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4篇
  免费   1173篇
  国内免费   843篇
测绘学   1791篇
大气科学   2252篇
地球物理   2662篇
地质学   840篇
海洋学   869篇
天文学   1740篇
综合类   445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本文从Zernike多项式出发 ,推导了激光导引星自适应光学倾斜校正的非等晕性方差 ,以其方差 1rad2 为判据 ,导出了倾斜等晕角的表达式 ,得出了与Parenti和Sasiela推导的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首先指出目前星风吸积模型中理论上的不自洽,考虑到δr≠0,重新推导轨道参量变化方程,消去了理论上的不自洽.提出一个新模型:首次将星风吸积同内禀AGB星核合成模型结合起来计算钡(Ba)星的重元素超丰,并将计算结果与观测值进行了比较.各参量按标准情况取值时,计算结果不太理想.取Bondihoyle吸积率的0.5倍或取较大的星风速率时,对于较长轨道周期(P>1000天)的Ba星,计算结果与观测值基本符合;而较短轨道周期(P<600天)的Ba星,其重元素超丰机制可能是盘吸积  相似文献   
13.
GPS相位预测值周跳检测的小波分析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丁发  卓健成 《测绘学报》1997,26(4):352-357
本文研究了利用小波分析法来检测GPS相位观测整周跳变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有助于GPS基线解算及其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星族IRGB/AGB星外壳结合能为零时的核质量与其初始质量的关系,发现此关系与Weidemann和Koester观测得到的初始终止质量关系相符,并与Zhang和Kwok得到的行星状星云核质量分布的观测结果相符合.采用相同的假设,本文还得到了星族II恒星的初始终止质量关系.对于相同的初始质量,星族I恒星的终止质量比星族I的大~10%-20%.  相似文献   
15.
16.
王晓彬  张西亮 《天文学报》2006,47(2):202-211
小行星自转参数的资料不仅可以为小行星碰撞演化提供数据,还可以为太阳系的演化研究提供依据.利用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对主带碳类小行星(360)Carlova进行了新的CCD测光观测,结合前人的测光资料,利用Epoch-方法对(360)的自转参数进行了反演计算,得到该小行星自转的恒星周期为0.25780417±0.00000003天,自转轴的黄道坐标为(95°±3,°40°±1°).新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相比较为一致,其精度稍高于以前的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应用于美国凤凰计划的Allen望远镜阵(ATA)的对数周期馈源(LPA)概况,初步给出此种馈源的基本参数及性能,仿真估算了其驻波比和方向图,并结合正在进行中的我国500m孔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计划,探讨了应用这种宽带馈源的可能性及其限制。  相似文献   
18.
应用GPS观测青藏高原东北缘应力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各向同性弹性地球模型推导了地面位移场速率与地壳内任意点应力场变化的边界积分关系,同时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1999~2001年观测的GPS资料对观测区地壳深度为5 km和25 km的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主应力变化主要集中在祁连山断裂、海原断裂等,在1920~1954年间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震级为7.0~8.5级强震的断裂附近,并具有主应力变化沿断层走向分布、最大剪应力沿断层走向交替变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常规照相天体测量工作中 ,对暗天体的定位是采用逐级定标星过渡的方法实现的。由于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的存在 ,最终定位结果可能包含难以把握的误差积累。在CCD小视场观测情况下时常难以找到足够数量的定标星。鉴于此 ,推导了CCD观测联合平差方法的严格矢量表达式 ,以期通过共同星的过渡 ,实现大天区统一平差。原理上此方法可实现相对于河外天体的定位 ,以削弱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讨论了CCD联合平差方法实现中的问题 ,包括底片常数模型选择、切点位置改正、共同星的较差改正和法方程解算方法等 ,并分析了具体的处理措施。用实例初步检验了CCD联合平差方法的效果 ,表明通过对多张CCD观测的联合平差 ,可以削弱单张CCD观测参考星数目过少、单张CCD观测参考星分布不均、个别参考星存在位置偏差和局部区域参考星存在系统性位置偏差等不利因素对归算结果的影响 ,进而达到扩大视场和提高归算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上海天文台GPS掩星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地介绍了GPS/LEO卫星无线电掩星技术的基本原理、意义以及国际上的最近动态,列举了几个主要的LEO卫星计划;重点分析了GPS掩星探测地球大气技术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并推出可能采取的改进方案和相应的技术路线。上海天台在GPS/LEO空基气象学中已经成功地提出:通过通约LEO/GPS轨道方法,实现掩星地面观测点控制的新思路。作为一个应用实例,针对东中国海洋上空大气状况对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特别是上海地区的天气有着重要影响的背景,提出利用通约LEO/GPS卫星可对该地区大气实施监控。为了充分利用GPS/LEO掩星观测资源,上海天台开展了振幅反演的计算方法研究;提出了在振幅反演中存在着无线电信号几何衰减和物理衰减两种不同的衰减机制,并考虑了它们的数学模型以及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简要地叙述了掩星质量因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作为国内天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上海天台将与国内外一些合作单位考虑建立GPS/LEO掩星技术观测处理的软件系统。作为空基GPS气象学的推广,还考虑进行山基和飞机载掩星观测实验,论证用这些方法监测局部大气剖面的可行性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