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陈履安 《贵州地质》2010,27(2):81-90
何立贤先生是跨越了若干历史时代的贵州籍著名地质学家,阅历广阔,学养深厚,成果丰硕,积极进取,思想活跃,乐观向上,健康阳光。本文回顾了何立贤先生90年的人生历程和70年的地质生涯,反映了他为人为学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风貌,特别是执着于地矿事业、为家乡贵州地质矿产勘查、科技管理和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言其行,其道德文章,其学而不厌、诲而不倦,言传身教,教育培养了贵州几代地质勘探队员。作为老一代地质学家的代表,他所反复强调的"重视野外工作,倡导求实学风"正成为地质找矿和地质科研的精神理念;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环境保护、努力实现找矿突破中具有深远意义,需要传承和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42.
43.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最新成就与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最新成就与动态赵士洞,肖平,王群力,严茂超(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美国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十分重视。1993年4月21日,克林顿总统在他的地球日文告中声明:“我们必须在全球变暖挑战的研究中领先”。由于...  相似文献   
44.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阐述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3维工业测量技术,GPS定位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及GIS技术等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同时概括地介绍了大型与精密工程测量的成就。  相似文献   
45.
杨衢青  陈小平 《热带地理》1994,14(4):329-335
本文介绍湛江开发区成立10周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认为只有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订制开发区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部署,发展高新技术,才能促进开发区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46.
现代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任务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回顾了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总结了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它给予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剖析了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任务。  相似文献   
47.
马庭林同志96年被南昆铁路建设指挥部授予立功奖章,97年被评为南昆铁路建设先进个人,并获铁道部火车头奖章;“南昆铁路干线成套技术”99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四川省“九五”建设科技先进个人和第五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成就奖及2001年度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4月贵州省总工会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48.
《岩土力学》2005,26(10):1656-1656
由河海大学主办,同济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协办的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The 2^nd World Forum of Chinese Scholar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于2005年8月19-21日在南京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专家、学者代表180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从①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②三峡工程地质问题及重大工程选址研究;③“八五”环境地质研究;④中国地质灾害与生态地质环境;⑤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⑥“八五”水,工,环,地质新领域与基础研究;⑦水工环地质市场科技成果;⑧水工环地质展望八个方面,系统全面介绍了“八五”期间水工环地质研究的主要成就与进展。  相似文献   
50.
我国航空物探的成就与展望乔日新,王守坦(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00083)我国航空物探工作起始于五十年代初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这项技术主要是在二个部门(系统)中发展的:一是地质矿产部以区域地质研究、各类固体矿产和油气普查为主的综合航空物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