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张瑜  韩玲  谢露蓉 《测绘科学》2012,37(5):148-150
本文利用西安市两期Landsat5 TM影像,提取了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NDVI指数、MNDWI指数和地表亮温,并基于移动窗口分析法进行了热岛效应边界的定量研究,旨在为陕西省地理国(省)情监测中环境监测部分探索一些可行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1年间,西安市热岛效应的发展趋势与城市扩张情况基本一致;地表亮温与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加植被和水体面积有助于调节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  相似文献   
42.
在针对鄂尔多斯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时发现,找到没有受到人为干扰的站点十分困难,于是本文使用了相对的概念,即是受到人为干扰较少的站点作为对比站点。通过对近50年的气温数据资料,本文发现鄂尔多斯地区年相对城市热岛强度在1.2℃左右,春季的相对城市热岛强度最弱,冬季的最强。本文将发展较为缓慢的1961年—1990年30年划分为一个年代,发展相对快速的1991年—2010年20年划分为一个年代,发现鄂尔多斯地区热岛效应有所增强,但夏季有所减弱,春秋两季加强明显。  相似文献   
43.
西南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地面气温序列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4年我国西南地区322个站的气温观测资料, 分析了乡村站、小城市站、大中城市站和国家基准/基本站气温变化趋势特点, 着重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地面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显示:区域平均的各类台站年平均气温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城市站、国家站的增温速率均高于乡村站。大中城市站和国家站的年平均热岛增温率分别为0.086 ℃/ 10a和0.052 ℃/10a, 其增温贡献率分别达57.6%和45.3%。与大多数地区不同, 西南地区的增温速率明显偏小。因此, 尽管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比许多地区弱, 但其相对贡献明显, 表明城市化对该区域气温趋势的绝对影响较弱, 但相对影响较强。另外, 城市热岛增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表现为秋季最强, 春季或冬季次之, 夏季最弱。热岛增温贡献率则为春季最大 (100%), 夏季次之 (73%以上), 秋季和冬季相对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春、夏两季背景气候变凉或趋势微弱, 热岛增温在实际增温中占有更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44.
北京秋季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气象影响因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北京地区地面气象观测台1990~2004年10月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近15年来北京秋季城市热岛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秋季夜间城市热岛要强于白天.此外,对比分析了一个强热岛和一个弱热岛的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北京秋季夜间特定条件下存在强热岛,白天城市强热岛会减弱消失,城市强热岛的日变化非常明显.夜间城市强热岛形成和维持是多个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白天日照充足的晴夜,北京城郊地面风场很弱(≤1.0 m·s-1),同时城区垂直方向47 m以下大气风场持续很弱(≤1.0 m·s-1),城区320 m以下大气持续存在强逆温.日落后郊区地面大气降温速率和幅度远大于城区,促使夜间强热岛的形成和维持.白天日出后太阳辐射的加热作用所引起的郊区地面大气升温速率和幅度大于城区,城区大气稳定度的减弱以及城区大气逆温的消失是夜间强热岛减弱并最终消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5.
廊坊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昼夜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9月~2008年8月廊坊市区域加密自动站逐小时气温资料,采用城、郊气温对比法研究了廊坊城市热岛效应,结果表明:廊坊城市热岛强度夜间大于白天,但变化幅度白天大于夜间,但在四季不同时段也存在"城市冷岛"现象.不同气象条件下,廊坊城市热岛强度及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晴朗无风时城市平均热岛强度最大,平均强度达1.25℃,阴雨天气条件下城市平均热岛强度最小,平均强度仅有0.10℃.  相似文献   
46.
Annually averaged daily maximum and minimum surface temperatures from southeastern China were evaluated for artificial discontinuities using three different tests for undocumented changepoints. Changepoints in the time series were identified by comparing each target series to a reference calculated from values observed at a number of nearby stations.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no trend was present in the sequence of target-referenc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a changepoint was assigned to the target series when at least two of the three tests rejected the null hypothesis of no changepoint at approximately the same position in the difference series. Each target series then was adjusted using a procedure that accounts for discontinuities in average temperature values from nearby stations that otherwise could bias estimates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target series step change. A spatial comparison of linear temperature trends in the adjusted annual temperature series suggests that major relative discontinuities were removed in the homogenization process. A greater number of relative change points were detected in annual average minimum than in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 series. Some evidence is presented which suggests that minimum surface temperature fields may be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measurement practice than maximum temperature fields. In addition, given previous evidence of urban heat island (i.e., local) trends in this region, the assumption of no slope in a target-reference difference series is likely to be violated more frequently in minimum than in maximum temperature series. Consequently, there may be greater potential to confound trend and step changes in minimum temperature series.  相似文献   
47.
城市屋面绿化对城市气候影响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移植法和数值模拟法分析了屋面绿化气候的影响过程,并用局地系统的热量平衡方程和水分平衡方程对城市屋面绿化后对温度、湿度及风、云、雾、降水等作了预评价。  相似文献   
48.
广州市2005年热岛强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12  
分析2005年广州市市区和郊区的8个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得出,热岛强度(UHI)具有明显的日、月和季节变化。一般来说,广州市UHI夜间〉UHI白天;UHI干(10月-次年5月)〉UHI雨事(6-8月份);UHI春季〉UHI夏季。用不同的温度指标计算出的UHI略有不同:UHI最低气温为1.50℃、UHI平均气温为1.16℃、UHI最高气温为0.61℃。  相似文献   
49.
原沈阳观象台位于辽宁工业展览馆东侧、文化路立交桥的东北角,无疑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原观象台的气象记录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的特征.特别是热岛温度效应更为突出为消除热岛效应对气候的影响,保证气象记录的真实性,观象台于1989年1月迁出城内,新址在浑河南岸东陵区的浑河堡村.基本消除了热岛效应的影响。为连续和正确使用观象台新、旧址的气象记录,我们应用新址和邻站苏家屯区气象站连续6年(1989~1994年)的观测记录,对原观象台的热岛温度效应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0.
城市热岛效应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及灾害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斌  刘春  王宝军  赵理政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11):1167-1173
随着世界各国,尤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密度越来越高,城市热岛效应(UHIE)及其带来的各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范围内的大气部分,对于它对城市赖于存在的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很少,而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及其灾害效应常被忽视。从UHIE与城市地下土体工程性质间的关系出发,介绍了UHIE的成因和发展程度,剖析了城市环境中的土体与自然环境中土体的差别以及UHIE影响土体工程性质的方式,初步分析了UHIE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及其引起的灾害效应。分析成果对于开展城市热岛效应环境中土的工程性质变化及其灾害效应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