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抚顺盆地油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顺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北延东支[CD2]抚顺[CD1]密山断裂带上,盆内赋存有厚达200 m的巨厚油页岩层,按含油率高低,可分为上部富矿层和下部贫矿层。富矿层中水平层理发育,含油率多为5%~8%,最高可达12%;贫矿层中层理很少,多数层段含油率小于3%。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碳含量较高,最高可达13.1%。油页岩属Ⅰ[CD*2]Ⅱ型干酪根,成熟度较低。整个含油页岩岩系的形成经历了盆地初始裂陷、加速裂陷、稳定发育、较快速裂陷、较慢速裂陷、终止裂陷6个阶段。综合分析表明,油页岩贫矿层形成于盆地周缘夷平程度较高、物源供给较少、盆地基底沉降相对较快、有机质堆积比例较低的浅湖环境;油页岩富矿层形成于盆地周缘夷平程度较高、物源供给较少、盆地基底沉降速率相对缓慢、有机质堆积比例相对较高的浅湖环境。  相似文献   
22.
抚顺盆地沉积动力学特征及其聚煤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瑞生  王华  吴冲龙 《沉积学报》2001,19(3):375-380
通过对抚顺聚煤盆地的沉积动力学研究及对古城子组主要煤层的煤体形态、沉积构造及夹矸特征、大型树桩化石等的详细观察,对主煤超厚煤层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主煤超厚煤层主要沉积于较深水的沉积环境,内碎屑沉积作用活跃,可作为深水成煤模式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3.
气候变化对抚顺农业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抚顺近40a气温、降水、积温、初终霜、大于等于10℃初终日及气象灾害的演变情况,得出气候变化的五大主要特点,并阐述了农业生产气候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24.
抚顺盆地同沉积构造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厚度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抚顺盆地的同沉积构造格架及其对超厚煤层和油页岩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抚顺断陷盆地的同沉积构造格架,是由走向NEE和NNW的两组同沉积正断层组成的网络。它将盆地分划成一系列走向近东西的次级断陷,断隆。在古气候和碎屑沉积速率等因素的配合下,该盆地的同沉积构造格架通过控制沉积环境和沉积空间,从间接和直接两个方面严格地控制了煤层和油页岩的厚度分布,因此超厚煤层和油  相似文献   
25.
The distribution of methy1-2-(4,8,12-trimethyltridecyl)chromans (M-MTTC)is relat-ed to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5,7,8-tri-Me-MTTC,5,8-di-Me-MTTC and 7,8-di-Me-MTTC have been found in coal for the first time,implying thatM-MTTC is widely spread in sediments.The distri-bution of M-MTTC the presence of C32-C35 benzohopanes,high Pr/Ph ratio,obvious even-odd pre-dominance in C24-C34 alkanes and odd-even predominance in normal alkane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of a near-shore lacustrin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6.
江润黎  李兰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262-266
矿山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改造频繁,地质灾害频发,给城市规划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成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抚顺市采矿活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为例,简要的论述了城区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的制约作用,指出了地质灾害评价为城市规划服务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的方法,论证了地质灾害综合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规划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7.
马志远  谢维 《西北地质》2003,36(C00):237-241
煤矿露天开采剥离了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长期露天堆放的环境中,经历了降雨、淋滤、风化和自燃作用,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本文选取抚顺煤田西舍场煤矸石对地下水污染的实例,阐述了煤矸石对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以及煤矸石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煤矸石对地下水污染的途径、机理及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28.
抚顺市是中国重要的采煤城市之一,100多年的煤矿开采已经使抚顺地区的地貌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长期的露天开采,抚顺西露天矿形成了一个海拔约为-300m的深坑;煤矿的地下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地表沉陷;与此同时,煤矸石的露天堆积形成了3个排土场。本研究利用多时相的美国Landsat MSS(Multispectral Scanner),TM(Thematic Mapper),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以及日本ASTER(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分析过去近30年来抚顺地区煤矿开采所引起的地貌变化。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显示,由于地面沉陷引起的地表积水面积在近5年(2001~2006年)内出现明显增大的趋势,增加了1.73km。同期的ASTER DEM数据对比分析还发现,西露天矿的开采深度在不断增加,最大增加量为55m,与此同时出现的新增排土场造成地面高程增加量最大为25m。这一研究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定量监测人类矿产开发活动所引起的地貌特征变化及其过程。  相似文献   
29.
煤矿塌陷地复垦还田生态重建研究--以抚顺煤矿为例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抚顺煤矿为例,采用复垦还田与排矸相结合复垦高质量农田,轻可减少占用土地面积,又能在塌陷地复垦还田;同时也将剥离矸石等固体废物掩埋,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神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东北区乃至 全国类似矿区塌陷地复垦还田生态重建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30.
2004年7月30日抚顺区域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04年7月30日抚顺区域暴雨天气过程产生的天气形势和热力、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副热带、西风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促使低层切变线、地面倒槽发展,为暴雨过程提供了充分条件,揭示了暴雨发生的环境流场和物理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