,后汛期呈现由沿海到内陆的"高-低"的分布趋势.(3)1992年发生突变后,前、后汛期年平均日最大降水量和年平均暴雨日数显著增加和减少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4)就年代际变化而言,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和马斯克林高压的强度变化是华南汛期降水异常的重要气候背景,即当两高压处在同时增强时期时,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处于偏少阶段,后汛期则处于偏多阶段.  相似文献   
27.
中国冬半年最低气温概率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55-2005年中国160个站冬半年 (当年11月至翌年4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料,使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分析了近50 a中国冬半年最低气温的突变事实,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气候变暖前后最低气温的概率分布,比较了变暖前后时段全国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1)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冬半年最低气温发生了显著突变,进入异常增暖时期,其增温程度比平均气温明显;2) 增暖后中国最低气温的概率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低气温偏冷的概率显著减小,偏暖的概率明显增大;3)气候变暖后除西南地区最低气温上升幅度不显著外,其余地区均呈现显著增温趋势。  相似文献   
28.
远洋船舶遭遇极端海况波浪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Weibul函数与幂函数对海浪长期观测子样进行了关于波浪周期与波高联合概率分布的数值拟合,给出远洋船舶遭遇极端海况波浪参数计算方法。通过对大西洋海域的波浪观测资料分析,建立了不同船长船舶在各种遭遇概率下的设计波计算公式。对LR和BV提供的两船四状态的运动与荷载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波的预报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29.
邵启勇  张军 《气象科学》1999,19(1):57-65
本文在引入区域相关场和正态化转换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MonteCarlo模拟建立了条件区域概率分布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单点概率和区域分布概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大量计算,得到了条件区域概率分布模型的拟合函数,从而使区域范围内的概率天气预报成为可能。特别是为战时气象信息封锁条件下,进行区域范围内的概率天气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
分别基于Pearson-III、Gumbel和Weibull概率分布利用越南沿海从北部到南部的9个代表验潮站的年最高水位观测数据序列计算出各站的10年、20年、50年、100年、200年一遇极高水位。结果表明Pearson-III和Weibull分布推算的结果更相近,比Gumbel分布推算的结果有差距,但差距较小。将三种方法计算的各站结果取平均作为最终结果更合理的。通过对各站的极值水位和各站观测水位资料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越南北部的极值距平值比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极值距平值大,可达3米,极值距平最大值集中在越南北部沿海地区的潮站,因此,在防洪的角度来看越南北部极易发生洪水、风暴潮灾害,中部和南部极值距平也可达2米可发生较小的洪水和风暴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