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5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996年8月8日闽西地区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毅  刘爱鸣 《气象科学》1998,18(2):174-180
本文研究了9601号热带风暴减弱为低压环流后引起突发性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9610号热带风暴减弱后的低压环流移支福建省南部地区,造成闽西地区湿斜压锋区和不稳定能量明显增强,在低压西侧辐合线所提供的福合上升运动激发下,中尺度对流云团迅速发展,导致远离低压中心的闽西突发大暴雨。闽西特殊的地形对特大暴雨的产生起了组织和增幅作用。另外,还通过逐时数字红外云团图的分析,揭示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演变特征与突发性大暴雨的关系,供日常短时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82.
83.
我是宁陵县石桥国土资源所所长.2005年底,国土资源所直接管理时,我通过竞选演讲,由县局地籍股副股长接任石桥国土资源所所长.  相似文献   
84.
浙中一次强对流天气动力热力场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和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闪电及多普勒雷达天气资料,对2013年5月29日浙中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境场、触发机制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局地强对流天气是在东北冷涡背景下产生的;高空冷平流南侵、低层暖平流北上,有利于大气对流不稳定度进一步加大;在热力不稳定能量增长储存条件下,冷空气、地面辐合线与中低层切变线是强对流天气的重要触发机制,地面辐合线对强对流天气还具有组织作用;沿等熵面移动的较大位涡有利于超级单体风暴的发生和发展;初夏0 ℃层高度偏高,但在满足强烈位势不稳定、中等风垂直切变以及低层充足水汽条件下仍可以导致局地小冰雹的产生;地面大风过程是低空暖湿气流入流在快要进入上升气流区时受到上升气流区的抽吸作用而加速导致生成的;多个回波强核被中气旋组织在一起,形成超级单体风暴造成了局地强风雹天气。  相似文献   
8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逐时FY-2红外云图、自动站等资料,对2011年6月14-16日广西北部出现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中尺度特征及稳定度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下,伴随高空低槽、低涡切变和地面静止锋的共同影响,激发中尺度天气系统在桂北形成强降水;中-α系统,即包括低层切变形,低空西南气流等,对输送水汽,造成低层强烈的辐合上升,释放潜热,激发中小尺度系统的扰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12小时雨量中心的形成受中-β系统的影响,暴雨多出现在中-β尺度扰动中心附近及其前部的暖式切变线上;稳定度的变化过程与暴雨的发生发展,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6.
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对一次后向传播雷暴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敏  戴建华  袁招洪  陶岚 《气象学报》2015,73(2):247-262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和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13年9月13日上海地区的一次以后向传播为主要特征、伴有强降水和大风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等技术,对其形成的环境条件及后向传播机制进行了研究。由于上海连续多日处在副热带高压(副高)西北侧边缘,具备了充足的水汽和较强的不稳定条件,地面辐合线在上海北部触发了初始对流,其出流与地面风场的辐合在西南侧不断触发出新的对流单体,出现了与引导气流相反、指向西南方向的雷暴传播矢量,当单体的新生传播速率大于引导流速率时,雷暴整体产生了与引导气流相反的后向移动。针对该后向传播机制的研究表明:对流单体强下沉运动形成的阵风锋在其西南方向与环境西南风辐合,并与该处原有的地面辐合线碰撞造成更强烈的上升气流,触发新的单体生成,新单体发展成熟后产生强降水和强下沉运动,加强和维持了其西南侧的阵风锋,使得阵风锋向西南方向推进并继续触发新单体生成;风场反演的垂直运动分布和演变也显示了多个对流单体从东北向西南依次表现出消散、成熟和新生阶段的特征。因此,本次过程中形成了"雷暴单体新生发展—成熟后缓慢东北向移动—产生强降水、下沉运动和大风在其西南侧触发新单体"的循环;向西南方向推进的地面阵风锋与原有的地面辐合线共同形成了雷暴西南侧局地锋生区,与新生对流区的位置一致,是该次过程后向传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
上海“7·31”局地强对流快速更新同化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峰  王平  张蕾  许晓林  李佳 《高原气象》2015,34(1):124-136
利用雷达、自动气象站、飞机观测(AMDAR)和探空等多种观测资料,采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和资料同化系统ADAS,对2011年7月31日上海局地强对流过程进行了快速更新同化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数值试验模拟降水的发生时间、落区和随时间演变与实况基本一致,较好再现了海陆热力差异导致上海南北两支海陆风爆发、形成低层辐合线,在热岛效应的叠加下进一步增强,继而引发局地强对流的过程。快速更新同化技术可有效延长此次过程的预警时效,这为城市强对流业务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8.
