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1347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346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设想一种优化避雷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传统避雷针的中上部插入一个具有初次级线圈的电感装置,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与避雷针的上、下部连接,次级线圈接成短路状态。经估算表明,当雷电流通过初级线圈时,便会在次级线圈产生感生电流,并以热能的形式转化掉,从而达到降低雷电流,减低雷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2.
2006~2009年梅州市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6~2009年共计4年的雷电灾害资料,对梅州市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州市雷电灾害的空间分布基本呈"西南→东北递减"趋势,与多年平均的自然雷电空间上呈"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有些差别。梅州市的雷电灾害季节性变化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分布在4~9月,尤其是6月。雷电灾害日变化是午后至傍晚最多,早上相对较少,这与自然雷电发生的日变化特征比较接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防雷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993.
统计分析了江门市51a(1957~2008年)的雷暴观测资料,总结出江门市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区域和行业分布特征,提出用年平均雷暴日数与雷电监测网的监测资料相结合的观点,为防雷减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雷电灾害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智刚  唐瑶  曾向红  彭洁 《气象》2009,35(5):97-104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为了研究雷电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分布特征,实现相关数据可视化分析,通过基于GIS和ActiveX自动化技术的等值线绘制技术、基于数据库的闪电密度图和极性图绘制策略、基于自绘图层的多普勒雷达图快速绘制方法和基于GIS的闪电数据与雷达回波数据叠加等多种技术手段,研制了雷电灾害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VASLDD(Visualized Analysis System of Lightning Disaster Data).该系统使用图表、GIS专题图、等值线、密度图等多种方式,实现雷灾调查数据、雷暴日数据、雷达数据、闪电定位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为防雷部门业务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分析自动气象环境监测站的结构及雷电过电压入侵途径及其破坏作用,提出采用可靠的接地连接以防止雷电反击,使用屏蔽线缆以阻抗电磁脉冲,给电源系统、通信线路、传感器和采集器安装电涌保护器以抑制雷电过电压,为保证自动气象监测站正常可靠地运行提供实时的气象数据并发出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996.
利用郑州站雷暴日观测资料,分析了郑州雷电活动的气候特征;使用2004—2006年郑州站探空资料计算了强天气威胁指数、最有利抬升指数等环境参数,分别探讨了单个环境参数和多个环境参数组合与郑州雷电天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单个环境参数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与雷电活动具有相关性,但不能完全反映雷电活动特征;(2)多参数综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雷电活动的特征,雷电活动出现的几率随着有利环境参数的个数增多而显著增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郑州雷电概率潜势预报方程,方程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采用郑州地区ADTD闪电监测资料对2008年6-8月业务试运行结果进行评估,雷电概率预报的TS评分达到63.6%。该方法的建立为郑州市雷电天气的预报提供了客观、定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北方夏半年极端干期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4年我国北方348个测站的夏半年逐日降水资料,首先整理出各站点的极端干期日数和无雨总日数两个序列,得到极端干期日数的空间分布,并将北方划分为A、B、C 3个区,其中A、B 2个区相对湿润,C区则相对干旱和半干旱,这种分布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然后建立这3个区夏半年极端干期以及无雨总日数的时间序列,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析极端干期序列的多尺度振荡结构以及多年变化的总趋势。结果显示,北方各区夏半年极端干期变化主要由前2个较高频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构成,这表明3~4年和6~7年的变化对整个极端干期的变化起主要作用。对较低频分量和总趋势的分析表明,近54年来东北和华北大部分相对湿润的地区极端干期延长,有变干的趋势;北方主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极端干期变短,干旱有所缓解。近10~20年来整个北方极端干期日数增加,干旱化加剧,但西北局部干旱地区的极端干期在缩短,干旱有所缓解。这说明,分析的时—空尺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8.
泗水县景区综合防雷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友 《山东气象》2009,29(1):40-42
结合泗水县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防雷减灾问题,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了将防雷设计与景区实际条件和景区的防雷减灾管理措施有机地结合的方法,使之融为一体,以发挥系统防雷工程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利用2000-2007年共计8年的雷电灾害资料,对陕西省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雷电灾害的空间分布基本呈"枣核形",中间关中地区雷电灾害多、而北部和南部大部地区雷电灾害较少,与多年平均的自然雷电空间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差别;陕西省雷电灾害季节性变化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分布在4-8月,其中8月最严重;雷电灾害日变化是午后至傍晚最多,早上相对较少,这与自然雷电发生的日变化特征比较接近.同时,分析了一次典型的雷灾个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防雷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陕西暴雨个例倾斜涡度发展和干侵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常规观测、FY-2D相当黑体亮度温度tnn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0—21日发生在陕西西南部的大暴雨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北涡南槽为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形势场,暴雨是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的,暴雨区低层具有正压位涡〈0,为斜压位涡〉0的配置,高层湿位涡下传使得低层位势涡度增大,有利于低层气旋性涡度增长,使降水加强。叠加了相对湿度场的垂直环流的发展、变化特征能清楚地反映干侵入与强降水的关系,干侵入对中尺度对流云团起激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