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67篇
  免费   3285篇
  国内免费   4378篇
测绘学   1576篇
大气科学   4047篇
地球物理   1875篇
地质学   13501篇
海洋学   2712篇
天文学   186篇
综合类   2414篇
自然地理   3519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698篇
  2021年   710篇
  2020年   586篇
  2019年   819篇
  2018年   501篇
  2017年   499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678篇
  2014年   1363篇
  2013年   1043篇
  2012年   1247篇
  2011年   1212篇
  2010年   1221篇
  2009年   1370篇
  2008年   1421篇
  2007年   1205篇
  2006年   1281篇
  2005年   1291篇
  2004年   1090篇
  2003年   1133篇
  2002年   1213篇
  2001年   1098篇
  2000年   720篇
  1999年   721篇
  1998年   757篇
  1997年   736篇
  1996年   706篇
  1995年   586篇
  1994年   534篇
  1993年   453篇
  1992年   467篇
  1991年   356篇
  1990年   381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4篇
  1965年   3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f minerals, i.e., environmental mineralogy, is a branch of science dealing with interactions between natural minerals and spheres of the Earth surface as well as a reflection of global change, prevention of ecological destruction, participation in biomineralogy, and remedi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llutant treatment by natural minerals is based on the natural law and reflects natural self-purification functions in the inorganic world, similar to that of the organic world - a biological treatment. A series of case studies related to natural self-purification, which were mostly completed by our group,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natural cryptomelane there is a larger pseudotetragonal tunnel than that formed by [MnO6] octahedral double chains, with an aperture of 0.462-0.466 nm2, filled with K cations. Cryptomelane might be a real naturally-occurring mineral of the active octahedral molecular sieve (OMS-2). CrⅥ-bearing wastewater can be treate  相似文献   
972.
王燕宁  王海峰 《贵州地质》2004,21(2):136-136
据科技日报南京6月3日电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研究员和他的国内外同事经历了近6年努力,在5亿8千万年前的我国贵州瓮安动物化石群中,找到了两侧对称动物胚胎化石。这一发现将两侧对称动物可靠化石记录的历史前推到了寒武纪之前4千万年。这一发现在今天北京时间1 4:0 0时,通过网络作为特快新闻的方式向全球公布了。陈均远等人通过对1 0块保存精致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开展研究。这些精致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发现于贵州瓮安前寒武纪陡山沱组瓮安含磷段,距今约5亿8千万年。由于最新发现的这类两侧对物化石很小,只有0 2毫米,其生存的…  相似文献   
973.
金沙江向家坝库区长约410 km的沿江地带,共发育349个变形破坏体(滑坡、崩塌和变形体),总体积31.49亿m~3,其中体积大于1 000万m~3的崩滑体有47个。岸坡变形破坏密度D和模数B分别达0.35个/km和316.95万m~3。对岸坡变形破坏体及其所处的环境特征研究表明,变形破坏体与其所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条件、岩体结构特征及近期河流地质作用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密切有关。系统研究变形破坏体及其与这些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剖析岸坡失稳的成因机制,对岸坡失稳的预测、预防和工程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4.
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水体N、P含量及其环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P各形态浓度在川中丘陵区小流域的水体中显示出明显的时空特征,在地表水中,以旱地为主的小流域上部的硝态氮、氨态氮、全氮要低于小流域下部水田的,而以流域人口密度较大的群英池和小流域下部的沟道水中氨态氮浓度较高,说明人为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在地下水中以小流域上部为最高,明显高于该流域的中下部;它们的季节变化与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是一致的。紫色土丘陵区水体富N,地下水NO_3~--N超标率达60%,;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尚未出现P的富营养,但潜在的污染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75.
李向前  苏一鸣 《地质学刊》2004,28(4):242-242
由中国地质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地质学会灾害研究分会和中国感光学会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技术交流会”于2004年10月9日-12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国土资源系统的11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76.
在1999年—2003年5年中,西南地区部署了下列水工环地质太调查工作:(1)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2)西南红层找水勘查示范;(3)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干旱县地下水资源调查;(4)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调查;(5)长江上游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6)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7)云南省、四川省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估;  相似文献   
977.
近年来,在建设部的关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筹办奥运会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推动下,首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北京建筑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为促进首都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8.
重点分析构造带的成矿地质条件,总结地层、构造、岩浆岩与矿床的关系,认为该地区具有寻找层控及热液改造型铅锌矿的远景,并指明找矿方向,根据化探异常及矿点分布的规律,圈定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79.
基于GIS的攀西地区铂族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攀西地区以良好的铂族元素(PGE)成矿地质背景,而成为我国铂族元素找矿热点地区之一。本文在建立攀西地区铂族元素矿床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了该地区的铂族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峨眉山玄武岩、基性一超基性岩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指出研究区的深大断裂对铂族元素的富集表现出很好的控制作用,峨眉山玄武岩为铂族元素的矿源层之一,岩浆岩为铂族元素的富集提供了成矿物质及成矿能量。  相似文献   
980.
这次全国建设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03年工作,安排2004年建设工作,会议时间虽短,但重点突出,效率很高,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下面,我就会议情况以及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