利用常规观测和EC数值模式资料,对2020年8月12~13日四川盆地大暴雨天气的环境条件、水汽条件、能量条件、不稳定层结、MCS系统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盆地大暴雨属于“两高切变”型,是在高能高湿环境条件下,北方干冷空气入侵盆地触发锋线对流系统,盆地南部受地形强迫抬升影响触发对流系统,在高空切变线上合并加强,造成四川盆地大暴雨过程。贵州高原的强水汽输送是此次大暴雨的重要水汽条件,对流云团合并加强是造成局地特大暴雨的重要特征。基于EC数值模式资料分析的盆地暴雨落区比实况探空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89.
基于多种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次超长La Ni?a事件中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选取的两次事件分别发生在1984~1985年和1999~2000年,但强度有明显差异,其中前者为中等强度事件,而后者则为强事件。在两次事件过程中,暖池对流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偏东偏弱,但季节内变化有很大差异。对强事件而言,6月对流开始发展,异常值在7月达到最大,8月稍弱,这与La Ni?a年合成结果一致,表明La Ni?a信号主导了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与此不同的是,在1984~1985年事件中,6月和8月对流偏强,7月偏弱,呈双峰型异常变化。分析表明,当前一个月海温偏高时,后一个月对流偏强,减弱了太阳辐射,造成局地海温降低,偏低的海温又反过来抑制了后一个月的对流发展,暖池地区局地海气相互作用在中等强度La Ni?a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两次超长La Ni?a事件中,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过程和影响因子有很大差异。此外,由于副高偏东,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总体上偏少。  相似文献   
90.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灰色区域”尺度下的适用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值预报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当模式网格距与含能湍涡的长度尺度相当时,模式动力过程可解析一部分湍流运动,而剩余的湍流运动仍需参数化,此时便产生了湍流参数化的“灰色区域”问题。对传统的PBL(Planetary Boundary Layer)方案在“灰色区域”下的适用性评估,是改进PBL方案以使其能够适应分辨率变化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基于干对流边界层的大涡模拟试验,比较了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Model)模式中四种常用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Yonsei University)、MYJ(Mellor-Yamada-Janjic)、MYNN2.5(Mellor-Yamada-Nakanishi-Niino Level 2.5)、MYNN3)]在“灰色区域”尺度下的表现。研究表明,混合层内总热通量对所使用的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均不敏感。不同参数化方案中次网格与网格通量的比例表现出对水平网格距不同的依赖性。局地PBL方案(MYJ、MYNN2.5)在混合层内的平均位温随网格距减小而增大,次网格通量随网格距减小而减小,较参考湍流场对次网格通量有所低估。YSU方案的非局地项几乎不随水平格距改变而变化,对次网格通量的表征并未表现出较强的分辨率依赖性,且过强的非局地次网格输送使混合层内温度层结呈弱稳定,抑制了可分辨湍流输送,不易于激发次级环流。MYNN3方案的非局地次网格通量(负梯度输送项)随网格距减小而减小,使其对次网格通量的表征具有较好的分辨率依赖性。PBL方案在“灰色区域”尺度下的适用性与具体分辨率有关。以分辨率500 m为例,四种PBL方案中不存在一种最佳方案,能对边界层的热力结构和湍流统计特征均有准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