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采用GNSS技术进行卫星导航定位过程中,伪距观测值粗差会污染定位观测模型,造成定位精度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Baarda数据探测法和ESD检验法两种方法进行组合探测伪距观测值粗差的新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伪距粗差的影响,保障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2.
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1980~2010年0.5°×0.5°经纬度网格的逐月降水资料,利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近30年的降雨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2~4月降雨量存在显著下降趋势,而6~9月降雨量有显著的上升趋势。从气溶胶的角度对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珠三角地区2~4月和6~9月不同的降雨类型,提出气溶胶物质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2~4月锋面雨的形成,而对6~9月台风雨的产生也存在可能影响的假设,并从降雨机制上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3.
太湖流域湖西区入湖水量变化及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娟  胡艳  武剑  吴志勇  甘月云 《水文》2016,36(3):44-49
随着太湖流域湖西区沿江引排工程的全面建成,以及区域水资源调度的开展,湖西区水文情势发生了一定变化。基于1986~2012年太湖流域湖西区出入湖水量、降雨量、沿江主要口门引排水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和滑动检验法,对湖西区降雨量、沿江口门引排水量及净入湖水量的各月变化和周期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年净入湖水量增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西区全年和汛期降雨量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全年及汛期引水量、净引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全年、汛期、各月净入湖水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湖西区净入湖水量统计量在1997、1999、2001、2006年超出了临界线,其中,1997年净入湖水量由偏少转为偏多,可能与降雨由偏枯转为偏丰有关;1999年与湖西区沿江口门改扩建、口门调度以引水为主有关;2001、2006年则与环太湖巡测线路向湖边调整使控制水量增加有关。此外,湖西区净入湖水量的不断增加也与湖西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产汇流规律有关。  相似文献   
94.
95.
近30多年的研究表明,地震平静可能是中长期的地震前兆现象,而地震平静的内在特征体现了地震活动速率的变化. Z 检验法是检验地震活动速率变化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其度量值即 Z 值. 由于 Z 值空间扫描中采用等地震数的空间扫描窗口,每个空间扫描窗口的大小通常都是变化的,这样带来了大计算量的问题,因此,本文在自行组建的4节点PC机群上实现了 Z 值空间扫描的并行化处理. 初步测试结果说明,并行化处理中获取了很高的加速比和并行计算效率,可以将此种方法应用于其他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扫描处理.  相似文献   
96.
1954—2005年锦州气温变化及其受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54—2005年锦州累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滑动平均方法分析了近半个世纪锦州季和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采用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气温突变。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锦州气温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温发生突变,其后气温持续偏高;同时根据锦州城郊农业试验站的资料,初步分析了城市热环境对气温的影响。分析表明,人为的城市热环境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锦州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7.
江南运河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娟  林荷娟  武剑  季同德 《水文》2018,38(4):78-82
随着太湖流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江南运河水文情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运河代表站水位资料、水利分区降雨资料、沿长江(江苏段)主要口门引排水量、出入太湖水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与突变检验法,对代表站水位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提出运河水文情势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常州年最高水位及汛期5月、9月平均水位上升可能与湖西区四闸净引水量上升有关;而洛社与无锡(大)汛期5月、9月平均水位上升与武澄锡虞区沿长江(江苏段)口门净引水量显著上升有关,6月、7月、8月平均水位上升可能与地区涝水出路受阻导致原先入太湖的水量改为入运河有关;受张家港、十一圩闸、望虞闸引水及运河上游来水的共同影响,苏州(枫桥)亦出现水位同步上升的趋势。(2)运河代表站水位变异点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期,与太湖流域各省市陆续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时间基本一致;同样的降雨,城镇化快速发展后的水位涨幅均明显高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前,以无锡(大)最明显。  相似文献   
98.
文章利用1971—2017年土默特左旗的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变异系数法、t检验法,对土默特左旗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节气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曲线的走势是一致的,但顺序发生了变化;谷雨、小满、夏至、小暑、立秋、处暑、白露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说明以上节气的年平均气温总体上是明显升高的,年平均最高气温的谷雨、夏至、处暑、白露节气呈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除大暑和处暑外呈极显著的升高趋势。20世纪70年代时谷雨节气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异系数最大,为0.41,80年代时小暑节气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异系数最小,为0.02。2010年以后,谷雨节气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异系数最大为0.21,夏至节气年平均气温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02。  相似文献   
99.
对于深基坑开挖前,为保证开挖及附近建筑物安全,需对加固的边坡进行形变测量.本文在对多期观测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后,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成果进行分析,经T检验法验算了在显著水平α=0.05下回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0.
1954-2009年窟野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窟野河流域温家川水文站流量实测数据及神木气象站降水观测数据,运用累计距平法、R/S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1954—2009年间温家川水文站以上窟野河流域降水与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窟野河流域汛期降水量和径流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和径流量的76.6%和59.19%。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径流变化过程基本与降水过程一致,但到21世纪初期,径流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截止到2009年,径流量已减小到1.25×10^8m3。从季节分配上来看,春、夏、秋三季的降水量呈微弱的降低趋势,而冬季降水却以0.04mm/a的趋势递增。通过对1975—2009年的煤炭开采与径流量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虽然在这期间降水量没有明显的衰减,但是窟野河年径流量从20世纪末开始就出现了明显的减少,这主要是煤炭大规模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