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为准确评价地下水污染质空间分布,本文以长春地区地下水重要组分NO3-为例,利用统计学的熵—矩检验法对长春地区2008年56个水质采样点的检测数据的概率分布进行了检验,得出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选择不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对长春地区所属的各个行政子区域地下水中的N...  相似文献   
42.
宝鸡峡灌区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红艳 《水文》2011,31(5):92-96
选取宝鸡峡灌区降水、蒸发及径流资料,应用变差系数,累积距平法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等分析方法分析各要素的变化趋势,绘制灌区气象要素空间分异性等值线图,并探究灌区主要灌溉水源历史演变过程及规律。结果表明:灌区降水,蒸发,林家村水文站年径流量年内分配都不均匀。年蒸发量有增加趋势,但趋势不显著;年降水量表现为减少的趋势;林家村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减少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3.
引言《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4.4.3条,对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作了如下规定:(1)当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2)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极  相似文献   
44.
同时检测监测网的异常形变和粗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粗差干扰影响形变分析成果的质量,以往都是粗差与异常变形分开来检测,即对每一期观测锡除粗差后再进行平差,然后利用两期或多期平差结果进行形变分析,这两步是重复的,为此,从位移观测方程入手,根据粗差检测与异常形变检测相似的特点,提出将粗差与异常形变同时检测,根据二者的不同特点,将它们区分开的新思路。通过算例分析比较了拟准检定法、假设检验法及相关抗差估计方案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拟准检定法具有比其它两种方法实施简单、定位准确的优点,同时验证了这种思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李春娟  杨建虎 《地下水》2012,(4):136-138,151
依据孤山川流域1956—2006年逐月实测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五点滑动平均法、R/S分析法等方法对孤山川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孤山川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序列存在明显减少趋势,且季降水序列分别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趋势,夏季有明显减少趋势,冬季相反有增加趋势,春秋二季减少趋势不显著;经Mann-Kendall检验法、R/S分析表明孤山川流域降水减少趋势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46.
大辽河营口段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军 《地下水》2013,(3):97-99
通过对大辽河营口段2002年-2011年永远角断面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单因子法进行水质评价,并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别对大辽河营口段主要污染指标进行水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该河段水质类别呈逐年好转趋势,2011年整体达到V类水质要求,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通过趋势分析可以看出水质参数浓度趋势以下降变化为主,但仍需加强对其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47.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测井新方法,能在普通的金属套管井中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在油藏动态监测和发现漏失油层等方面优势突出.为了可靠地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中采取了许多措施,在一个深度点采用多次测量的方式就是其中的有效措施之一.这样的多次测量数据可能含一个或多个异常测量值,需要将它们检验出来.根据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动检验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始数据异常测量值的方法.该方法基于Grubbs检验法,检验每一个深度点的多次测量数据,将异常测量值逐一剔除.对一组含有各类异常测量值的人工模拟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数据及十余口井的油田实测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数据的检验,表明这种方法对异常测量值的检验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同时,编制了一套相应的计算机处理程序,实现了异常测量值的自动检验,提高了工效.  相似文献   
48.
同一地区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划分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化探找矿的效果.笔者将目前使用较多的异常下限统计方法做了简单的汇总,并用传统分析方法确定了异常下限,根据地质地球化学剖面异常检验法对δ的系数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用含量排列法不剔除高值的特点,对全区的异常值重新作了一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区δ的系数确定的比较合理,且剖面异常检验法缩小了找矿靶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9.
运用集中期、M-K突变检验法、径流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基于1960-2011年马渡王与南宽坪径流数据及气象数据,对比分析灞河与金钱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揭示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差异得出:(1)52 a来灞河与金钱河年均径流深变化趋势相似,金钱河年径流深的变异程度大于灞河;(2)灞河与金钱河流域径流与降水在年内分配上存在滞后效应,秦岭南北从流域降水开始经过停蓄、漫流、河槽集流,然后汇流至金钱河河道大概需要20 d 左右的时间;(3)秦岭南北气候因子突变的时间点具有一致性,均发生在1990年左右,该突变可能是由于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4)径流变化的下降趋势是降水、气温、植被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末的径流突变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引起的,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十分微小,因此,某些明显的突变现象是由于大的气候变化引起的,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对自然资源应采取开发与治理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碘量法和多参数水质测试仪测定海水中溶解氧比对数据的系统误差检验,分析两种方法间系统偏离差异的显著程度。探讨多参数水质测试仪业务化应用的可行性,以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下,切实提高监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