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渤海湾曹妃甸深槽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渤海湾湾口曹妃甸岬角地貌特征明显,紧贴甸头前沿发育有渤海湾最深的巨型潮汐深槽。该深槽的发育有着一定的地质构造基础,曹妃甸沙岛形成的岬角地貌构成了深槽的边界条件,由此引起的局部潮流增大成为深槽形成与维持的主要动力条件。曹妃甸深槽长期以来边界条件与动力条件已基本适应,周边滩槽形势基本稳定,海床以轻微冲刷态势为主。近年来随着曹妃甸港区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工程建设对深槽冲淤演变的影响日益增强,但由于并没有改变曹妃甸深槽的边界条件及动力形成机制,深槽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2.
渤海湾曹妃甸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序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采自渤海湾西北岩曹妃甸深槽部位的96-24钻孔柱样进行了详细的孢粉分析,建立了综合孢粉图式及古气候曲线,认为曹幻甸地区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经历了以下阶段的演变:晚更新蕊末期(25~11kaB.P.)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为主要由蒿、藜组成的干草原;早全新世(11~7.5kaB.P.)的气候温凉略干,发育针阔湿交林-滨岩草原;中全新世(7.5~3kaB.P.)气候温暖湿润,发育以阔叶树为主  相似文献   
53.
渤海西北岸曹妃甸地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古环境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黄渤海海洋》2000,18(3):47-53
通过孢粉和硅藻分析并结合沉积学以及^14C测年等资料,重建了渤海湾西北岸曹刀甸地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古地理等演变过程,细致刻划了渤海湾西北岸海平面变化和海陆变迁史。曹妃甸地区自晚更新世末期 以来的古沉积环境经历了冲积平原或滨海平原、河中口或近海湖沼环境、三角洲与砂坝-泻湖沉积环境、废弃三角洲与砂坝-泻湖沉积环境等4个阶段。气候和植被姑不同阶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54.
根据2013年8月(夏季)和2014年5月(春季)在曹妃甸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结合2004年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浮游动物丰度和优势种的变化特征及围填海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浮游动物共鉴定得到31种(类),以桡足类和浮游幼体为主,优势种主要包括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和桡足类幼体(Copepodid larva)等。春季的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夏季,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夏季。浮游动物丰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温度、叶绿素a(Chl-a)等环境因子影响,春季基本为近岸高、远岸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夏季则相反,基本为近岸低、远岸高的空间分布规律。与2004年相比,本次调查春季和夏季的浮游动物丰度明显下降,可能与浮游植物丰度及DIP浓度降低有关。春季,西侧、东侧海域的浮游动物丰度分别明显降低、升高,与围填海后营养盐重新分布促进了东侧海域浮游植物增殖有关。夏季则主要受河流输入影响,浮游动物丰度的变化不具有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55.
曹妃甸浅滩潮道保护意义及曹妃甸新老填海规划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妃甸填海工程是全国第一大填海工程,拟填海造陆310 km2,建设曹妃甸工业区。曹妃甸海区有曹妃甸外缘深槽和老龙沟深槽两大港口潜力区,建设曹妃甸工业区,使其充分发挥优良港口的作用是合理的。但填海面积过大,填挖土石方严重不平衡,尤其是通岛公路的建设阻断了曹妃甸浅滩潮道是曹妃甸老填海规划的主要缺陷。曹妃甸浅滩潮道是浅滩区的重要潮流通道,对维护老龙沟深槽港口潜力区和区域海洋环境有重要作用,不应被阻断而应当保留畅通。海洋专家们的呼吁对曹妃甸填海规划的修改起了重要作用。近来出台的曹妃甸新填海规划做了重大修改:准备再开通浅滩潮道,恢复北东东向的浅滩潮流系统;要在老龙沟附近修建一个大港池,使老龙沟深槽港口潜力区得到保护和利用;填挖土石方平衡有了明显改善;增加了岸线;减轻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但仍然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敲之处。津塘—曹妃甸地区是中国两大地面沉降区之一,应做好防止地面沉降、海洋灾害及地震灾害等隐患的准备。填海面积不宜过大,少填多察,多做海洋环境检测。填海要在海洋环境容量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56.
曹妃甸邻近海域的海冰状况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妃甸邻近海域是渤海湾冰情严重海域之一.根据该海域的地理环境和大量的海冰卫星遥感、海冰航空监测、海冰船舶调查、岸站和海上平台等有关海冰监测资料及相邻海域的有关海冰监测资料,给出了该海域海冰的冰期、冰型和海冰时空分布变化等特征.另外,还给出了该海域一般年份和特殊年份的冰情状况.  相似文献   
57.
The Nanpu(南堡) sag has previously been modeled as(1) a pull-apart basin,(2) a rift ba-sin,without significant strike-slip deformation,and(3) a transtensional basin.We present a new model for the Nanpu sag in which the basin is a transtensional fault-termination basin.Although transten-sional fault-termination basins is an important basin type,it is not as well studied as other classic basin types.On the base of 3D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the faults geometries and kinematics and their controls on depocent...  相似文献   
58.
在开展曹妃甸地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过程中,利用水化学组分及离子组合方法对曹妃甸地区水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结合曹妃甸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了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作用研究,认为该区浅层地下水以溶滤地层中的岩盐、碳酸盐矿物和硅酸盐矿物为主,方解石、石膏等贫镁矿物的影响较小,同时,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对浅层水水化学特征具有重要影响。深层...  相似文献   
59.
海底斜坡稳定性受风暴潮、海底地震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易发生失稳破坏,产生较大的海洋地质灾害。简要介绍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曹妃甸深槽典型斜坡计算模型,确定了模型计算的海底地形参数、地层结构参数、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等指标,利用GEO-SLOPE斜坡分析软件进行海底斜坡稳定性定量计算,分析了工程建设前自然状态下以及在大规模工程建设后海底斜坡稳定性,并模拟分析了在大风浪和地震等极端条件下斜坡的稳定性,确定了海底斜坡失稳空间特征。首次采用数值计算对曹妃甸海底斜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可以为类似近海建设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0.
利用水面以上法对曹妃甸近海Ⅱ类水体进行现场光谱测量,对获取的数据与同步采集的水体悬浮泥沙浓度进行相关分析,初步建立了水体悬浮泥沙浓度与TM数据对应的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遥感反射率的经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近海Ⅱ类水体的反射率随悬浮泥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泥沙浓度小于20 mg/L时,570 nm处的反射率随泥沙浓度增加而增大的特征优于670 nm处的,但当泥沙浓度大于20 mg/L时,后者反射率的增幅明显优于前者;TM 3中心波段处的反射率与表层悬浮泥沙浓度(SPM)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利用模型计算的悬浮泥沙浓度平均相对误差低于±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