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6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选用小麦品种济麦20和泰农18,采用池栽补灌淹水方法,研究开花期及灌浆期3d、6d、9d、12d淹水对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淹水期间光合降低,淹水后光合性能有所恢复。灌浆前淹水提高了灌浆中后期光合性能,但以后光合性能迅速降低。除淹水3d外,两时期6~12 d淹水均引起籽粒产量降低。产量降低的主导因素是粒数的减少,其次是粒重的降低。  相似文献   
62.
河南省境内淮河南北气候变化的小麦适应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应度是气候变化下适应性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气候变化适应度的概念及其定量评价方法,并对淮河南北的小麦适应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省境内的南北气候分界线并非淮河干流区,而是由原位置北移约300 km处的最大支流地带,冬小麦的适应度空间变化大致围绕该分界线呈经向分布。淮河分界线以南地域适应度为62.57%,高于以北地域的56.81%,研究结果表明,欲达到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距离完全适应仍有较大空间需要人为调控,且北部相比较南部其调控压力更大。在年际变化上,随着20世纪80年代气候的突变,各地小麦温度适应度骤增,水分适应度骤减,之后随着气候的日趋稳定,各气候要素的适应度不断上升,但在21世纪初上升速度下降,甚至有降低趋势,表明气候变暖的环境对小麦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63.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另外3个是塔里木、准噶尔和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一个被其北面的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及其南麓的中、低山脉,南面的昆仑山和布尔汗布山,以及东面的青海南山、鄂拉山和西面的祁漫塔格山等山脉所环绕的高原性内陆封闭盆地。盆地最低处海拔高度2675米,  相似文献   
64.
利用吉木乃县1961-2010年的积温和小麦产量资料,对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10℃的初日、终日、初终间日数、积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相关分析法探讨了生长期积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吉木乃县的积温变化是明显的,积温显著增多,≥0℃积温变率为83.7℃/10a,≥10℃积温变率为57.5℃/10a;稳定通过0℃和10℃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后,初终间日数均呈增加的趋势。春夏季积温与春小麦产量的相关关系显著,当0℃积温距平每增加1℃时,小麦产量将增加0.15%;当10℃积温距平每增加1℃时,产量将增加0.12% 。积温变化使小麦冻害减轻,但干旱、干热风危害加大。  相似文献   
65.
1引言2002年,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农业遥感估产运行系统投入使用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农业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和体系,此系统设计合理,技术路线可行,时效性和实用性强,普及度和精确率较高,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于及时准确掌握农业生产情况、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6.
陈亮 《东北测绘》2012,(10):25-27
及时准确获取灌区小麦分布和面积,可以为流域水量调度、抗旱减灾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利用多时相HJ-1号卫星数据分析人民胜利渠灌区小麦生长期影像特征,研究灌区小麦快速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灌区小麦越冬前多时相HJ-1号卫星影像NDVI数据进行小麦提取,能够准确获取小麦分布和面积信息,精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7.
小麦生育关键期对降水的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驻马店市1981-200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冬小麦生长季内墒情观测资料和作物观测资料,分析了驻马店市冬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所需降水量,结果表明:播种期内,土壤重量含水率>16%(<6%)时,10月降水量>15 mm(>45 mm)即可保证小麦顺利播种和一播全苗;10月土壤重量含水率>17%(<10%)时,11月降水量>10 mm(>45 mm),可满足越冬需要;正常年份不必浇灌返青水,2月上旬降水量<5 mm,需浇返青水;拔节-孕穗期,土壤重量含水率13%-15%(<13%)时,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降水量>45 mm(>70 mm),可保证小麦孕穗需要;开花灌浆期,土壤重量含水率以15%-20%为宜,降水不宜>25 mm.  相似文献   
68.
对山东省2008年小麦播种至2009年1月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1月份以后,降水持续偏少,是小麦受旱的主要原因,冬前没有适时浇灌越冬水等其他管理因素是小麦受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平衡施肥对棉麦套作中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田间区试结果,分析了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对棉麦套作中小麦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构成因素、养分含量及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小麦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且以中肥最为适宜;增施氮磷钾肥能提高小麦各生育期养分含量和吸收积累量,并且还能增加旗叶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小麦营养生殖并重时期(拔节至孕穗期),对养分的需求量大,此时土壤中足够的养分,可为小麦高产优质奠定营养基础,此期也是小麦平衡施肥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0.
小秦岭金矿区小麦和玉米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小秦岭金矿开发引起的重金属污染风险,采集了同点位的农田土壤、小麦和玉米籽粒样品,测定了其中Hg、Pb、Cd、Cr、As、Cu和Zn的含量及其在土壤中的形态;采用指数法和RAC风险评价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采用转移因子和目标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小麦、玉米籽粒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小秦岭金矿区土壤中Hg、Pb、Cd、Cu、Zn含量受矿业活动影响强度大,在土壤中累积明显;土壤中Hg、Cd、Pb、Cu总量超过了国家限值,呈现污染;Cd、Hg、Cu具有潜在生态风险。小麦和玉米籽粒中Pb以及玉米籽粒中的Cd的平均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呈现一定程度的污染;部分小麦样品中的Hg、Cd和部分玉米样品中的Cd超过WHO/FAO安全限值,小麦和玉米籽粒中度Pb平均含量超过欧盟安全标准,说明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重金属的转移因子表明Cd、Zn及Cu比其他重金属更容易从土壤转移到小麦和玉米籽粒中;通过小麦对重金属的摄入量略高于玉米,远低于WHO/FAO推荐剂量;目标风险指数评价表明,只消费小麦或玉米基本不产生健康风险,但同时消费矿区生长的小麦和玉米具有较高的Pb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