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8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535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2135篇
地球物理   1066篇
地质学   504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83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28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7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01.
通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检测及其避雷装置的安装实践,总结了一些操作要领和技巧,并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对新的防雷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1983年12月28日、2002年12月26日百色市两次异常降雪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冬季孟加拉湾槽的发展东移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孟加拉湾槽前暖湿气流强盛,这种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在低空冷空气堆(冷锋)上发生强烈的系统性上升运动,从而导致百色市及其邻近地区出现异常的雨雪天气。  相似文献   
103.
“飞地”是指我国一些行政单位的辖区分布在其他行政单位的辖区内,或夹在两个行政单位的交界处而被隔开不与其“母体”相毗邻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4.
时间动态地图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时间动态地图模型进行了研究,认为动态地图由于表达空间维数的增加,使得地图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更加完善,并且作为物质模型,动态地图的可视化应与空间认知的计算机表达紧密融合。在制作时间动态地图时,不同的视觉变量具有不同的动态表现能力,根据时态现象的特征进行选取。  相似文献   
105.
1. Introduction 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of the mean zonal wind in the equatorial stratosphere was discov- ered by Reed et al. (1961) and Veryard and Ebdon (1961). Later, Funk and Garnham (1962) and Ra- manathan (1963) were the first to descri…  相似文献   
106.
防雷浅谈     
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有普及防雷常识的迫切要求,很需要开设此类讲座。但可供参考的比较详尽完善的资料却不多,本文试图就此作了一些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7.
分析了雷电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途径,提出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8.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宏观到微观、从内部防雷到外部防雷、从天线到地线、从强电到弱电统筹考虑,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09.
山西临汾盆地近期地震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秀  张梅 《山西地震》2005,(1):4-5,17
通过对临汾盆地内近期地震活动频度和地震活动图像的分析,认为未来中强地震最有可能发生在近期地震活动较稀少的地段,能量积累的优势层位为5km~15km。  相似文献   
110.
龙思胜 《中国地震》2005,21(1):70-83
以《全国小震目录》(1965年1月1日~2002年lO月31日)和《四川地震台网快报目录》(2002年11月1日~2003年9月30日)为基础资料,研究了川滇地区地震活动性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并提出“单断裂强震区”和“多断裂强震区”概念。发现川滇地区主要单断裂强震区在发生一些强震之后,已经陆续进入地震平静时段,近期发生强震的能力明显减弱。与此同时,“滇西南”、“龙陵-腾冲”、“丽江-武定”地区分别在较短时段内发生多次强震,表明这几个多断裂强震区陆续进入活跃时段,成为1984年以来川滇地区的地震主体活动区域。多断裂强震区具有区内中小断裂汇集、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跃时段多次出现、在同一活跃时段内又具有活跃小段与小段间距的小段组合形式等特征。对已有的和可能新生的多断裂强震区进行早期判定,以及对活跃时段、小段组合进行动态跟踪,对于川滇地区地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