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邓文彬  蓝敏  王辉 《地质科学》2022,(3):958-974
为了研究新疆地区地壳形变动态变化特征,本文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发表的多期中国大陆GPS观测资料,获取1992~2016年间新疆地区的4期GPS实测速度场,运用最小二乘配置法对实测速度场进行插值,构建研究区地壳运动模型和应变率场。结果表明:实测速度场中,平均的GPS最小站间距由1992~2001年间的84.7 km减小到1992~2016年间的28.6 km,点位覆盖密度增大了约3倍;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法插值后的地壳运动模型与实测速度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地壳运动模型与应变率场反映出1992~2016年间构造运动与变形较稳定,是对区域长期构造运动与变形的继承。研究区内的乌恰地区和伊塞克湖附近的面应变和最大剪应变变化最大,应变高值区逐渐自西向东扩张,反映出帕米尔高原对天山造山带的持续推挤还在增强;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哈萨克斯坦块体的应变量基本不发生变化,说明3大块体内部基本不发生变形,反映了其刚性的特征;研究区最大剪应变率和地震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二者相关性显著,说明应变积累和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2.
新疆地区S波分裂研究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及中国地震局ldquo;十五rdquo;期间在新疆地区布设的宽频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最小能量法和旋转相关法分别对SKS、 SKKS震相进行了偏振分析,计算了台站下方介质各向异性的分裂参数:快波的偏振方向(phi;)和慢波延迟时间(delta;t).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造山带和阿尔泰造山带大多数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与台站下方构造走向方向接近,其快慢波分裂延迟介于0.8——1.8 s之间. 这与印度 欧亚碰撞导致的岩石圈缩短有关.相比而言,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内部的各向异性强度明显要弱,表明其自前寒武形成以来并没有经历强烈的变形作用.阿尔金断裂带附近台站下方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与断裂带的走向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该断裂已经切穿整个岩石圈.   相似文献   
63.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下同)位于西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端,包括阿拉套山、科古琴山、博罗科努山及其所夹凹陷盆地或谷地.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为主,其间有北东向构造与其相互叠加,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构成了较典型的盆、岭(山)活动构造带,是研究新疆地区构造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4.
In this paper, we firstly analyze the "3,400 travel time table" used for a long time in Xinjiang Seismological Network to obtain the velocity structure models in accord with the table by fitting. Then we fit the velocity of all seismic phases recorded in Xinjiang region in January 2009 ~ December 2013. Simulation analysis is done on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velocities, and a concept is proposed for building subarea crustal velocity models according to partitioning of seismic cluster regions. The crustal velocity model suitable for the Yutian area is fitted with the data of all phases of seismic events within a radius of 1 ° around the 2014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since January 2009, and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relocation of the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and determination of focal depths of the earthquake sequence.  相似文献   
65.
应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对新疆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以及径向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利用中国地震局数字地震台网和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台网记录的2009年1月至9月的连续三分量背景噪声数据,对所有台站对之间进行互相关计算,通过时频分析和相位匹配技术得到了每个台站对8 s到50 s的群速度和相速度频散曲线,显示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与研究区主要地质结构和构造单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反演纯路径频散数据得到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S波速度结构和径向各向异性的结果;根据SH波和SV波速度结构差异得到研究区内的径向各向异性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各向异性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66.
The paper discusses quantitatively the influence of the Yutian MS7.4 earthquake of March 21,2008 and Wuqia MS6.9 earthquake of October 5,2008 on regional seismicity in Xinjiang,and explains primarily the possible reason of earthquake activity feature in Xinjiang after the Yutian MS7.4 earthquake by analyzing the static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produced by the Yutian MS7.4 earthquake and Wuqia MS6.9 earthquake,and the seismicity feature of MS≥3 earthquakes in the positive Coulomb stress change region of...  相似文献   
67.
基于1991-2006年间对新疆霍尔果斯泥火山的系统观测,初步发现了泥火山活动与新疆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活动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且对预测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及震级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能对泥火山的动态进行长期监测,会得到更加有研究意义的资料; 并认为泥火山具有一定的映震性能的原因可能与该泥火山处于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的近震源区、构造上处于霍尔果斯背斜轴部及泥火山物质来自地层相对深处等有关.  相似文献   
68.
刘萍丽 《内陆地震》2011,25(2):191-192
新疆地区由于气候、地形、交通、生活及诸多条件的限制,使得该地区的地下流体观测点具有干扰因素少、映震性能好等特点,再考虑到该地区地震频度高、震级大、范围广等特点,因此,也是一个进行地震科研与总结的天然实验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疆开展着10余口泉和13眼井的地震前兆的日常监测,呼图壁21号泉就是其中之一。鉴于新疆地区地下流体的监测规模和现状,该泉现在北天山地区的地下流体日常分析预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该泉动水位的短临映震特征,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中国大陆几个主要地震活动区的水平形变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GPS复测资料 ,对川滇、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疆和华北 4个主要地震活动区水平形变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①川滇地区的整体变形为 :最大主应变率 9.7± 0 .8(应变率单位均为10 -8/a) ,最小主应变率 - 10 .7± 1.8,最大剪切应变率 2 0 .3± 1.7,面应变率 - 1.0± 1.9;最大主应变方向 33°。②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整体变形为 :最大主应变率 8.0± 0 .6 ,最小主应变率 - 15 .1± 1.1,最大剪切应变率 2 3.1±1.2 ,面应变率 - 7.1± 1.2 ;最大主应变方向 14 0°。③新疆地区的整体变形为 :最大主应变率 2 .4± 0 .8,最小主应变率 - 9.1± 0 .8,最大剪切应变率 11.5± 1.1,面应变率 - 6 .7± 1.1;最大主应变方向 10 8°。④华北地区的整体变形为 :最大主应变率 2 .7± 0 .3,最小主应变率 - 1.4± 0 .3,最大剪切应变率 4 .2± 0 .4 ,面应变率 1.3± 0 .4 ;最大主应变方向 173°。⑤每个地区内部既包含上述的整体变形 ,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运动 ,川滇地区最突出 ;青藏高原东北缘和新疆地区最为有序 ,华北地区相对比较零乱。文中还给出了这 4个地区的应变和水平运动图像。  相似文献   
70.
为加速中亚地区基础地质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流,全面对比中国西部(重点为新疆地区)与邻区大型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加速查明新疆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为中亚地质工作者提供相关地质信息,建立中亚地区1:20万地质图数据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