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302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86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645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81.
区内二叠系所含五层可采煤层均存在自东向西煤层厚度逐渐变薄的趋势,且在西部有沉缺及不可采区出现。煤层厚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由于聚煤沉积环境、构造以及岩浆侵入等影响因素综合所致。  相似文献   
982.
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成岩-成矿专属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岳书仓  徐晓春 《地学前缘》1999,6(2):305-313
成岩成矿关系问题,特别是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的专属性问题,一直是矿床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粤东地区热液脉状锡、钨(多金属)矿床产于中生代花岗质火山岩、次火山岩和侵入岩组成的火山侵入杂岩带中,成岩年龄与成矿年龄一致,但矿床地质、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没有相对标准来区分这些来源于岩浆作用不同阶段、不同产出状态岩浆岩的成矿物质特征,使得人们对于区内矿床成因的认识不一。文中运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着重探讨和对比了矿床矿石、蚀变岩石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型式,并进一步根据在不同压力条件下Cl-在熔体和热液间的分配系数实验数据和不同压力条件下热液与相应熔体平衡时的稀土元素分配系数实验结果,分别计算了厚婆坳锡矿床和莲花山钨矿床与矿区有关岩浆岩熔体平衡的热液中的稀土元素浓度并制出配分型式,再与矿床矿石及矿石矿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比较,从而确定成矿与侵入阶段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区内矿床为岩浆热液矿床。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作为热液流体来源的示踪剂能有效地确定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成岩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983.
水泥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水泥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它是由水泥,土料和水三种材料构成,它不仅具有土工的一些特点,诸如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度,同时也具有混凝土的某些性质,诸如水硬性,强度随时间增长等;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对水泥土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得出水泥土的一些性能特点,有助于在岩土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84.
桐庐和相山两类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长石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小明  赵连泽 《岩石学报》1999,15(2):279-285
桐庐和相山杂岩体分别属于同熔型和陆壳重熔型火山-侵入杂岩系列,通过对这两个系列中的斜长石及碱性长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桐庐杂岩体中存在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而相山杂岩体中只有一种斜长石及一种碱性长石。桐庐杂岩体中的两种斜长石,一种为环带构造发育、中心绢云母化较强的斜长石,其中心成分有的已达培长石,而边缘主要为更长石,另一种为环带构造不发育的斜长石,其成分变化较小,主要为中长石;而两种碱性长石中一种为无色透明的透长石,其内部均匀分布有规则的出溶微结构,另一种为微红色的正长石,基本上看不到出溶结构,这两种碱性长石结构不同但成分基本相似。笔者认为桐庐杂岩体中存在的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反映了岩浆的不平衡结晶作用,这种不平衡主要是岩浆上升过程中带状岩浆房的扰动引起的;而相山杂岩体中的长石反映了一种近平衡结晶的岩浆环境  相似文献   
985.
本文利用静态马尔可夫过程和一定时段内随机变量极值的概率分布,给出了干日和雨日持续回数概率的预报模型,并对佛山市进行了预报试验。  相似文献   
986.
葛军  张军 《气象科学》1999,19(2):190-195
本文利用静态马尔可夫过程和一定时段内随机变量极值的概率分布,给出了干日和雨日持续日数概率和预报模型,并对佛山市进行了预报试验。  相似文献   
987.
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在大气干沉降对海域微量金属输入方面的研究工作做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包括样品采集、分析、干沉降通量估算和污染物来源识别。重点讨论了常用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气溶胶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中的应用和已取得的成果 ,旨在为气溶胶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8.
针对黄土丘陵地区高填方下大厚度黄土地基强夯加固参数及效果开展了系列试验研究,分析了强夯前、后各试验区平均夯沉量和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并给出6 000、8 000、10 000、12 000 kN·m能级条件下强夯加固的夯点中心距、击数、有效加固深度等主要参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估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黄土的孔隙比、干密度和湿陷系数可作为强夯加固效果的评价指标;强夯处理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在满足设计要求时其下限深度即为有效处理深度;在湿陷性大厚度黄土地区,以夯点土和夯间土湿陷性均消除的地基土下限深度可作为有效处理深度。  相似文献   
989.
首次对毛乌素沙地东南部边缘沙漠—黄土地带的土地沙漠化进行系统的地质学分类,提出了沙地内部就地起沙型沙漠化、河流谷地就地起沙型沙漠化、风化残积就地起沙型沙漠化和风沙侵入型沙漠化等四种土地沙漠化类型。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的粒度特征,探讨了不同地质作用对土地沙漠化的贡献及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沙漠化以就地起沙型为主,河流的水力搬运是沙漠化物质搬运的主要途径,风力作用则是对河流湖泊沉积物的进一步分选和再沉积。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0.
詹玉坤 《福建地质》2021,40(2):98-109
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福建卷"编纂工作基础上,根据丰富翔实的寿山石地质勘查资料结合其产出的特殊构造位置,综合研究其产出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体产状等因素后,认为火山作用只是寿山石成矿的前提条件,而火山作用之后紧随着大规模、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才是寿山石成矿的主要阶段,即寿山石成因与后期岩浆侵入热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