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5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1179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3144篇
地球物理   202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005-05-31"暴雨天气过程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贵州气象》2005,29(Z1):28-30
通过对2005年5月31日贵州省一次强降水的雷达回波强度、速度的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具有较为典型的冷锋过境的雷达回波特征,暴雨落区与雷达回波强度、移速有关,暴雨出现在逆风区附近.  相似文献   
22.
上海“8.5”特大暴雨的成因和特点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邵玲玲  黄炎 《气象》2002,28(8):47-50
利用WSR-88D多普勒雷达资料,通过分析2001年8月5日到8月6日产生于上海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研究探讨这次过程的降水成因和降水特点。发现副热带高压边缘偏南气流的风速辐合、螺旋雨带中强回波短带的合并加强、风的垂直切变产生的辐合以及热带系统的高效率降水作用是这次暴雨过程的降水成因和降水特点。并提出了预报这类暴雨系统需要注意的要点:强降水回波的发生和发展加强往往和风场中的局地强辐合区相联系,利用多普勒雷达连续演变的风场资料,可及时了解辐合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提前作出强降水可能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23.
利用由美国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OLR资料研究了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记为ATC)与热带对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1)当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ATC为异常偏多(少)时,ITCZ位置累积距平为正(负)值,即ITCZ位置异常偏北(南);(2)利用OLR设计了Walker综合指数WI,该指数的强弱可以反映ATC的异常情况,即当ATC为异常偏多(少)时,walker环流圈异常强(弱);(3)OLR距平累积量场能较好的表征ATC异常年份所对应的低纬度及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配置,其可以作为预测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强信号。  相似文献   
24.
1998年一次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总被引:80,自引:12,他引:80  
王建捷  李泽椿 《气象学报》2002,60(2):146-155
文中利用观测资料 (包括部分‘四大科学试验’资料 )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 ,对 1998年 6月 16~ 17日发生在赣闽浙沿武夷山北麓地区的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表明 :(1)本次梅雨锋暴雨发生在对流层中低层中 β尺度低压南侧的中尺度辐合线上 ;在弱的风垂直切变环境下 ,梅雨锋中α对流云系中有数个中 β尺度云呈塔状强烈垂直发展 ,它们是造成暴雨的中 β尺度对流系统。(2 )基于加密探空观测的对流有效位能计算显示 ,赣闽浙沿武夷山北麓地区的强暴雨发生前 ,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可达到 2 6 0 0J/kg ;通过时间加密的探空观测有可能捕捉对流有效位能的中尺度变化特征。(3)利用高分辨率模拟结果对赣闽浙沿武夷山北麓的暴雨中β尺度对流系统 (中 β降水云塔 )的结构分析显示 ,强烈发展的中 β降水云塔为有利的中尺度动力配置结构 ,即对应着一个狭窄的、从地面伸展到 2 5 0hPa的正涡度区 ,其 1.5m/s的垂直上升运动与低层强辐合和高层强辐散相伴随。(4)通过分析与诊断 ,提出了低层中尺度辐合线上强烈发展的梅雨锋暴雨中 β尺度对流系统的气流运动图像 ,即 :在对流层低层 ,空气从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流入中 β降水云塔区 ,在云塔中垂直 (略向东倾斜 )上升 ;靠近云塔南 (北 )侧边缘的上升气  相似文献   
25.
从大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基本物理量场、大气层结、以及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1-09-05渭南市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这次过程是高脊前下滑冷空气产生的,冰雹产生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湿舌的顶部,低层辐合、地面能量积累的区域中.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1997-1999年乌鲁木齐发生的11次雷暴天气的分析表明,雷暴天气发生于850hPa上反气旋环流的东南边缘的高能量区,雷暴云图由孤立的对流云图和锋面及涡旋云系中的对流云图发展而成,其形状不规则,生命史4-8h,当雷暴云图成熟时产生雷暴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27.
平凉地区对流风暴地闪活动与环境层结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1997年和1998年6-8月间在甘肃平凉地区的3站闪电定位系统所取得的地闪资料与当天早晨探空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对流风暴中地闪活动与环境层结因子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不稳定度、余额不稳定度5℃处的环境温度、温度层结中(中层)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对流风暴中地闪活动的重要因子,对流风暴的地闪活动可通过这些因子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28.
"2002.5.13"黔南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英 《贵州气象》2002,26(6):10-12,14
从环流形势特征、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02年5月13日黔南州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暴雨天气的发生与高空槽、低涡切变系统的活动以及高、中、低层数值预报产品的有利配合密切相关。丰富的水汽输送、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的抽气机效应是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9.
刘持菊 《湖北气象》2002,21(4):10-12
对2001年7月2发生在秭归县境内的一次强雷暴天气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雷达回波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强雷暴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槽缓发展东移并辅之以不稳定层结、低层强烈的水汽辐合、热力抬升、明显的垂直切变等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30.
工作中所用的气象资料 ,有很多是以图像方式存储的 ,如卫星云图、传真图、遥感图、雷达回波图等 ,这些图像资料以其形象直观受到业务人员的喜爱。在软件的开发中 ,常需显示和处理这些图像。但为了包含更多的信息 ,这些图像的存储不同于 Windows所支持的标准格式 ( BMP,ICO等 ) ,所以不能被简单地显示出来。为了显示它们 ,有的编程人员使用画点语句或编写图像格式转换程序以实现 ,但这样做显示速度很难达到程序要求。1 图像文件结构  图像文件一般由文件头和图像点阵数据两部分构成 ,文件头中一般包含文件标志 ,图像尺寸 ,颜色数等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