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547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1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建省,人均耕地只有0.55亩,不及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近年来,福建省始终高举节约集约用地大旗不动摇,认真贯彻执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适应新常态,把握新特点,落实新要求,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为福建加快生态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2.
103.
張寶堃 《气象学报》1941,15(1):27-42
人多說重慶天氣壞,昆明天氣好。昆明天氣好到如何程度,容當另文述之。重慶天氣壞到如何程度,與何時比較好些,何時的確最壞,作者為欲明瞭此中情形,遂有起草本文之動機。茲根據海關測候所民國十六年至二十五年十年間之天氣紀錄,詳加整理,按月按季按候(每五天)用表解說明其晴雨陰霧可能性,藉供關心重慶天氣與防穿人員們的參攷。(一) 逐月睛兩陰霧可能性(甲) 雨天日數與降雨可能性重慶近十年來雨天日數,以十月為最多(13.8天),五、六月次之,一月八月最少(各為6.2天)。如與長江三峡以東之宜同時期(1927-1936年)天氣比,則知宜昌雨日以八月為最多,適與重慶相反,一月最少,彼此互同,且  相似文献   
104.
毕业设计是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重要内容,需要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质量。以2011—2017年毕业设计题目为主要依据,结合学校毕业设计的管理规定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对题目性质和来源进行统计分析,并简要分析原因。通过详细分析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将题目分成13类,并将题目做归类处理,对题目所占比例的变化规律和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同时题目涉及到的专业方向做了简要说明。最后介绍毕业设计持续改进的经验,主要包括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毕业设计选题、过程管理和毕业设计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地下岩体工程开挖扰动的实际情况,开展考虑持续开挖效应,充分反映岩体结构面应力调整过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更具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采用人工劈裂方法制备岩体结构面,开展了常规应力路径和持续开挖效应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系统研究了两种条件下结构面剪切力学性质、声发射特征和能量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挖扰动荷载强度越大,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降整体上越大,但持续开挖效应下的剪应力降最大值仅为常规应力路径下剪应力降的48.57%;考虑持续开挖效应的结构面剪切过程中声发射活动主要集中于结构面受剪破坏和剪应力降产生时,且声发射活动强度与开挖扰动强度正相关,声发射振铃计数变化率极值明显小于常规应力路径下的相应值;持续开挖效应下试样裂纹发育密集度、结构面磨损区域及破坏程度均随开挖扰动强度增加而增加,但试样裂纹发育的密集程度和结构面破坏程度相对常规应力路径下的情况轻;考虑持续开挖效应的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时弹性应变能随扰动荷载增大而增大,均低于常规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弹性应变能值,持续开挖效应降低了结构面剪切破坏的强度,但更易引发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I.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系统了解大尺度降水气候特征,利用2 300多个国家级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1956—2013年多年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季节性变化规律。主要新认识有:① 暴雨量、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最高的站点在华南沿海,而小雨量、小雨日数最多的站点主要在江南内陆山区、丘陵;东部季风区山地、丘陵多出现低强度降水,平原和沿海易出现高强度降水;② 四季降水量均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南方秋季降水量明显小于春季,但华西和江南沿海秋季降水量较多,冬季降水在东南丘陵出现高值中心;③ 珠江和东南诸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存在2个峰值,其中珠江流域有6月主峰值和8月次峰值,东南诸河流域主峰在6月中下旬,次峰在8月末,长江流域总体表现为单峰型,出现在6月下旬和7月初,西南诸河流域和北方所有流域降水均表现为夏季单峰型;④ 南方各大河流域从2月末到6月中下旬陆续进入雨季,北方各大河流域进入雨季时间集中在6月末、7月初;南、北方雨季结束时间比雨季开始时间集中,从南到北进入雨季时间持续120 d以上,而从北到南退出雨季时间则仅持续不到45 d;⑤ 丰雨期的持续时间,珠江流域从5月初到9月上旬后期,东南诸河从5月上旬到7月上旬,8月末到9月初再度短暂出现,长江流域从6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西南诸河从7月中旬到 8月下旬,淮河流域从7月上旬至7月底、8月初,辽河流域在8月初出现极短丰雨期;⑥ 降水年际变异性最高的站点在青藏高原西南、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华北平原北部和汾河谷地,海河流域年降水具有最大的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07.
《气象知识》2020,(1):10-13
1-2月南方地区出现罕见阴雨寡照天气2019年1-2月,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普遍偏多五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浙江、江西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江淮南部、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东南部降水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8?12天,日照时数偏少五成以上,苏皖鄂浙沪5省(市)日照时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相似文献   
108.
109.
贵州2020年汛期不同历时强降水雨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晓平  廖留峰  段莹  于飞 《湖北气象》2020,39(6):586-592
  相似文献   
110.
对2007年6月5日~10日惠州市出现持续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持续强降水具有降雨量分布不均、持续暴雨日多、强对流特征明显、短时降雨强度强等特点;500hPa高空南支槽东移和850hpa切变线辐合,配合低空急流及高空辐散等是持续降水的环流特征;不稳定层结条件特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因素;雷达回波沿着海岸线或沿江移动强度加强,导致降水增幅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