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大气科学   77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5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对洛阳机场2001年2月22日傍晚发生的一次早春雷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了导致该过程的有利环流形势、与能量场的配置关系以及温湿因素,对洛阳地区的早春雷暴预报线索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2.
卢建壮  何飞 《广西气象》2001,22(3):37-38
2000年4月14日,广西受一次锋面、切变线、低槽的共同影响,却没有出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本文对这次过程的几个物理量进行计算分析,从短期预报的角度探讨造成空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3.
不同边界条件对多年冻土上限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17  
在全球气候转暖对多年冻土影响的情景下,开展了在多模式下气温升高对冻土上限的影响试验研究。针对不加抛石遮阳棚、加抛石、加抛石遮阳棚3种情况,地表温度均采取基本温度加2次不同升温冻融循环,每次温控指标逐级提高0.5℃,即地表温度3次变化依次按照-16.1~5.8~-13.3℃、-15.6~6.3~-12.8℃、-15.1~6.8~-12.3℃进行,结果表明,加抛石及遮阳棚对多年冻土上限有着明显的影响,冻土上限的变化与气温基本上呈正相关,为寒区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中国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是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重点,中国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研究也是全球变化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恢复中国全新世气候做了在贡献。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又处在具有复杂时空变率的东亚季风控制范围内,这使得不同的研究工作者在一些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比较统计的意见是:中国全新世纪始于约10.5kaBP;在约9-8kaBP左右为一段降温期;7-4kaBP为一段温暖期,通常称之为全新世大暖期;大约3kaBP左右开始降温,至近代才又升温;约1300aA.D左右进入小冰期,到1850aA.D.左右结束,其间又有几次比较明显的温度振荡。1850aA.D.至今为温度的上升期。对于气候变动的驱动因素,不同的学者看法不一;从长时间尺度看,太阳辐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5.
台湾大鬼湖的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台湾大鬼湖之黑色沉积物岩芯中出现特殊的白层,其性质与黑色沉积物差异很大:白层有较低的孔隙率、有机质含量、碳/氮比,与较高的碳/硫比和氮/硫比,有机质较偏向水中浮游生物,可能是较干冷的气候下沉积的;而黑层之有机质主要来自陆生植物,可能代表较湿暖的气候.主要的白层出现年代,如0aAD,500aAD,700aAD,900aAD,1350aAD和1500aAD等,大多可以和中国或秘鲁冰芯所记录之干冷期及高尘暴期相对应,似乎表现大尺度的气候变动。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资料表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扰动是明显的,这些扰动业已引起人类对“地球的持续可居住性”的担忧。为客观评价现今全球环境状况和预测未来的全球变化,详细地研究各种天然的自发过程,提供一个相对于人为活动的背景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在有关全球硫循环和硫的酸沉降研究中,生物硫化物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天然释放的生物硫化物是指由各种天然环境(湿地、沼泽、池塘、湖泊、大洋等)生物代谢过程释放的还原性挥发物(表1)。  相似文献   
60.
北半球50条山地冰川近期的物质平衡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大庆 《水科学进展》1992,3(3):161-165
近期北半球大多数山地冰川的物质平衡为负,冰川普遍退缩,表明北半球气候暖化的趋势.由于区域气候波动和变化的差异性以及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响应程度)的不同,北半球山地冰川在普遍退缩的背景下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