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7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俯冲带的热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俯冲带热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方法、与消减有关的参数、流体对热结构的影响,及其在研究俯冲带流体的产生、变质作用及演化和岛弧岩浆成因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
地下水中氯代烃的格栅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刘菲  钟佐燊 《地学前缘》2001,8(2):309-314
挥发性氯代烃是地下水中检出率较高的有机污染物 ,同时也是饮用水氯气消毒的副产物 ,而它对人体的危害也已经得到了USEPA等机构的认同。文中主要从格栅材料、降解机理、影响还原性脱氯效率的因素、实际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 ,对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 ,介绍了格栅处理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最新进展和实际意义 ,提出了格栅系统的实际应用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双金属系统的催化机理和催化剂失活问题 ,给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3.
有机化合物在高岭石结构中的夹层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远  陈开惠 《地质科学》1992,(4):356-362
详细研究了某些有机化合物在高岭石层间的夹层作用及其稳定性。极性化合物水合联胺与高岭石的夹层作用,其最大层间膨胀值可达11.33Å,且较稳定。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极性有机物对层间的OH基有扰动作用。脂肪酸盐和丙烯酰胺可分别通过水合联胺及甲酰胺做夹带剂与高岭石进行夹层作用,作用结果,其层间距可分别从7Å扩大到11Å及11.05Å,前者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后者在加热时是稳定的,但温度超过300℃,d001值又恢复到7Å。  相似文献   
94.
95.
杨和福 《极地研究》1992,4(3):46-51
本文报道南极海洋冷水环境中的低分子挥发性脂肪酸的一种测定方法 ,阐述高压液相色谱法对海洋环境中 C1- C5年低分子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测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说明该方法具有正确、灵敏、操作简单、快速及需要样品量少等特点。本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在 0 .1 μg/ml以下 ,个别酸如丙烯酸可达 0 .0 0 1μg/ml以下。南极戴维斯站附近沿海 ,1 989年 1月 3日 6 0 m水柱体样品测定结果丙烯酸为 0 .0 0 4 - 0 .0 4 2 μg/ml,其他酸是 0 .1 - 1 .0 μg/ml,说明了该方法完全可满足实际海水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6.
H24稳定剂对膨胀土的力学性质及其有效稳定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逸  李国华 《岩土力学》1995,16(3):82-88
研究了天然膨胀土经H24稳定剂-一种以含N有机阳离子化合物为主要成份的溶液-处理后其土力学性质的改变及有效稳定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H24处理后,可使土的膨胀性和压缩性降低而内聚力、内摩擦角和渗透性增大。流动水对土壤中的H24有脱附作用,但对其长期稳定膨胀土的能力不产生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矿物中包裹体气体成分的物理化学参数图解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李秉伦  石岗 《地球化学》1986,(2):126-137
已知流体包裹体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H2O,CO2,CO,CH4,H2和O3,假设它们之间存在下列三种基本化学反应;H2 1/2 O2==H2O;CO 1/2O2=CO2和CH4 2O2=CO2 2H2O3并已达到平衡。作者等对超临界状态的成岩成矿作用,作出了几种压力下的lgfo1-T2 lgfGO2-T和Eh-T图解。利用这些图解,不必经过繁琐的计算,可得出成岩成矿的氧逸度,二氧化碳逸度,还原电位,平衡温度和平衡压力。本文还举例作了说明,并对几个矿床的形成,得到了成功的解释。  相似文献   
98.
为评价淮河水体有机污染物对流域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建立了一套有机化合物浓度分析、有机物导致人体健康损失的评估以及相应的经济损失计算的方法。首先建立了表面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浓度水平的分析方法,对淮河(江苏段)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共检出33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部分多环芳烃、取代苯等具有较高浓度,所有检出化合物均属于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的优先控制污染物。为讨论水体有毒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经济损失,提出一种判断此类物质导致人体重大疾病发生概率的方法,并估算了检测河段范围内典型区域相应的健康损失及其占GDP的比例。结果显示,SVOC导致的2002和2003年的经济损失分别占当地当年GDP的0.876‰~2.22‰和0.684‰~2.25‰。最后,提出了减少水体优先控制污染物导致经济损失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有关太阳系天体中等挥发性元素的研究掀起了一波浪潮。锌作为中等挥发性元素,其稳定同位素对于高温挥发过程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因此,在行星科学领域锌同位素逐渐成为研究星云和行星演化的一个理想工具。本文系统地归纳了各类陨石和行星天体储库的锌同位素组成,并对不同种类的陨石以及地外样品(碳质球粒陨石、普通球粒陨石、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橄辉无球粒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月球陨石和Apollo样品、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等)中的锌稳定同位素研究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主要包括不同陨石和行星锌同位素组成的控制因素以及锌同位素对太阳系内星云过程和行星过程的指示;同时,简要论述了锌同位素在太阳系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分馏机制,并立足目前的研究基础,探讨锌同位素在行星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
应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岩溶地区垃圾渗透液中36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含量。获取样品溶液5 mL于吹扫瓶中,利用TELEDYNE TEKMAR型吹扫捕集直接进样,经DB-VR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电子轰击电离(EI)全扫描检测,选择特征离子,再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36种挥发性有机物的质量浓度在1~100 μg·L-1 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在0.03~0.27 μg·L-1 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8%~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在2.32%~6.5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