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382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82.
早古生代海相烃源岩成熟度的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肖贤明  吴治君 《沉积学报》1995,13(2):112-119
本文应用有机岩石化学方法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典型烃源岩研究,建立起了应用沥青反射率、微粒体反射率、动物壳属体反射率及海相镜质体反射率评价烃岩成熟度的综合标准。  相似文献   
83.
刘曼丽  高福红  徐文 《世界地质》2016,35(1):184-190
为确定东岭鼻状构造带沙河子组烃源岩的发育程度,本文应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沙河子组的暗色泥岩进行了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有机碳平均含量为2.21%,生烃潜量平均值为9.13 mg/g,氯仿沥青"A"含量0.5%,总烃含量500×10~(-6),说明沙河子组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显微组分中惰质组分含量较低,"壳质组+腐泥组"相对含量远远高于镜质组和惰质组。T_(max)为446℃~462℃,结合T_(max)与氢指数和降解指数的关系,指示有机质干酪根类型以II1~I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Ro)为0.56%~0.71%,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综合分析认为沙河子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属于中等-好的烃源岩,以生油为主。东岭断鼻构造带沙河子组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84.
85.
活动断裂地表位错定量研究对理解断裂活动习性和构建多周期地震复发模型有重要意义. 前人基于高精度地形数据对断裂地表位错分布开展了大量定量研究,但是关于累积位错变形沿新生逆冲断层的走向分布特征依然不清楚. 本文选择河西走廊内部新生临泽逆冲断裂(< 20 ka)为例,利用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航测方法采集了断裂沿线约8 km长、2.5 km宽的高精度(0.5 m)地形数据,开展了精细地貌填图(1∶500)、断层垂直位错测量(73个)、断层活动定量参数分析以及野外地质调查等工作. 研究揭示,新生临泽逆冲断裂主要由2条左阶展布分支逆冲断层组成(L1和L2),阶区宽度约260 m. 位错测量揭示,断层最大和最小累积位错分别为4.5 m和0.2 m,累积垂直位错呈明显不对称三角形分布,断层上位移亏损点与断层几何形态变化区域明显对应. 断裂位错定量参数分析显示,临泽断裂结构不成熟,两个分支断裂后期会在破裂长度和位错增加下逐渐贯通. 因此,可能需要注意后期强震活动造成新生逆冲断层向盆地内部拓展,及其对邻近城镇带来的直接和衍生灾害效应.   相似文献   
86.
近期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南斜坡地区多口探井钻遇风城组厚层烃源岩,为重新认识玛湖凹陷风城组烃源岩带来了契机,搜集玛湖凹陷南部、北部5口重点探井资料,经分析取得了以下认识:(1)风城组烃源岩在玛湖凹陷内广泛发育,综合玛北、玛南地球化学参数表明其为一套Ⅱ型优质烃源岩;(2)综合现今地温、热解、生物标志物、族组分等参数,认为玛湖凹陷及其周缘地区4 350 m以深的风城组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4 800 m以深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玛湖凹陷风城组烃源岩大范围处于生油高峰期;(3)综合多个生物标志物参数,玛北地区风城组烃源岩为咸化还原沉积,玛南地区风城组二段烃源岩为咸化半还原沉积,风三段烃源岩为半咸化-半还原沉积,陆源有机质输入较多。研究区风城组沉积古环境总体表现出早中期咸化、晚期淡化,北部咸化还原程度高于南部的规律。研究结果对玛湖凹陷风城组后续致密油、页岩油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关于渤海湾盆地渤中19- 6凝析气田凝析油成熟度存在成熟与高成熟两种截然不同观点,尚未达到统一定论。本文综合利用轻烃、饱和烃和芳烃成熟度参数对凝析油成熟度进行了综合判定,并深入分析了凝析油和天然气的成因关系及凝析气藏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异庚烷值与庚烷值、Ts/(Ts+Tm)与C29Ts/(C29Ts+C29H)、甲基单金刚烷指数与甲基双金刚烷指数、甲基菲指数、二苯并噻吩类成熟度参数和TNR2显示渤中19- 6凝析气田凝析油处于成熟阶段。结合天然气成熟度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可知渤中19- 6凝析气田的原油成藏期早于天然气,随着晚期大量天然气的充注,油气会发生相控混溶作用形成含液态烃的气流体,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混溶后烃类体系的露点以上,则形成凝析气藏。  相似文献   
88.
罗雨婷  张敏 《沉积学报》2023,(2):569-583
对梨树断陷71个湖相原油样品的饱和烃和芳烃进行了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GC-MS)分析,根据其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的差异将梨树断陷的原油划分为三种类型,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样品中三环萜烷的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其中Ⅰ类原油三环萜烷的浓度明显高于Ⅱ类原油,而Ⅱ类原油Σ三环萜烷/17α(H)-藿烷比值明显高于Ⅰ类原油,但不同类型原油中均存在较高含量的高碳数三环萜烷(C28TT-C29TT),其相对百分含量均高于低碳数三环萜烷(C19TT-C20TT、C21TT、C23TT)。从沉积环境、母质来源和成熟度三方面对高碳数三环萜烷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梨树断陷不同类型原油的母质来源都是以细菌及低等水生生物为主,(C28TT-C29TT)/17α(H)-藿烷与伽马蜡烷指数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偏还原性的咸水环境是高碳数三环萜烷富集的次要影响因素。就该研究区而言,Σ三环萜烷/17α(H)-藿烷比值与成熟度参数Ts/(Ts...  相似文献   
89.
乌兰花凹陷是近年来在二连盆地南部新发现的富油凹陷,但南北两个洼槽探明的油气资源差异明显。为了准确评价乌兰花凹陷的油气资源潜力,系统地分析了乌兰花凹陷烃源灶特征,讨论了烃源灶与油藏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乌兰花凹陷阿尔善组至腾一上段发育C、D/E和F相源岩,受构造-层序演化的影响,南北洼槽倾油型(C相)源岩发育层段存在明显差异,南洼槽C相源岩主要发育在阿尔善组,腾一上段和下段以D/E相源岩为主,而北洼槽阿尔善组至腾一上段均发育C相源岩。多口探井热史标定结果表明,乌兰花凹陷烃源岩成熟门限在2000 m左右,南洼槽仅阿尔善组烃源岩进入成熟阶段,阿尔善组C相源岩排油强度为0.5~7.9MMT/km2,为凹陷的主力烃源岩,而北洼槽阿尔善组C相烃源岩主要发育在阿尔善组上段,成熟度较低,最大值仅为0.78%Ro,烃源灶排烃强度小于0.2 MMT/km2,不能形成规模性的油藏。乌兰花凹陷探明的原油均在南洼槽,且集中在烃源灶周围,表现为近源聚集。  相似文献   
90.
准噶尔盆地东缘将军庙北部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特征显示,该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期板内裂谷环境,其源区主要为软流圈地幔,同时有上地壳物质的混染。初步判定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地区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为成熟岛弧环境,略高于准噶尔盆地平均水平。该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的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及其地壳成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地壳成熟度整体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发育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