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3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1179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3143篇
地球物理   201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三峡东区春季首次强降水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谦  谢安  刘霞 《高原气象》1999,18(1):71-78
应用16年NMC常规资料和卫星OLR资料,分析了三峡东区春季首欠强降水的气候特征,其特点:以西路冷空气影响为主,与高原的对流系统有直接联系,从中南半岛向东北,经我国西南的低层暖湿空气输送带是春季强降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2.
临近强降水预报目的是预测未来两小时内局地降水强度的分布,准确的外推雷达图像可以为临近强降水预报提供准确的时空参考数据。近两年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天气雷达回波图象外推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本文基于分析现有ConvLSTM和TrajGRU模型的基础上,从输入雷达数据层数和修改模型损失函数两个方面对循环神经网络外推模型进行改进,并对业务上的雷达图象序列和竞赛雷达图象序列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外推模型能更好地捕捉时空相关性,具有更精确的外推效果。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利用福卫二号卫星(FORMOSAT-2)搭载的高空大气闪电影像仪(Imager of Sprites and Upper Atmospheric Lightnings, ISUAL)于2004~2015年期间获得的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南麓地区(22°~30°N, 86°~98°E)观测到的多例红色精灵事件。通过与全球闪电定位网(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在分析了17次个例后发现对于大部分红色精灵事件,ISUAL给出的定位效果较好,与WWLLN的闪电定位结果偏差一般小于50 km,这与在北美及其邻近地区得到的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风云二号卫星的云顶亮温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南麓地区红色精灵的母体雷暴特征,发现在青藏高原南麓地区除了中尺度对流系统外,小尺度对流系统也是这个地区产生红色精灵的主要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994.
周方媛  戴建华  陈雷 《气象科技》2020,48(2):229-241
通过对上海地区1998—2009年4—9月各类强对流天气的统计分析,选取42个对流参数及其时间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针对各类强对流天气的0~12h潜势预报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键对流参数进行分级的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选取K指数、SI指数、PWV(大气可降水含量)指数和θsedif85(500hPa和850hPa假相当位温差)等反映大气热力和水汽条件的关键对流参数,根据对流分布情况将各对流参数分别分为3个等级,并分级建立了针对不同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方程。与未分级方程对比表明:基于关键对流参数分级的预报方程对雷雨大风、强雷电和所有对流等预报效果上有明显提升,采用如下组合评分更佳:雷雨大风的预报采用SI分类方程,强雷电和所有对流采用PWV分类方程。将基于关键对流参数分级的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在数值预报模式中进行了业务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7月17日发生在巢湖地区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显示:500hPa深槽、850hPa切变线及地面低压是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强降水发生在湿层和暖云层深厚、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中等强度对流不稳定及弱垂直风切变条件下;FY-2E卫星云图分析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是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在巢湖合并所致,短时强降水落区主要落在中尺度对流系统TBB等值线密集区附近,TBB中心强度越强,TBB等值线梯度越大,对应的1h降水量越强;多普勒雷达分析揭示,短时强降水发生在两个对流回波合并期间,对流风暴移动缓慢,大于45dBz强回波均在6km以下,呈低层强烈气旋式辐合、高层辐散特征;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风暴的触发因子;湿位涡诊断结果表明,600hPa以下对流不稳定,600hPa以上对称不稳定,有利于暴雨和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地物回波直接影响雷达定量探测降水物质以及雷达资料同化的应用,基于回波纹理变化以及径向速度参数开展新疆C波段多普勒雷达地物回波识别方法应用研究。通过雷达探测范围内第一层至第三层仰角地形遮挡与FY-2H总云量信息,对不同天气条件下新疆伊宁、喀什两部雷达低层仰角的地物回波识别方法效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晴空天气条件下,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识别雷达站附近的地物回波,同时对因地形遮挡引起的地物回波也能进行有效识别;在降水天气条件下,能够有效识别地物回波且未对降水回波造成误判;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以及卫星产品对雷达地物回波的识别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作为判定因子进一步改进雷达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地气耦合研究进展简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简要介绍了近十多年来地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从整体地球系统的角度探索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成因.在总结和评述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幔对流节律性假说,并利用这一假说解释了板缘地震、地球自转和厄尼诺之间的关系;利用地幔中存在中小尺度对流这一设想并结合绝对涡度守恒原理讨论了板内地震、地热流和旱涝分布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了对今后地气耦合研究工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比较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了均匀介质中零偏移距散射曲面拓扑奇性和相应回波解析奇性之间的关系和分类.其基础是衍射理论的Kirchhoff积分,原理是通过曲面几何函数的解析奇性和距离函数的拓扑奇性之间的联系.基本的数学工具是Morse理论和突变理论.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利用百色站1987,1988两年6—8月的逐日探空资料制作了逐日湿静力温度铅直廓线图,以此为依据对百色作了层结分型。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