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7篇
  免费   1276篇
  国内免费   1039篇
测绘学   1193篇
大气科学   1800篇
地球物理   589篇
地质学   3175篇
海洋学   903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964篇
自然地理   103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497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4篇
  1937年   2篇
  1934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2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封闭体系有机质与有机碳氢氮恢复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封闭体系的条件下,对典型的Ⅰ、Ⅱ、Ⅲ型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的损失进行生烃动力学研究,获得了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总量、有机碳、氢以及氮质量损失动力学参数。用Kinetics软件计算了封闭体系干酪根有机碳丰度、氢碳原子比和氮碳原子比的恢复系数。认为在对高成熟—过成熟干酪根进行生烃评价时,Ⅰ、Ⅲ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需要进行恢复,而Ⅱ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不需要恢复。三种类型干酪根的氢碳原子比均需要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92.
外力 《河南地质》2008,(4):10-11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起着重要的骨干作用。而铁路用地,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基础,是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条件,是铁路经营的重要资产,是铁路改革发展的重要资本。铁路用地资产量庞大等特点,决定了铁路用地管理工作是铁路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铁路用地管理,推行铁路局内部土地使用证,是有效发挥土地管理为铁路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8年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目标任务以来,财政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4.
形变,应变短临前兆标志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各手段的前兆异常标志,从而组合各类前兆标志体系是“八五”地震短临预报攻关研究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形变,应变手段的主要研究对象,初步建立了一个形变应变短临前兆标志体系,并总结出了各种异常的判别标志,为利用系统优化理论和专家系统理论进一步研究形变应前兆系统和地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提高中短期地震预报的水平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The complexation between gold and silica was experimentally, confirmed and calibrated at 200 °C: $$\begin{gathered} Au^ + + H_3 SiO_4^ - \rightleftharpoons AuH_3 SiO_4^0 \hfill \\ \log K_{(200^\circ C)} = 19.26 \pm 0.4 \hfill \\ \end{gathered} $$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show that AuH3SiO 4 0 would be far more abundant than AuCl 2 ? under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of geological interest, suggesting that silica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chloride as ligands for gold transport. In systems containing both sulfur and silica, AuH3SiO 4 0 would be increasingly more important than Au (HS) 2 ? as the proportion of SiO2 in the system increases. The dissolution of gold in aqueous SiO2 solutions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reaction: $$\begin{gathered} Au + 1/4O_2 + H_4 SiO_4^0 \rightleftharpoons AuH_3 SiO_4^0 + 1/2H_2 O \hfill \\ log K_{(200^\circ C)} = 6.23 \hfill \\ \end{gathered} $$ which indicates that SiO2 precipitation is an effective mechanism governing gold deposition, and thus explains the close association of silicification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胶东牟平—乳山热液脉状金,铅锌矿床成矿动力学控制规律的研究,说明了建立热液成矿反应体系的方法,并得出以下认识:(1)区域断裂构造活动,通过影响成矿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和条件,控制元素的富集和分散。(2)热液成矿过程中容矿断裂活动可划分为两种作用方式:脆性破裂和韧—脆性张开,构成热液成矿的两种构造动力学环境。(3)热液成矿反应体系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热力学体系。断裂的脆性破裂阶段,使体系处于强烈的过饱和状态,矿质在远离平衡状态下快速结晶,加剧物质分异;在脆—韧性张开阶段,矿质在接近平衡态体系中缓慢晶出。(4)热液演化晚期,金在残余溶液中富集;当断裂再次发生构造脉动震颤时,早期形成的块状黄铁矿矿石碎裂,富金溶液充填其中,形成含裂隙金和晶隙金的富矿石。成矿体系热力学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条件有利的匹配控制着富矿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史长义  王惠艳 《地质学报》2022,96(11):3705-3721
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查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找矿实践证明,化探方法技术在矿产勘查乃至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促使化探方法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传统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许多新的方法技术。本文从方法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找寻深部隐伏矿盲矿的有效化探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的概念,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划分为地面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和地下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建立了深部矿产资源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不同的方法技术有不同的优势和不同的适用条件,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的勘查目的和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不同的立体方法技术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取得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98.
2020年岁末,第17期气象部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38位学员完成近3个月的课程,返回工作岗位。在完成课程的同时,学员分成6个小组,分别针对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优良传统、省和县事业单位优化6个主题,完成了专题研究报告。这些报告直面气象发展的核心问题,参训学员通过课程启发和工作中的思考,贡献了中青班的集体智慧。本文摘要给出其中5个主题报告给出的一些现状分析和思想的火花。需要报告全文的读者,请联系作者或培训班负责人。  相似文献   
99.
《中国勘察设计》2006,(8):25-25
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80年,是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审定的市政工程、建筑工程、风景园林设计甲级资质综合设计研究单位。拥有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的院办公大楼。我院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并拥有自己的专利及科研成果,质量保证体系通过GB/T19001—IS09001:2000认证。全院现有员工15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35人,注册建筑师14人,注册结构师13人,造价师3人,设备注册师4人。  相似文献   
100.
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针对目前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及湿地功能快速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分析表明:湿地功能快速评价方法是为了达到“湿地功能无净损失”目的,是在需要评价的湿地如此之多而从事湿地功能评价的专业人员又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对于湿地恢复与重建以及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的评价是非常有效的;在湿地功能快速评价过程中,把相对未受人类干扰的参照湿地的功能指数规定为1,这就使得快速评价方法不能对参照湿地的功能进行评价,而目前最需要评价其功能的湿地往往就是这些相对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湿地;在相同水文地貌的湿地类型内评价湿地功能之间的差异,这使得快速评价方法不能评价湿地的水文地貌功能;由于快速评价的结果都是相对的功能指数,并不能说明湿地所提供的功能量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在决策中不能单独使用;快速评价都是“一次调查就获得结果”,同时由于快速评价过程中指标选择的主观性、指标赋值的主观性、采样点空间设置的主观性以及采样时间的主观性,对于具有时空变化特征的湿地功能的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是很低的。为了使湿地功能评价的结果对管理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湿地功能量计算的、定量的评价湿地功能的方法必须开发出来。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湿地功能评价可采用双重参照标准:一是以自然为参照来评价湿地功能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以及湿地恢复与重建成功与否;二是以人类需要为标准来评价湿地提供的功能量是否满足了我们的期望,以便采取措施改进湿地功能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